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被学校勒令退学。】
【人生轨迹在看似光明坦途之时,陡然坠入深渊!】
【你的人生模拟出现重大转折,请做出选择:】
【1、刑满释放后,身败名裂,回到已改名为刘庄村的家乡,帮助叔叔。】
【2、刑满释放后,不甘心就此沉沦,决心南下闯荡,投身商海,寻找翻身的机会。】
李方旺看着模拟器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简直目瞪口呆。
流氓罪?!三年?!勒令退学?!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次选择了“投身商海”的路线,竟然会在“栽跟头”在男女关系上!
这比上次模拟那个互联网前浪的结局要惨得多!
直接就进了局子,连大学都没毕业!
难道……是因为自己最近在现实里跟林雨晴、周晓雯她们走得近了点,产生了点“桃花运”的错觉,结果模拟器就把这种潜在的风险给放大了?
还是说,模拟器在警示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情感问题可能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巨大隐患?
李方旺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有些荒谬,又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明明是想模拟怎么赚钱,怎么搞贸易,结果却先把自己搞成了“流氓犯”!
不过,模拟就是模拟,是为了预演风险,吸取教训的。
短暂的错愕之后,李方旺迅速冷静下来,第一个选项,灰溜溜地回去种田养鸡,这是怎么都不可能的。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2、刑满释放后,不甘心就此沉沦,决心南下闯荡,投身商海,寻找翻身的机会。】
【你选择了2。模拟人生继续……】
【三年刑期,让你尝尽了人生的苦涩,但也磨砺了你的心志。你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变得更加隐忍和务实。出狱后,你回到刘庄村,面对叔叔婶婶失望的眼神和村民们的闲言碎语,你没有辩解,只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叔叔最终拿出了一笔积蓄交给你。】
【你告别了家乡,带着这笔微薄的启动资金和“劳改犯”的标签,毅然南下,前往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粤省。】
【在这里,你凭借着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超前理解,以及在狱中三年对人情世故、社会规则更为深刻的体会,你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你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从最基础的“倒爷”做起。】
【你利用南北方、城乡之间的信息差和物资差,从南粤省批发当地生产的电子表、计算器、尼龙袜、蛤蟆镜等时髦小商品,然后想方设法运回内地的小县城甚至乡镇去贩卖。你吃苦耐劳,精打细算,为了节省成本,住最便宜的旅社,吃最简单的饭菜,挤最慢的绿皮火车。你也学会了与各种人打交道,应对工商、税务的检查,甚至与一些地头蛇周旋。】
【80年代到90年代,你抓住了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累了千万级别的财富。】
【你的孩子们在你的安排下,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长大后大多定居海外,在各自的领域发展。你的孙辈们也大多在国外出生长大,与家乡的联系日益淡薄。】
【晚年,在看遍了世界的繁华,你心中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却愈发浓厚。你选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更多的时候,你喜欢穿着普通的布衣,和儿时玩伴们聚在一起。这些人中,有当了一辈子农民的,有退休的小学教师,有从工厂退休的老工人,有在镇上开了几十年小卖部的老板,有当年派出所退休的老民警,还有市里甚至省里的高层……大家身份各异,但聚在一起,聊的还是家长里短,打的还是那十块八块一炮的麻将。】
【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聊起年轻时的糗事和村里的变迁,你总是乐呵呵地听着,偶尔插几句玩笑话。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在外面发了大财的“大老板”,但在这些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伙伴面前,你似乎又变回了当年那个普通的农村少年。】
【当然,你依然是村里人关注的对象。乡亲们偶尔会问起你在外面的见闻,问问城里的新鲜事。你总是笑着,用最朴实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不时还能说出几个让大家开怀大笑的趣事。你知道,对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乡亲们来说,你就是他们最熟悉的那个李家娃,只不过现在多了些在外面闯荡的故事。】
【你看着眼前这些熟悉而又苍老的脸庞,听着熟悉的乡音,打着熟悉的麻将,你心中充满了复杂而又平和的感慨。这一生波澜壮阔,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最初的地方。】
