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5章 卷一百三十五·唐穆宗本纪(下)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正月己亥初一,皇帝亲自到太清宫、太庙进献祭品。当天,皇帝的车驾前往南郊。太阳出现了日珥现象,宰臣在皇帝面前庆贺。辛丑日,皇帝在圆丘祭祀昊天上帝,当天就返回宫中,驾临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长庆。朝廷内外的文武官员以及退休的三品以上官员赐予爵位一级,四品以下官员晋升一阶,陪位的无官职人员赐予勋位两转,所有因大礼而负责移仗、宿卫、御楼的兵仗将士,除了普遍的恩泽之外,还赐予不同等级的勋爵。仍然按照旧例,赐给钱物二十万四千九百六十端匹。祭祀礼仪结束后,群臣在楼前称贺。仪仗队伍退去后,皇帝到兴庆宫朝见太后。壬寅日,夏州节度使上奏说浙东、湖南等道的防秋兵不熟悉边疆事务,请求留下他们的兵器铠甲,让士兵们回去。灵武节度使李听上奏请求从淮南、忠武、武宁等道的防秋兵中选取三千人的衣赐和月粮,赐给当地让其自行招募一千五百名骁勇的士兵来防备边疆。并且下令五十个人组成一社,每当一匹马死亡,社里的人共同补充,这样马就永远不会短缺。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癸卯日,任命河阳、怀州节度使田布为泾州刺史,充任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任命刑部尚书兼司农卿郭钊检校户部尚书、怀州刺史,充任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任命泾原节度使王潜检校兵部尚书、江陵尹,充任荆南节度使。乙巳日,鄜坊节度使韩璀改名为韩充。己酉日,任命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了诏书,皇帝告诉他们说:“刘士泾的父亲刘昌有边疆的功劳,在低级官员的行列中已经十多年了,又因为他娶了云安公主,我想要施加恩惠,所以下达了任命官职的敕令。”这道制命才得以施行。翰林学士、司勋员外郎李德裕上疏说:“我看本朝的旧例,驸马是与国家关系亲密的人,不应该与朝廷的重要官员往来,开元年间对此禁止得尤其严格。最近驸马们大多到宰相及重要官员的宅邸,这些人没有其他才能可以与他们交往,只是会泄露宫廷的机密、与朝廷内外勾结。希望能向驸马等人宣示,今后如果有事需要到中书省拜见宰臣,除此之外不得到宰臣及台省官员的私人宅邸。”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戊午夜,彗星出现在翼宿。壬戌日,皇帝下制书,任命朝议大夫、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徐国公萧俯为尚书右仆射,这是因为他多次上表请求辞去宰相职务的缘故。癸亥日,任命左散骑常侍崔元略为黔州刺史,充任黔中观察使。丁卯日,彗星出现在长辰,靠近太微西垣南第一星。
二月戊辰初一。癸酉日,任命尚书右仆射萧俯为吏部尚书。甲戌日,任命检校右仆射兼吏部尚书韩皋为右仆射。乙亥夜,太白星侵犯昴星。丙子日,皇帝在麟德殿观看杂伎乐舞,非常高兴,回头对给事中丁公著说:“近来听说外面的公卿士庶时常举行欢宴,大概是因为时世和平、百姓安乐,这让我很欣慰。”丁公著回答说:“确实有这样的事。然而以我的愚见,这样的风俗也不值得赞扬。各个部门的事务,恐怕会逐渐让陛下费心劳神。”皇帝说:“何至于如此呢?”丁公著回答说:“宾宴的礼仪,致力于表达诚意和敬意,不能延续到过度沉迷的地步。所以诗人赞美‘快乐而且有礼仪’,讥讽那些频繁起舞的行为。前代的名士在美好的日子里宴聚,有的清谈赋诗,有的玩投壶游戏、唱雅歌,用杯酌相互敬酒,不至于混乱。国家自从天宝年以后,风俗变得奢靡,宴席上以喧哗、沉迷酒色为乐。而身居重要职位、掌握大权的人,在公吏之间优伶杂耍、傲慢放肆,竟然没有一点羞愧之心。公私相互效仿,逐渐形成了风俗。这样很多事务就会荒废。