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1644细菌部队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荣”1644部队的别名(称)

(一)略有不同的几种说法

“荣”1644部队编成之初名为华中防疫给水部。其别名(称)有以下几种说法。

据原“荣”1644部队军画兵石田甚太郎证言:

该部队一般称为“华中派遣军南京防疫给水部”,此外还有别的名称,该部队1939年成立时叫石井四郎部队,1940年叫多摩部队,后来才称为“荣”1644部队。[34]

西里扶甬子认为:“该部队正式名称是华中派遣军南京防疫给水部,是与731部队同样的实施细菌战的特殊部队,设立初(1939年)称石井部队,翌年改称多摩部队,后又改称‘荣’1644部队。另外,也有队员回忆为‘登’1644部队。”[35]

美国学者谢尔顿·H.哈里斯认为:华中防疫给水部对外公开名称是“多摩部队”,秘密番号是荣1644部队。[36]

郭成周、廖应昌认为:“南京华中防疫给水——细菌战部队,代号荣字第1644部队,1943年后改为登字第1644部队,对外称多摩部队或桧字部队。”[37]

有报刊曾这样表述:1939年,华中防疫给水部在南京成立,这个新成立的机构,通称“多摩部队”,1943年12月以后称“登”部队,有时也称为“桧”部队。秘密名称是“荣”字1644部队。[38]

(二)“荣”1644部队的别名(称)辨析

1937年9月,日本军部发布《关于动员部队称呼名》,开始隐藏驻外(侵华)部队的名称,多以部队指挥官的姓氏代称(号)。1940年9月10日,日本军部下达《昭和16年度陆军动员计划令细则》,规定独立混成旅团、师团级以上的陆军部队用1—2个汉字为“兵团文字符”,属下部队用3—5码(阿拉伯)数字作为“通称番号”。“通称番号”又名“秘匿名(号)”。[39]

“石井部队”是华中防疫给水部刚建成时的代号,因为首任部队长由“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部长石井四郎兼任,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此前的代号为“石井部队”,遂将华中防疫给水部的代号改称为“多摩部队”,有的译为“玉部队”(参见下文)。水谷尚子认为:“石井部队”是1941年夏天以前使用的部队名称。[40]

至于“荣”字含义,日本学者近藤昭二认为:“荣”是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兵团符号。[41]

更准确地说,“荣”是日本中国派遣军自1941年开始使用的“文字符号”。同年,华中防疫给水部开始使用数字“通称号”,即“1644”,又因为隶属于中国派遣军,便在数字“番号”前加上“荣”字,遂有“荣1644部队”之称。

至于1644部队数字“番号”前的“兵团文字符号”由“荣”字改为“登”字,这是因为1644部队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更。

“登”是日军第13军从1941年开始使用的“兵团符号”,第13军司令部的驻地在上海。1944年12月2日,战俘榛叶修[42]供称:1644部队的代号由“荣1644(部队)”变更为“登1644(部队)”的时间是1943年12月;这次“代号”变更,标志着“南京总部的管辖权缩小”;1944年2月,“据说(1644部队)总部可能是被搬迁到上海”。[43]也就是说,“荣”1644部队自1944年后,由隶属于中国派遣军变更为隶属于日军第13军。

1946年10月南京司法部的一份快邮代电中有一张《司法行政部战罪审查表》,表中位列第一名的战犯是“荣”1644部队的第6任也是最后一任部队长山崎新,其身份是“日军登1644部队多摩部队长兼中国防疫给水部长官”。[44]此文献资料,既可作为上述“荣”1644部队隶属关系变更的佐证,又可理解为山崎新在担任隶属第13军的“登”1644部队长的同时,“兼任”中国防疫给水部部队长。山崎新“兼任”中国防疫给水部部队长的时间不长,又恰与日本陆军部颁布《陆军部队战时通称号规定(陆军机密第143号)》时间节点(1945年4月)一致。

称“荣”1644部队为“玉部队”的证据:“在南京石井的玉部队,大、小老鼠都火炼(烧)了,官员们把乒乓球台搬到做人体实验的四层楼上。”[45]

伯力审判期间,“佐藤春(俊)二被控对活人进行实验之罪,他用种种遁词来规避对这种暴行的责任,但是文件揭穿了他。法庭宣读了1946年8月26日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审讯速记记录的若干段。该文件是由首席检察官助理沙顿(美国人,有的译为“萨顿”)提交国际法庭,并被法庭接受为证据”。佐藤春(俊)二供称:“荣”部队(以前称为“玉”部队)“是被派遣以细菌武器对付中国军队与和平居民的731部队进行远征的基地”;“佐藤亲自承认:这个文件里记载着‘玉’部队(也称‘荣’部队)的暴行。这些暴行与731部队监狱中进行的暴行一样”。[46]

“玉部队”之“玉”,《伯力审判材料》中文版将其译为“多摩”。[47]这是伯力审判时,“国家公诉人”引用远东(东京)国际军事法庭英文材料的译文,“玉”“多摩”是同一个意思。

至于称“桧1644部队”,目前暂无确切史料予以证实,姑且存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