【模拟评价:你凭借超前的眼光和坚韧的毅力,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功淘金,实现了阶层的巨大跨越。然而,财富的积累并未能完全弥补你早年的遗憾和内心的漂泊感。晚年的回归,是叶落归根的慰藉,或许也带着一丝对往昔淳朴岁月和血脉亲情疏离的怅惘。你的人生证明了,只要不放弃,逆境亦可翻盘,但人生的选择,往往伴随着得到与失去。】
李方旺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充满了复杂而深邃的情绪。
这一次模拟带来的信息量和情感冲击,远比前几次更为巨大。
从帝京大学的天之骄子,到身陷囹圄的“流氓犯”,再到白手起家、最终成为千万身家的企业家,这跌宕起伏的几十年人生,仿佛真实地在他身上烙下了印记,让他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息。
模拟中那些倒卖电子表、蛤蟆镜的经历,虽然艰辛,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却也无比真实,充满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野性和机遇。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模拟人生,让李方旺真切地感受到了创业这条路,与之前模拟过的农民、乡村教师、大学讲师,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感觉。
农民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和对天收成的依赖,虽然淳朴,却充满了被动和局限。
教师和讲师的生涯,稳定、体面,受人尊敬,也能在教书育人中找到价值感,但终究是在体制的框架内按部就班,人生轨迹相对固定,缺少了波澜壮阔的可能。
而这一次的企业家人生,虽然开局坎坷,充满了风险、挑战甚至屈辱,但那种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凭借智慧、勇气和汗水去开创事业、积累财富的感觉,那种站在时代潮头、洞察先机、调动资源、影响市场甚至改变他人生活的掌控感,是前几种人生完全无法比拟的!
是的,这种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跌宕起伏,甚至可能因为一步失误而满盘皆输。模拟中的晚年,也确实带着财富之外的遗憾和疏离。但是,那种搏击商海、纵横捭阖的自由感,那种看到的世界的广阔无垠,那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未来的可能性……这,才是李方旺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人生!
稳定固然可贵,但他骨子里,终究不是一个甘于平淡的人。他想要的是波澜壮阔,是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力,是去见识更广阔天地的机会!
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充满遗憾!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高考!
他立刻集中精神,开始捕捉这一次模拟中关于高考的记忆碎片……
一个个关键考点、重要的题目类型、甚至是一些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易错点,如同放电影般在他脑海中闪回,并被他迅速转化为笔下的文字和符号。
最后,是作文!
这一次,关于作文的记忆不再模糊!那篇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立意都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声乐专家苏林、考生陈伊玲、初试优异、复试失常、台风救灾、嗓子受损、“第二次考试”……
“没错!就是这个!《第二次考试》的读后感!”李方旺兴奋地差点叫出声来。
他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下作文的核心立意:强调在选拔人才时,不仅要看重业务能力(第一次考试),更要看重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关键时刻的担当(第二次考试);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重要性;结合时代背景,赞扬陈伊玲无私的救灾行为所体现出的高尚品格……
他还记起了模拟人生中,自己写的作文虽然立意不错,但在论据的选择和语言的感染力上还有欠缺,导致作文分数不算顶尖。
“论据……对!可以结合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语言……要更朴实、真挚,少用华丽辞藻,多用真情实感……”李方旺一边回忆,一边在草稿纸上补充着改进的方向。
短短十几分钟,一张纸已经被他写得密密麻麻。
这一次模拟,收获太大了!不仅仅是规划了更优的人生路径,规避了潜在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几乎将高考这张“考卷”摸了个底朝天!
有了这些准备,别说是考上大学,就是冲击一下省状元、甚至全国状元,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张写满“天机”的草稿纸折好,贴身藏好。然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