只有陛下一心追求治理好国家,怎么能不劳神费心呢!陛下应该颁布训令,禁止这种过度的行为,那么天下就非常幸运了。”当时皇帝沉迷于酒乐,丁公著借着回答问题的机会进行讽谏,皇帝对他的话非常赞赏并采纳了。己卯日,幽州节度使刘总上奏请求辞去职位,削发为僧。又请求分割幽州所管辖的郡县为三道,请求给予三军赏赐钱一百万贯。壬申日,任命中书侍郎、平章事段文昌检校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等使,任命朝散大夫、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上柱国、建安县开国男杜元颖保留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命剑南西川节度使王播为刑部尚书,充任盐铁转运使。乙酉日,天平军节度使马总上奏说:“我所管辖的军队有三万三千五百人,从去年正月以后,愿意务农的士兵就放他们走,逃亡的士兵也不追捕。”在此之前,平定河南,以及王承元离开镇州,宰臣萧俯等人不顾长远的谋划,就献上了裁减军队的建议,请求秘密下诏给天下的军镇,每年在一百人内允许有八人逃亡或死亡,所以马总有这样的上奏。丁亥夜,月亮侵犯岁星,位置在尾宿十三度。辛卯日,寒食节,皇帝在麟德殿宴请群臣,赏赐各有差别。壬辰日,刑部侍郎李建去世。癸巳日,九姓回纥毗伽保义可汗去世。
三月丁酉初一,浙东上奏说将明州迁移到鄮县设置。刘总进献马匹一万五千匹。甲辰日,郑滑节度使王承元的祖母晋国太夫人李氏前来朝见,见到皇帝后,皇帝让她到南内朝见太后。丁未日,宗正寺上奏说:“按照贞元二十一年的敕令,宗子陪位,给予五百七十人出身资格。按照今年的敕令给予三百人出身资格。考虑到人数太多,很多人没有沾到恩泽,请求陛下降下特别的恩惠,再给予二百人出身资格。”皇帝听从了这个请求。平卢节度使薛平上奏说:“海贼在沿海郡县掠卖新罗人口,请求严加禁止,让不同风俗的人感受到朝廷的恩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戊申日,撤销京西、京北的和籴使,因为他们扰民。废除河北的榷盐法,允许只计算课利的总数交付给榷盐院。庚戌日,任命左丞韦绶为礼部尚书。当晚,太白星靠近五车星。辛亥日,任命给事中韦弘庆充任幽州宣慰使,左拾遗狄兼谟为副使。盐铁使王播上奏说江淮的盐价每斗增加五十文,加上原来的一共三百文。癸丑日,任命幽州卢龙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押奚、契丹两蕃经略等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楚国公刘总为检校司徒、兼侍中、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张弘靖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这是听从了刘总的奏请。任命凤翔节度使李愿检校司空、汴州刺史,充任宣武军节度使;任命邠宁节度使李光颜为凤翔尹,依旧检校司空、平章事,充任凤翔陇右节度使。任命右卫大将军高霞寓检校工部尚书、邠州刺史,充任邠宁节度使。谏官上疏议论说高霞寓因战败被贬,不应该再授予他方镇的官职。皇帝没有听从。乙卯日,任命暂时代理京兆尹的卢士玫为瀛州刺史,充任瀛莫等州团练观察使。这是听从了刘总奏请分割设置的结果。丁巳日,皇帝下制书说:“刘总已经位居高位,又转移到重要的藩镇,他的兄弟子侄,各自授予荣耀的官职,大将和宾客幕僚,也应该破格提拔。幽州的百姓免除一年的赋税和徭役,赐给三军赏赐钱一百万贯。命令宣慰使薛存庆与张弘靖商议支付事宜。”戊午日,封皇帝的弟弟李憬为鄜王,李悦为琼王,李恂为沔王,李怿为婺王,李愔为茂王,李怡为光王,李协为淄王,李憺为衢王,李忄充为澶王;皇子李湛为景王,李涵为江王,李凑为漳王,李溶为安王,李<注厘>为颍王。任命兵部侍郎柳公绰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己未日,任命屯田员外郎李德裕为考功郎中,左补阙李绅为司勋员外郎,并且依旧担任知制诰、翰林学士。