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6章 小皇帝心里苦啊
除了田蚡之外,王阮发现,这殿中还有几个人,似乎对他特别有所关注。
于是,他又向东方朔‘虚心’请教了一番,发现这几位,基本上都是列侯重臣。
和田蚡意味不明的目光不同的是,这几人看向王阮的时候,眼神当中都颇有几分敌意。
很快,上朝的时辰到了,东方朔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郎中令的引导下,众臣纷纷站了起来,微微低头。
伴随着一阵鼓乐声响起,一身玄色龙袍的刘彻,出现在了御阶上之上。
待皇帝陛下在上首坐定,在引导官的指引下,群臣山呼万岁后,一道略显兴奋的声音响起。
“众卿平身。”
于是,众人再次抬头,依照次序而立。
随后,刘彻轻轻摆了摆手。
有内侍上前,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诏书,展开读道。
“大汉皇帝诏曰……”
“朕缵承鸿绪,首推爱民治国,自古虐民者,疾也。”
“间者长安蓝田有疫,生民染疾,百家闭户,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
“道德经云: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故朕亲入疫庄,得蓝田奇人,献治疫之法,福泽天下。”
“以其大功于社稷,朕特封蓝田人氏阮为关内侯,赐银印青绶,食邑千户,以彰其德。”
和儒家喜欢到处引经据典,冗长繁杂的诏书不同,汉初的诏书简洁明了,甚至都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格式。
简单的几句话,就宣读完毕。
听完之后,王阮很快就注意到,小皇帝又开始暗搓搓的搞小动作了。
当时窦太后承诺的是,食邑八百户,但是,到了真正赐封的时候,却变成了一千户。
这摆明了就是刘彻自己改的。
当然,这也无伤大雅。
即便是窦太后知道了,最多也就是一笑了之,不会计较。
只是,这小皇帝费尽心思的给自己捞好处,倒叫王阮的心中感到一阵温暖。
随后,丞相许昌上前,身后两个宫人捧着的托盘当中,放着银印青绶。
按照事先演练好的场景,这个时候,王阮应该移步出列,接受赐封。
然而,他正准备上前之时,殿中却突然响起了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陛下,臣有异议!”
只见列侯队列中,一个四十多岁,大腹便便的中年贵族走了出来。
经过刚刚东方朔的科普,王阮很快便认了出来,这位是曲逆侯陈何。
这一支的爵位,来自于开国功臣陈平。
对,就是当年白登之围,出主意让刘邦贿赂匈奴阏氏脱困的陈平。
曲逆侯的爵位,到陈何的手中已经传了四代。
食邑也由最初的五千户,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一万六千户。
这个数量,即便是在列侯当中,也是十分稀少的。
众人看着这位开国功臣之后的老牌列侯,一时有些搞不清楚,他为什么要跳出来。
要知道,陈家虽然传承良久,但是,这些年来并不怎么在朝中担任职位,也不怎么参与朝政。
这位陈君侯,平素最喜醇酒美人。
很多时候,他连上朝都懒得上,怎么这次会突然蹦出来呢?
御座之上,刘彻此时也皱起了眉头。
大汉朝的列侯众多。
当初太祖高皇帝立国时,赐封了一百四十余名列侯。
后来七国之乱时,牵连了一批,但同时又新封了一批。
这么增增减减的,到了现在,数量比汉初的时候还要多上一些。
这一百来号人,有大的有小的,有老的有少的,刘彻压根就认不过来,其中大多数人,就更谈不上亲近了。
像是眼前这个曲逆侯陈何,他以前就没怎么注意过。
原本就不熟,此刻更是突然跳出来打断他的好事,刘彻自然不悦,当下就拉长了一张脸,道。
“这是朝会,正是赐封关内侯的时候,有什么事,等赐封结束之后再说!”
刘彻自认为,自己的脾气已经够好了。
但是没想到,陈何压根就不买这个账,就跟没听见刘彻的话一样,勉强拱了拱手,高声道。
“陛下,当年太祖高皇帝有约,非军功不得封爵。”
“臣等身上的爵位,都是先祖们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搏命得来的。”
“现在就凭一个毛头小子,献上一份什么劳什子的疫病防治之法,就要封关内侯。”
“臣,呃,嗝,臣不服!”
不知为何,王阮总感觉,这位曲逆侯的状态,有点不太正常。
但是,他的这番话,却也的确引起了在场众人的议论。
有不少列侯,尤其是像陈何一样的老牌列侯,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对着王阮的方向投来了质疑的目光。
见此情形,上首的刘彻冷哼一声,道。
“王卿家虽未有军功,但是他有救治朕躬,遏制疾疫的大功。”
“此等功劳,可救天下万千生民,比军功分毫不差,如何不可封侯?”
