任之堂师徒问答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三棱、莪术化瘀攻积走胃肠

三棱、莪术配伍应用,出自《经验良方》中的三棱丸。主要用于血瘀经闭及腹痛。我们现在在临床上还用其治疗腹部肿物包块及瘀血证。

老师也经常会用三棱、莪术这个药对,很多时候患者既无包块,又无明显痛证,老师一样也会用,而且用的量还比较大,都是15克或者20克,有的甚至用到30克。我在一旁观察了一段时间,也没看出什么门道来。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提问。

没想到今天机会来了。

一个32岁的男性患者因为“腹胀失眠,乏力怕冷,小便频数不尽”前来就诊。老师诊毕后,说:“你肾中动力不足,体内瘀血过重。”随后处方:

柴 胡10克 黄 芩15克 半 夏20克 杜 仲30克 桑寄生20克

川 断20克 三 棱20克 莪 术20克 丹 参30克 桂 枝15克

苍 术10克 鸡屎藤30克 小茴香10克 肠六味(火麻仁 20克,猪甲 5克,艾叶 5克,苦参 5克,鸡屎藤 30克,红藤 20克)

我一看又是三棱、莪术,而且都是20克。赶紧去号患者的脉。发现患者双关脉都偏郁,但是右关尺脉沉弦,右尺脉脉气指下感觉动力不足。左寸脉下陷,左关脉郁滑有力。

再看患者的舌头。舌质偏淡,舌苔白,舌根部白厚,舌下静脉曲张明显。

舌根部苔白厚结合左寸脉下陷,说明肠道有寒湿浊气停留。所以用肠六味加苍术、半夏。舌根部苔厚,同时说明下焦浊气重,浊气重一般会压抑阳气,导致阳郁化热,使得舌苔变黄。但患者的舌根部苔厚浊而白,又兼之右尺脉力弱,我认为这就是老师判断患者肾中动力不足的依据。所以方中用杜仲、桑寄生、川断补肾气,用小茴香温膀胱。左关郁滑有力,是少阳郁火,用柴胡、黄芩清除。舌下静脉曲张明显,用三棱、莪术化瘀。桂枝、丹参温通心血管,能增强血管运行力量,且两者一温一凉,相互制约,用于助心阳,助化瘀,助排浊。

方子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选择三棱、莪术来化瘀,而不用其他的药物,如乳香、没药等等呢?

img

下焦气弱、寒浊停留,瘀滞内生 (见彩图4、彩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