敕令今年钱徽录取的进士及第的郑朗等十四人,应该让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等人重新考试后上报结果。甲子日,刘总请求把自己的私宅改为佛寺,于是皇帝派遣中使赐给佛寺的匾额为“报恩”。幽州上奏说刘总坚决请求成为僧人,皇帝又赐给他僧衣,赐号为大觉。刘总在当晚逃走了,幽州的人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乙丑日,任命漳州刺史韩泰为郴州刺史,汀州刺史韩晔为永州刺史,循州刺史陈谏为道州刺史,这是酌情将他们移到离京城较近的地方任职。
夏四月丙寅初一,授予刘总弟弟刘约以及刘总儿子等十一人官职,其中五人担任刺史,其余的在朝班任职或担任环卫之职。庚午日,易定上奏说刘总已经出家为僧,三月二十七日在本辖区内去世,追赠太尉。甲戌日,秘书监蒋乂去世。丙子日,任命前天平军节度使马总再次担任天平节度使。丁丑日,皇帝下诏:“国家设立文学科目,本是为了寻求有真才实学之人,倘若容忍侥幸之徒,就违背了公正原则。听说近来一些轻浮浅薄之人,结为朋党,搞所谓的‘关节’,干扰主考官,每年中榜之人,几乎无不事先内定。长久以来这种败坏风俗的现象,实在令人忧心。郑朗等人之前下令重新考试,目的在于精确考察他们的才能,并非要在特别的情况下,刻意出深奥冷僻的题目,而是希望通过考试,观察他们学识的深浅。孤竹管是祭天所用的乐器,出自《周礼》这部正经,看他们呈交的应试文章,竟然都不知道这件事。文辞格律粗鄙浅陋,繁杂累赘之处极多。也将这些情况宣示给钱徽,希望他能深感愧疚。这些人确实应该全部黜落,以警戒后来之人。但因天下太平,人心安稳,所以施行宽大政策,以示特殊的恩泽。孔温业、赵存约、窦洵直考试大致合格,准予及第;卢公亮等十一人不予录取。从今以后礼部选拔人才,应依照开元二十五年的敕令,及第之人所考的杂文和策论,要送交中书门下详细审核。”将礼部侍郎钱徽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李宗闵贬为剑州刺史,右补阙杨汝士贬为开州开江令。戊寅日,宰臣崔植、杜元颖上奏请求,皇帝听政之日,群臣所进谏的内容,凡是关系到礼仪体制的,就随当日记录下来,称为《圣政纪》,年终时交付史馆。皇帝同意了,但此事后来并未施行。丙戌日,在正衙任命使者册封九姓回纥为登罗羽录没密施句主录毗伽可汗。辛卯日,任命衡州刺史令狐楚为郢州刺史,吉州司马孟简为睦州刺史。壬辰日,皇帝下诏要求百官公卿应各自奉公,不要结为朋党。甲午日,因为张弘靖进入幽州,举行朝贺仪式。中书门下上奏说燕、蓟八州平定,按照礼仪应该祭告陵庙,皇帝同意了。
五月丙申初一。戊戌日,因为刑狱案件拖延积压,确立程序:凡是重大案件,大理寺三十五天内详细断案完毕,申报刑部,刑部三十天内奏报皇帝;中等案件,大理寺三十天,刑部二十五天;小案件,大理寺二十五天,刑部二十天。所断的罪案二十件以上为重大案件,十件以上为中等案件,十件以下为小案件。刑部的四覆官、大理寺的六丞每月必须有二十天到省寺办公,他们的膳食费用命令户部增加供给。这是听从了中丞牛僧孺的上奏。己亥日,将考功员外郎李渤贬为虔州刺史,因为他之前评定宰相考核的评语过于夸张,宰相杜元颖等人上奏将他贬职。癸卯日,幽州大将李参等十八人都被任命为刺史以及诸卫将军。己酉日,以右散骑常侍身份退休的柳登去世。辛亥日,在宫中建造百尺楼。壬子日,增加茶税,原来的税额是每百文,再增加五十文,这是听从了王播的上奏。拾遗李珏上书极力论说此事不可行,奏疏呈上去后没有得到回复。丙辰日,建王李审去世。丁巳日,沧州先前在弓高县设置景州,在福城草市设置归化县,都应该停止设置并废除。壬戌日,幽州宣慰使、给事中薛存庆在镇州去世。癸亥日,敕令先前在郾城设置的溵州,应该废除;郾城、上蔡、西平、遂平两县重新隶属于蔡州。皇妹太和公主下嫁回纥登罗骨没施合毗伽可汗。甲子日,命令金吾大将军胡证充任送公主进入回纥的使者,同时册封可汗。又任命太府卿李锐为入回纥婚礼使。
六月乙丑初一。辛未日,吐蕃侵犯青塞堡。甲申日,赐给御史中丞牛僧孺金印紫绶。