“曲逆侯,你快些退下,否则,朕治你一个扰乱朝仪之罪。”
这番话十分严厉,底下的议论声也为之一停。
但不知为何,陈何本人却站在原地,就跟没听见一样。
这让局面有些尴尬,更让上首的刘彻有些恼羞成怒。
眼瞧着小皇帝马上就要发火,一旁的丞相许昌眉头紧皱,连忙上前厉声喝道。
“曲逆侯,陛下有旨,你还不退下!”
要知道,许昌可不止是丞相,他本人同样也是列侯。
他的先祖许温,虽然在史书上并不出名,但却是实打实的,跟着刘邦打天下,曾经经历过楚汉大战的功臣。
即便是在如今的整个列侯群体中,许昌也是资历老,声望高的。
然而,奇怪的是,即便是双重身份的他出面喊话,对面的曲逆侯依然无动于衷。
此时,上首刘彻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就在他马上要忍耐不住,大发雷霆的时候,殿中原本还在高声叫嚷的陈何,突然就砰的一声,四仰八叉的倒在了地上。
然后……发出了微微的鼾声!
在场众臣顿时一阵讶然。
丞相许昌走上前去,简单的检查了一番,很快也是满头黑线。
“启禀陛下,曲逆侯好像是……醉酒睡着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不仅满朝议论声纷纷。
上首的刘彻,更是额头青筋直跳。
堂堂的列侯,在早朝这么重要的地方,不仅喝酒,竟然还喝完酒之后大放厥词。
大放厥词也就罢了,竟然还当场醉倒了?
这简直是压根就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当下,刘彻厉声喝道。
“上朝期间饮酒,扰乱朝仪,此属不敬之罪。”
“来人,将陈何拖出殿外,晾在太阳底下,让他醒酒,再削去曲逆侯食邑两千户,以儆效尤!”
“陛下息怒!”
“陛下不可啊……”
小皇帝暴怒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但是很快,就有不少列侯站了出来,开始替陈何求情。
“陛下,曲逆侯虽然行止不端,但毕竟是侯爵之身,岂可如此折辱?还望陛下开恩,将其送回府中,派人训斥即可。”
“不错,为了这等小事,削去食邑,恐怕会让外人议论,陛下无容人之心,还望陛下开恩,申斥即可。”
王阮眼角瞥了一眼,果不其然,说话的人也是两个列侯。
舞阳侯樊他广,大名鼎鼎的大将樊哙的后人,平曲侯周坚,同样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后人。
紧接着,又有不少并非列侯,但王阮猜测,大抵也是这些世家出身的贵戚官员,都纷纷站了出来,开始求情。
这番场景,让王阮不由得感叹。
原来后世赞誉的汉武大帝,也有如此憋屈的时候。
看得出来,刘彻如今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威信。
否则的话,也不会有曲逆侯陈何,敢弄出了这样的闹剧。
更不会有他都闹成这样了,还有这么多人敢出面替他求情。
此时此刻,王阮也不得不说一句。
这帮列侯,以后有一大半,都被刘小猪往死里整,还真都是自己作的。
眼瞧着殿中要乱起来了,御史大夫庄青翟出面,手捧着笏板,道。
“陛下,臣以为曲逆侯陈何朝仪饮酒,有不敬之嫌,但并非大罪,可将其禁足府中一月,削去食邑五百户,以儆效尤即可。”
这算是一个相对比较折中的办法了,在场的一众大臣也也慢慢静了声息,抬头看着上首的刘彻。
刘彻此刻慢慢冷静下来,也意识到,将一个开国功臣的后裔,堂堂的列侯拉到太阳底下,人来人往的示众,实在有些过于刻薄了。
但是,他话都已经说出去了,碍于面子,也不好就此收回。
于是,只得冷着一张脸,坐在原地。
这个时候,丞相许昌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上前两步,开始打圆场,道。
“陛下,今日乃是赐封关内侯的好日子,曲逆侯虽然行止不当,但若是重罚于他,未免坏了气氛。”
“还望陛下看在关内侯的面上,宽恩一二,莫让这醉汉,坏了朝廷的仪典。”
这倒还算是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理由。
刘彻狠狠的瞪了一眼在地上呼呼大睡的陈何,然后冷声道。
“来人,把曲逆侯送回府中,禁足一月思过,陈何殿前失仪,削去食邑五百户,以示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