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1:从北影译制组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新尝试

中译为“战地情天”的片子有两部,一部是1988年拍的,原英文名叫A Time of Destiny,又被译为军官与大兵。

许朝正在观看的这部拍摄于1931年,导演是埃德加·塞尔温,刚刚出现在幕布上的美艳脸庞是女演员海伦·海丝。

她是三十年代美国三大女演员之一,后来陆续演过《断肠花》《维多利亚女王》,被誉为美国戏剧界第一夫人。

这片没播几分钟,许朝就明白为什么张桂兰搞这么谨慎了。

女主角是个妓女,这就挺敏感的了,而且整部片子的主线是堕入风尘的母亲与失散多年的儿子,片中讲了很多现在播不了的情节,比如

——卖X和盗窃。

影片播放的前几分钟,放映室里一直有着窸窸窣窣的议论声,过了好一会儿,这些议论声又没了。

许朝注意到,旁边比较感性的一个女同志默默擦了擦眼泪。

影片播放完了,在座各位神色各异,整个放映室里静默了好几分钟。

最后还是张桂兰打破了沉寂,笑着问道:“我记得大家伙每次观影结束都挺积极活跃的,怎么这回像锯了嘴的葫芦?”

这时候许朝就很有用武之地了,他是新人,不怕说错话,就算说错了也值得原谅,不知者无罪嘛。

他说:“我猜大伙都觉得这片子还行,但真要译制上映,还挺有难度的。”

有几位中年同志附和着点了点头,一个看起来和许朝差不多年纪的男同志举了举手:“我就留意到一点,这欧美女演员真是开放,拍的也开放。”

大伙都笑了,放映室里氛围轻松不少。

许朝站出来说道:“桂兰姐,我想说几句。”

“你说。”

“我觉得,这活能干!”

大伙笑了,有人搭腔:“还挺热血沸腾。”

张桂兰道:“你说说你的意见,咱们是关起门来交流,不用太顾虑。”

许朝道:“您记得谢老爷子的早春二月不?”

谢铁骊拍的《早春二月》惹出了挺多风波,当时没过几年进入了暴风雨,这片又被拿出来鞭打了一边,原因是没体现革命精神。

“谢老爷子当年肯定知道拍这部电影的后果,他是老电影人了,这点嗅觉难道没有么?但最终还是拍了,虽然当年这部电影在五十二个城市作为批判对象播放,但最终还是苦尽甘来了。”

情怀讲完了,就该讲点别的了,这是话术。

许朝顿了顿:“中影译制中心既然把胶卷给我们,肯定做好了思想准备,这几年咱文化教育业在做各种尝试,比如庐山恋,不也是讲爱情的么,或许上面的意思也想搞点突破呢?”

“而且,剪刀在我们手里,有些片段实在不适合播的,咱们可以剪辑掉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呗!”

整个放映室里,最想尝试的不是许朝,许朝为什么想尝试呢?他是用后人的目光看前人,虽然知道这事指定吃力不讨好,但不在这个时代做点尝试,似乎挺没品的。

最想尝试的是谁呢?是张桂兰。

老一辈译制人陆续退休,她就成了整个译制组的中流砥柱。

从1973年北影译制组出品的《玛利亚》开始,什么《大象音乐会》、《冰雪之门》、罗马尼亚的《爆炸》,快十几部译制片的译制导演全是她。

无论作为电影人还是译制人,都得有点追求,许朝这话说到了咱桂兰姐心坎上。

刚刚说欧美女演员挺开放的那个年轻男同志说道:“我赞成许朝说的,上回开动员大会不是有领导指出,咱们译制组是对外文化窗口么?就得踊跃尝试嘛。”

许朝又道:“我更看重这个片子的一点,那就是内核不差,讲的是母爱,能够引人共鸣,虽然欧美与咱们的国情相去甚远,但人性相同。”

“那就这么敲定了。”张桂兰宣布道:“我就点将了,译制导演还是由我担任,剧本翻译,许朝,你和程兰江一组,小程,你带一下许朝,剧本初稿出来了先交小培姐。”

程兰江就是刚才默默流泪的女同志,看起来三十多岁,很有文化气质。

配音演员又点了几位,配音组由朱玉荣负责。

今晚散会,各回各宿舍,散前张桂兰找到许朝。

“会不会有压力?”

“有,更多的是兴奋,已经摩拳擦掌了。”

张桂兰笑道:“你这心理素质比我可要好多了,也比大部分同志要好,当年我在东北电影厂刚调上去译制,战战兢兢的,生怕出错。行,回去歇了吧!”

许朝完全没有张桂兰担心的不适应,回宿舍写完括苍山恩仇记的两章稿子,盖被闷头就睡。

一觉大天亮,许朝早起打了套八段锦,陈佩斯后下的楼,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

“你还会打这个呢。”

许朝气沉丹田,备觉爽快:“锻炼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陈佩斯乐了:“老人家都爱打打拳脚,什么太极啊,现在年轻同志都热爱打排球,你这修养之术从哪儿学来的?”

许朝拿起《武林》朝他招了招:“外行了吧,这叫八段锦,专给年轻人强健体魄用的。”

陈佩斯接过杂志,瞄了两眼:“你喜欢看这个呢,武林,哦,登载的是武术知识和武侠小说。”

“你不爱看武侠?”

“不大爱看。”陈佩斯答。

“为什么不爱看?”

“不入流啊!之前不有个作家接受文学采访,问怎么看待武侠、江湖、奇闻轶事,人说打打杀杀,没点深意,完全和文学不沾边。”

许朝把杂志拿过来,背过手去:“那你觉得庐山恋入不入流?”

“也不入流,只是新奇。”

“那王导拍的瞧这一家子呢?”

陈佩斯一时说不出话,王好为拍的《瞧这一家子》的确不是主流作品,喜剧嘛,套用刚才那位老作家的话,嘻嘻哈哈的,没点深意。

许朝笑眯眯的:“喜剧,武侠,都是新形势,咱得接受新东西,我觉得胡嘉奇塑造的就挺成功?”

这下老陈同志更加羞愧难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