秋七月乙未初一。壬寅日,月亮遮掩房宿次相星。壬子日,群臣给皇帝上尊号为文武孝德皇帝。当天,皇帝在宣政殿接受册封,礼仪结束后,驾临丹凤楼,大赦天下。甲寅日,幽州监军使上奏说:“本月十日军队发生叛乱,将节度使张弘靖囚禁在别馆,杀害判官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军人推举朱滔的儿子朱洄为留后。”丁巳日,将张弘靖贬为太子宾客分司。己未日,再次将张弘靖贬为吉州刺史。朱洄因为自己年老,让军人拥立他的儿子朱克融为留后。当初,刘总归顺朝廷,登记军中向来难以控制的人送到朝廷,朱克融就在登记名单中。宰相崔植、杜元颖向来不懂军事,没有长远的考虑,认为两河地区没有忧患,不会再发生祸乱,于是奏请将刘总登记的大将都遣回幽州,所以朱克融发动叛乱,朝廷又失去了河北地区。庚申日,任命昭义军节度使刘悟检校司空,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幽州卢龙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任命国子祭酒韩愈为兵部侍郎。辛酉日,太和长公主出发前往回纥,皇帝率领半副仪仗驾临通化门送行,群臣在章敬寺前列队。
八月甲子初一。己巳日,镇州监军宋惟澄上奏说:七月二十八日夜军队叛乱,节度使田弘正及其家属、将佐三百多口全部遇害。军人推举衙将王廷凑为留后。辛未日,任命左金吾将军杨元卿为泾州刺史,充任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敕令公卿大臣到中书省商议讨伐幽州、镇州的谋略。癸酉日,王廷凑派遣盗贼杀害冀州刺史王进岌,占据了冀州。乙亥日,起用前泾原节度使田布,检校工部尚书,兼任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魏博节度使。己卯日,任命深州刺史、本州团练使牛元翼充任深冀节度使。辛巳夜,太白星靠近轩辕左角星。冀州刺史吴暐暗中被幽州的军队驱逐。瀛州发生兵乱,囚禁观察使卢士玫。瀛州不久被幽州的军队占据。乙丑日,任命河东节度裴度充任幽州、镇州两道招抚使。庚寅日,任命建州刺史李景俭为谏议大夫。壬辰夜,太白星靠近太微西垣。癸巳日,镇州出兵包围深州。
九月甲午初一。丁酉日,废除兴州鸣水县。戊戌夜,太白星靠近太微右执法星。壬寅日,大雨并伴有雷声轰鸣。乙巳日,相州发生兵乱,杀害刺史邢楚。丙午日,命令内常侍段文政监督率领郑滑、河东、许三道的军队,救援深州。吐蕃请求会盟,朝廷同意了。辛亥夜,月亮靠近天关星。壬子日,幽州的贼军抢掠易州的涞水、遂城、满城。癸丑日,任命前魏博节度使李酝为太子少保。癸酉日,魏博节度使田布上奏说,出兵五千人前往贝州行营。
冬十月甲子初一。丙寅日,太中大夫、守刑部尚书、骑都尉王播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旧充任盐铁转运使。任命河东节度使裴度充任镇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任命左领军卫大将军杜叔良充任深、冀诸道行营节度使。戊辰日,任命深、冀节度使牛元翼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节度使。辛未日,任命中书舍人、知贡举王起为礼部侍郎,兵部郎中杨嗣复为库部郎中、知制诰。壬申日,任命东都留守郑絪为吏部尚书。任命吏部尚书李绛检校右仆射,判东都尚书省事、东都留守、都畿防御使。任命工部尚书丁公著检校左散骑常侍,兼任越州刺史、御史中丞,充任浙东观察使。乙亥日,任命沂州刺史王智兴为武宁军节度副使。丁丑日,裴度上奏说,亲自率领军队从故关路进军讨伐。朱克融的军队侵犯蔚州。戊寅日,王廷凑的军队侵犯贝州。易州刺史柳公济上奏说在白石岭击败燕军三千人。沧州乌重胤上奏说,在饶阳击败贼军。工部尚书韦贯之去世。壬午日,任命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为中书舍人。河东节度使裴度多次上奏章,论说翰林学士元稹与中官知枢密魏弘简相互勾结,扰乱朝政。于是将元稹任命为工部侍郎,免去学士之职。魏弘简被任命为弓箭库使。甲申日,任命京兆尹、御史大夫柳公绰为吏部侍郎。