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绵延:社会记忆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互联网历史的研究主题与研究范畴

源于互联网历史及其与社会互动的历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互联网历史研究拥有丰富的主题。高根和麦克利兰认为,互联网历史研究的主题包括,“考察互联网在特定的地域和一定的人群之中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剖析有关互联网的叙事、神话和隐喻,对于‘次要的’和替代性质的互联网历史(histories of internet)投以关注,探究跨越不同语言与文化群落的互联网历史,关注具有不同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人群使用互联网的历史,研究‘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和‘全球北方’(global north)的互联网历史,探讨孕育互联网技术的历史,分析预料之外的网络流通和交换的历史,等等。”[60]他们是在比较研究和全球合作的层面提出这些研究议题的,因而这些议题可以成为互联网历史研究的“全球议题”。

从层次上讲,互联网历史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历史。宏观层面包括互联网与社会互动的历史,中观层面指向互联网企业史等,微观层面囊括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过程及其体验、情感与文化的历史(即“经验的历史”)。

从范畴上讲,互联网历史包括互联网技术发展史、互联网应用发展史(例如网站的历史、社交媒体的历史)、互联网商业(企业)发展史、互联网社会史、互联网文化史与互联网政治史等。它们构成了互联网历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互联网自身的历史以及互联网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这两大主题,在不少时候是融合的。以有关网站的研究为例,我们可以瞥见一隅。关于网站自身变迁的历史过程,有研究探讨英国大学的网络域名(web domain)在1996—2010年间的变动以及连接情况,[61]以及丹麦网络域名(the.dk)于2005—2015年的历史变迁图景。[62]关于网络社会的历史,Dougherty利用保存的网络档案研究网络亚文化(如伊斯兰的朋克亚文化“Tapwacore”)的历史。[63]关于网站与社会互动的历史,研究者关注网站与社会、商业、政策和技术等的互动过程。例如,Cowls和Bright以BBC新闻网站的超链接为例,基于“互联网档案”(internet archive)的历史数据,研究BBC新闻网站与不同国家网站之间“超链接”的变动历史与模式发现,人口稠密的与有冲突或战争发生的国家的“超链接”更多,获得了更高水平的新闻报道,而互联网普及率高和用英语作为官方或主要语言的国家更有可能被BBC新闻网站链接。[64]

网站的演变是文化与社会变迁的产物,亦是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表征。网站的使用反映了现实中的政治、文化与语言的边界,我们可以透过网站了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过程。[65]例如,网站可以用来追踪单个报道、一份报纸或整个信息系统的演变历史,报纸网站的演变历史以及它与其他网站的连接情况可以反映报纸变迁的历史。[66]Ackland等人发现,网站之间的“超链接网络”以及网站的文本内容可以用来发掘2005—2015年间澳大利亚关于堕胎争论的演变历史。[67]这种分析路径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英国艺术与人文域名大数据项目(Big UK Domain Data for the Arts and Humanities,BUDDAH)保存了1996—2013年的英国网页,研究人员正在运用该网络档案研究披头士文化、残障人群的互联网使用,以及英国公司使用互联网的历史、军事网站的发展历史等问题。[68]

如果说上述研究考察的是“显在的”或“被凸显的”网站历史,那么,还有不少网站的历史正在消逝或被遗忘、被遮蔽。在线社区GeoCities的“死亡”,导致建于其上的成千上万的网站消逝。[69]在中国,2014年上半年网站数量比2013年底减少了47万个。[70]而丹麦网络域名的丢失,则意味着网站的增长因域名的丢失而变得更加复杂。[71]消逝的网站有成为历史“盲区”的危险,对其研究带有抢救性质,是网站历史研究需要直面的问题。安科尔森(Ankerson)指出,书写网站历史需要解决“易消逝的媒介”(ephemeral media)带来的挑战,[72]吴世文和杨国斌从媒介记忆角度阐述了网民对中国消逝的网站的记忆。[73]

在互联网历史具体的研究维度上,研究者可以考察观念取向的互联网历史、实践取向的互联网历史、技术取向[74]的互联网历史、协议取向的互联网历史、制度取向的互联网历史、效率取向的互联网历史、物质(性)取向的互联网历史,等等。这意味着,互联网历史研究可以从观念史、使用史、技术史、制度史、事件史等多种路径切入。

总之,互联网历史研究不仅应当关注互联网自身的历史(包括互联网发展史、网站史、网页史等),而且还需要关注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史、互联网文化形态的变迁,等等。[75]研究互联网历史不仅可以从互联网考古学的角度“考古”互联网的历史,或者从物的角度追溯互联网的物质性,而且需要呈现互联网与社会互动的历史,从“大历史”与“长时段”的角度去考察互联网历史,从而呈现互联网自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