丙戌日,任命深冀行营节度使杜叔良为沧州刺史、横海军节度使,取代乌重胤;授予乌重胤检校司徒、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当时皇帝急于诛杀贼寇,杜叔良出征当日当面辞别,上奏说:“我必定很快就能击败贼寇。”乌重胤善于带兵、懂得军事,认为贼寇的势力不可能很快平定,用兵稍显迟缓,所以有了这次任命。丁亥日,前浙东观察使薛戎去世。戊子日,魏博田布上奏说,亲自率领全军进军讨伐。太子少保李酝去世。己丑日,任命户部侍郎、判度支崔为工部尚书、判度支。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崔从为尚书左丞;任命秘书监许季同为华州刺史,充任潼关防御、镇国军使。辛卯日,昭义刘悟上奏说,亲自率领军队驻扎在临城。
十一月甲午初一,裴度上奏说在会星镇击败贼军。朱克融的军队大规模侵犯定州,节度使陈楚出兵迎战,击败贼军两万人。乙巳日,徐州崔群上奏说,派遣节度副使王智兴率领军队奔赴行营。戊申日,任命司农卿裴武为镇州行营供军使。戊午日,皇帝驾临宣政殿,策试制科举人。辛酉日,淄青牙将马延崟图谋叛逆,节度使薛平察觉他的阴谋后将他诛杀。皇帝下诏让中书舍人白居易、缮部郎中陈岵、考功员外郎贾餗共同考校制策。十二月甲子初一。丙寅日,任命前容管经略使留后严公素为容州刺史、容管经略使。丁卯日,将谏议大夫李景俭贬为楚州刺史。庚午日,杜叔良的军队与贼军在博野交战,被贼军击败,七千人陷入贼军之手,杜叔良仅以身免。乙亥日,敕令各道除了上缴朝廷的供品之外,留州、留使的钱中每贯抽取二百文来资助军用,贼寇平定后恢复旧制。定州陈楚在望都击败朱克融的贼军两万人。戊寅日,任命凤翔节度使李光颜为忠武军节度使,取代李逊,并且兼任深、冀行营节度。任命李逊为凤翔节度使。将员外郎独孤朗贬为韶州刺史,起居舍人温造贬为朗州刺史,司勋员外郎李肇贬为澧州刺史,刑部员外郎王镒贬为郢州刺史,他们获罪是因为与李景俭在史馆一同饮酒,李景俭喝醉后辱骂宰相。兵部郎中知制诰冯宿、库部郎中知制诰杨嗣复各罚一季的俸禄,他们也是因为与李景俭一同饮酒,但先起身离开,所以没有被贬官。辛巳日,李光颜前往军镇赴任,百官在章敬寺为他饯行。皇帝驾临通化门送行,赐给他玉带和名马。并且敕令神策副使杨承和充任深、冀行营都监押。壬午日,拿出内库的钱五万贯来资助军用。乙酉日,任命幽州都知兵马使朱克融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他囚禁张弘靖、杀害府僚的罪行,一概赦免。当时朝廷商议认为朱克融能够保全张弘靖,而王廷凑杀害田弘正,可赦免幽州而诛杀镇州,所以有了这道诏书。这一年,统计天下户数共计二百三十七万五千八百零五户,人口一千五百七十六万二千四百三十二人,原本不申报户口的军州不在统计范围内。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六月庚申初一。甲子日,司徒、平章事裴度改任尚书右仆射,工部侍郎、平章事元稹出任同州刺史。任命正议大夫、守兵部尚书、轻车都尉李逢吉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乙丑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太庙屋脊上的鸱吻被震落,御史台的树木遭雷击。丁卯日,任命易州刺史柳公济为定州刺史、义武节度使。壬申日,谏官们议论,觉得对裴度的责罚太重,对元稹的处罚太轻,于是朝廷追回元稹的任职制书,削去他长春宫使的职务。戊寅日,任命前右仆射李夷简为太子少保,在东都洛阳任职。戊子日,重新设置邕管,任命安南副使崔结为邕管经略使。
秋七月己丑初一。丙申日,宋王李结去世,朝廷为此停止朝会。戊戌日,汴州发生军乱,士兵驱逐了节度使李愿,拥立牙将李翙为留后。好畤县山水泛滥,淹没了三百户居民。陈州、许州、蔡州等地发大水。壬寅日,让中书舍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乙巳日,下诏让尚书省、中书省五品以上官员商议讨伐李翙的事宜。丙午日,将李愿贬为随州刺史。任命郑、滑节度使韩充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观察等使,同时保留郑、滑地区的职务;任命宣武军节度押衙李[插图]为右金吾卫将军。丁未日,从内库拿出绫绢五十万匹交付度支,以供应军用。陈州、许州发生水灾,赈济粟米五万石。己酉日,宫中使者杨瑞昌出使镇州。王廷凑上奏说:“奉诏收取牛元翼家族,请求到秋末时遣送。至于田弘正的骸骨,寻访后仍不知在何处。”辛亥日,任命赠司徒、忠烈公李悝的儿子李源为谏议大夫,赐绯鱼袋。乙卯日,敕令:“员外郎担任知制诰两年后转任郎中,再过两年转任前行郎中,又过一年正式授职;谏议大夫的任职转迁和郎中相同;给事中以及翰林学士中被特别宣召任职的,不在此规定范围内。”任命前义武军节度使陈楚为东都留守、判尚书省事、东畿汝防御使。按照本朝旧例,东都留守很少任用武臣,如今任用陈楚,是因为李翙扰乱汴州、宋州的缘故。
八月己未初一,任命绛州刺史崔弘礼为河南尹,兼东畿防御副使。给事中韦颖认为崔弘礼威望不足,封还诏书,皇帝派宫中使者晓谕他,诏书才得以颁布。下诏让陈州、许州的李光颜率兵收复汴州。戊辰日,任命左仆射韩皋为东都留守、判尚书省事、东畿汝防御使。任命东都留守陈楚为河阳怀节度使。癸酉日,韩充上奏说本月六日发兵进入汴州地界,在千塔扎营。丙子日,汴州监军姚文寿与兵马使李质合谋斩杀李翙及其党羽薛志忠、秦邻等人。丁丑日,韩充进入汴州。任命前东都留守李绛为华州刺史,充任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浙东处州发大水,淹没居民。任命兖、海沂密节度使曹华为滑州刺史,充任义成军节度、郑滑颍等州观察等使;任命宋州刺史高承简为兖州刺史、兖海沂密等州节度使;任命汴州防城兵马使李质为右金吾卫将军。颍州隶属于郑、滑观察使。盐铁转运使王播进献《开颍口图》。
九月戊子初一,浙西大将王国清图谋叛乱,观察使窦易直讨伐并平定了叛乱,将二百多名同谋者一并诛杀。韩充押送李翙的儿子李道源、李道枢、李道瀹等三人,在西市斩首;李翙的妻子马氏、小儿子李道本、女儿李汴娘被发配到掖庭。壬子,太子少师李夷简去世,追赠太子太保。癸卯,任命前河阳节度使郭钊为河中尹,兼河中、绛、隰等州节度使。御史中丞李德裕出任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取代窦易直。任命窦易直为吏部侍郎。加授晋州刺史李寰为晋、慈等州都团练观察使。乙巳日,敕令团练防御州设置判官一员,其副使、推官、巡官等职务一并停设。辛亥,任命吏部侍郎柳公绰为御史大夫。此前有诏书要扩建芙蓉苑南面,居民的房屋和坟墓都要迁移,引发民众惊恐不安。癸丑,皇帝降敕令取消了这一计划。德州发生军乱,刺史王稷遇害,他的家财和奴仆全被抢劫。丁巳,任命万州刺史李元喜为安南都护。阴山府沙陀突厥兵马使朱耶执宜前来朝贡,皇帝赐给他官诰、锦彩、银器。
冬十月戊午初一。壬戌,前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许国公韩弘被任命为守司徒、兼中书令。甲子夜,月亮遮掩牵牛星的中星。戊辰,兴元节度使乌重胤前来朝见,改任天平军节度使。己卯,任命工部侍郎郑权为工部尚书,任命前华州刺史许季同为工部侍郎。当天,皇帝从复道前往咸阳,在善因佛寺停留,赏赐僧人百万钱,赏赐咸阳令百匹绢。
闰十月戊子初一,出使回纥的金吾大将军胡证、副使光禄卿李宪、婚礼使卫尉卿李锐、副使宗正少卿李子鸿等人,送太和公主从回纥返回。庚寅,任命吏部尚书郑絪为太子少傅;任命太常卿赵宗儒为吏部尚书;任命韦绶为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壬辰,右骁卫大将军韩公武去世,朝廷为此停止朝会。任命户部尚书杨于陵为太常卿。丙申,回纥可汗派使者进献四套国礼、六名女子、四名葛禄人。己亥,敕令翰林侍讲学士谏议大夫路随、中书舍人韦处厚,兼任史馆修撰《宪宗实录》,并且轮流每天进入史馆。在《实录》没有完成之前,允许他们不进入内署办公,并且不用上朝参拜。甲寅,下诏说:“江淮各州因旱灾受损严重,各地米价不免上涨,想到百姓疲惫困苦,必须商议给予优待和同情。应委托淮南、浙西东、宣歙、江西、福建等道观察使,各自在当地有水灾旱灾的地方,拿出常平义仓的粮食,按照当时的估价减半出售,以惠及贫民。”丙辰,任命太子宾客令狐楚为陕、虢观察使。
十一月丁巳初一。丁卯,尚书左丞庾承宣出任陕、虢观察使。令狐楚重新担任太子宾客,在东都洛阳任职。令狐楚已经到陕州上任办公一天,又被追回改任。庚午,命令景王率领禁军五百骑兵,侍从皇太后前往华清宫,又前往石瓮寺。辛未,任命前安南都护桂仲武为邕管经略使。癸酉,皇帝前往华清宫迎接太后,在骊山下巡视,当天就疾驰返回,太后第二天才返回。丙子,集王李缃去世。庚辰,皇帝与内官在宫中打马球,有个内官突然坠马,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皇帝惊恐,停止打球登上大殿,脚不能着地,因风眩倒在床上。此后三天外界都不知道皇帝的起居情况。当夜,月亮靠近房宿。
十二月丁亥初一,下诏将五坊的鹰隼全部放飞,销毁所有猎具。庚寅,宰臣李逢吉率领百官到延英门请求觐见,皇帝不允许。朝廷内外的裴度等人多次上疏,请立皇太子。当夜,司徒、中书令韩弘去世。辛卯,皇帝在紫宸殿坐在大绳床上接见百官,李逢吉上奏说景王已经长大,请立为皇太子,左仆射裴度也极力进言。癸巳,下诏立景王为皇太子。淮南上奏说和州闹饥荒,乌江百姓杀死县令抢夺官米。甲午,从内库拿出绢二百匹,赈济两市中残疾贫穷的人。己未,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内司以及公主戚属之家,都因为皇帝疾病痊愈,在各寺为僧人设斋。并且敕令在京各部门释放关押的囚犯。丙午,皇帝驾临宣政殿册封皇太子。册封完毕后,百官到东宫拜见太子,太子掀开帘子,手持笏板回拜,东宫属官拜见时太子则接受。丁未,判度支、户部侍郎张平叔被贬为通州刺史。当夜,月亮遮掩左角星。己酉,任命前天平军节度使马总检校左仆射、守户部尚书。庚戌,任命吏部侍郎窦易直为户部侍郎、判度支。癸丑,因为太子册封礼仪完毕,宣布制书赦免囚徒。任命前黔中观察使崔元略为鄂、岳、蕲、黄、安等州观察使。太子宾客孟简去世。乙卯,任命前陕虢观察使卫中行为尚书右丞。这个冬天十月频繁下雪,之后天气一直温暖,水不结冰,草木发芽生长,就像正月、二月之后的景象。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正月丁巳初一,皇帝因为生病没有接受朝贺。当天刮大风,整日天色昏暗。嗣郢王李佐被下令安置到崖州,原因是他胡乱传播宫廷中的话语。朝廷敕令禁止购买新罗人做奴婢,已经在中国的新罗人要放归他们的国家。礼部侍郎王起上奏:本部门所考试的贡举人,考试结束后申报给中书省,等审核完毕下达本部门,然后用大字张榜公布结果。皇帝同意了。
二月,天平军监军上奏:节度使乌重胤生病,牙将王贽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治病。河阳节度使陈楚上奏:将使府迁移到三城,那里还没有门戟,想把怀州的门戟迁移到河阳。皇帝批准了。谏议大夫殷侑上奏,请求在礼部贡举中设置《三传》《三史》科,得到了允许。户部尚书崔倰去世。
三月丁巳日,宰臣和百官在曲江亭参加赐宴。皇帝敕令,凡是在淮南、两浙、宣歙等道应该进献给皇帝的御服以及器用,还有端午节、生日等常规的进献物品,一切暂时停止。那些鹰犬之类,除了用于打猎的,都下令放飞。任命牛僧孺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傍晚时分,有贼人闯入通化门,打斗中一人死亡,六人受伤。赏赐宣徽院从奉官钱,一百二十贯文以下各有差别。
五月,山南西道上奏将成州迁移到宝井堡。山南东道节度使牛元翼去世。秘书少监李随上奏请求铸造本部门的图书印一枚,皇帝批准。
六月,宰相、监修国史杜元颖上奏:史官沈传师被任命为湖南镇官,他原本负责修史的工作,就让他到任后继续修撰。皇帝同意了。敕令京兆尹、御史大夫韩愈可以不用到御史台参拜,以后不能以此为例。七月,国子祭酒韦乾庆去世。
八月,郑、滑节度使曹华去世。检校尚书右仆射、户部尚书马总去世。兴元节度使韦绶去世。皇帝从复道前往兴庆宫,到通化门时,赏赐手持钵盂的僧人绢二百匹。接着前往五方,赏赐随从官员金银铤各有差别。
九月,泽潞节度使刘悟晋升为平章事。在曲江亭赐宰臣和百官重阳节宴。南诏王丘佺进献十六种金碧文丝。十月,任命京兆尹韩愈为兵部侍郎,任命御史中丞李绅为江西观察使。宰相李逢吉与李绅不和,李绅有声望,李逢吉担心他被任用为宰相。等李绅担任中丞后,就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并且不用到御史台参拜。李绅性格刚直,多次上疏论说此事,于是与韩愈在言辞道理上反复争论,李逢吉就将两人的职务都免去了。不过最终李绅外调而韩愈留任。宰相杜元颖被免去宰相职务,任命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龙武统军陈楚去世。任命兵部侍郎韩愈为吏部侍郎,新任命的江西观察使李绅为户部侍郎。李绅被免去江西观察使后,皇帝派中使到他家中赐给玉带,李绅借机陈述并哭泣着请求留任,中使详细奏报,所以他和韩愈都改任了官职。召见翰林学士庞严答对,于是赏赐他金印紫绶。赐给内园使办公经费一万贯,军器使三千贯。杜元颖前往蜀地赴任,皇帝驾临安福门饯行,于是赏赐皇城留守及金吾卫率等不同数量的帛。
十一月,皇帝驾临通化门,观看制作毗沙门神像,于是赏赐绢五百匹。停止浙东进贡甜菜、海蚶。十二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上奏拆除管辖区内的一千零一十五所滥设的祠庙。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正月辛亥初一,皇帝像往常一样登上大殿接受朝贺。皇帝服用金石制成的丹药,处士张皋上疏恳切劝谏,皇帝看后很高兴,派人去召见他,却没有找到张皋。泽州、潞州判官贾直言刚被授予谏议大夫之职,刘悟上表请求将他留在当地,皇帝同意了。以礼部尚书身份退休的孔戣去世。辛未日,皇帝病情急剧恶化,下诏让皇太子监国。壬申日,皇帝在寝殿驾崩,当时年仅三十岁。群臣为他上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庙号穆宗。十一月庚申日,皇帝被安葬在光陵。
史臣评论说:我观察五行的推移变迁,历代众多帝王的兴盛衰亡,没有永远的太平盛世,也没有永远的混乱局面,关键在于人本身,而不是上天的安排。当年轩辕黄帝治理天下的时候,就有百年的太平无事;等到商纣王掌握政权的时候,四海就陷入了动荡不安。从前唐宪宗(章武皇帝)看到国家政令无法施行,惋惜朝廷纲纪即将坠落,于是访求贤能俊才,招揽英雄豪杰,果然能够扼住大盗的咽喉,掌控奸臣的命运。已经失去五十年的土地,重新归入国家版图;百万遭受苦难的百姓,重新在美好的教化下复苏。元和年间的政治,几乎达到了天下太平的境地。刚刚才使奸邪之人改变恶行,然而皇帝却英年早逝。假如当时有像陈平、周勃那样的辅佐大臣,再加上汉文帝、汉景帝那样的才能,那么王廷凑、朱克融之流,自然会缩回他们那贪婪的手臂;王智兴、李[插图]等人,怎敢萌生狗鼠一般的谋逆之心呢?强盗也不敢觊觎像孟贲那样勇猛之人的钱财,饥饿的奴仆也不会去拾取婴儿手中的食物。看看那些软弱无能的君主,实在令人痛心,他们不懂得创业的艰难,不体恤百姓的疾苦。认为威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用武力控制天下;认为自己头戴帝王的冠冕,就可以安坐而统治天下。却不知道当众人拥护时就是拥有万乘之尊的帝王,一旦众人背离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早上还是辅佐自己的得力大臣,晚上就可能成为仇敌。仲长子所说的“到了国运转移、势力丧失的时候,还偏偏不能醒悟,难道不是因为富贵滋生了不仁之心,沉迷享乐导致愚昧的毛病。国家的存亡因此交替变化,社会的治乱也由此循环往复。”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赞语说:唐穆宗(惠王)不是贤明的君主,破坏法度扰乱政事。他骄纵怪僻却能侥幸保全皇位,实在是依赖祖先遗留的福泽。伟大的上天,为百姓确立君主。这是怎样的人啊,竟然能够突然成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