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短视频行业的生长周期
根据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显示,2011年快手上线制作GIF标志着中国短视频行业的兴起;随后短视频行业历经2012—2015年的成长期、2016—2017年的爆发期,从2018年开始逐渐步入了发展成熟期,到2019年,短视频行业已经步入了成熟发展的后半程。如图1-3所示。

图1-3 短视频行业的生长周期
(1)导入期(兴起期):2011年
2011年,快手上线制作GIF标志着中国短视频行业的兴起;GIF快手从用于制作分享GIF图片的纯工具类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带来了一些新奇的体验,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此时并没有形成市场规模,短视频发展还处在萌芽时期。
(2)成长期:2012—2015年
从平台角度说,2012年,新浪微博手机端的上线吸引了千万量级的用户,短视频的时代正式开启。各大短视频App相继上线,爱奇艺推出视频剪辑和美化App啪啪奇,美图于2014年5月推出美拍,同年由腾讯微视、美拍以及秒拍发起的“全民社会摇”“冰桶挑战”等短视频活动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参与热潮。在这期间短视频迅速发展,产品规模进一步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用户及流量趋势的角度来看,2014年,我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为3.13亿,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占网络视频用户比例升至72.2%;2015年各项数据迅速提升,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达4.05亿,手机网民渗透率达65.4%,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占网络视频用户比例达80.4%。
(3)爆发期:2016—2017年
2016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获得资本的青睐,各大互联网巨头围绕短视频领域展开争夺。随着papi酱(原名姜逸磊)等短视频的爆红,抖音、梨视频等多个平台上线,短视频App呈现爆发式增长,短视频行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017年,阿里巴巴文娱集团旗下土豆网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投入20亿元打造“大鱼”计划。同年7月,腾讯复活微视,微视成为短视频创作及分享平台。百度上线短视频聚合平台——好看视频。至此,短视频行业正式迎来爆发元年,越来越多的用户、内容创作者及平台媒体纷纷挤入短视频行业。
总的说来,2016—2017年是我国短视频行业App上线数量井喷期,老牌产品势头不减,新产品频出,两年上线的短视频App数量总计高达235款。在众多的短视频App中,又以抖音和快手为首,形成“南抖音北快手”的局面。娱乐类型产品居多,多元化与垂直化也逐渐成为趋势。
(4)发展成熟期:2018—2019年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
2019年6月,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发布了2019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成为“行业黑洞”抢夺用户时间,从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中国短视频App日均使用时长从不到1亿小时,增长到了6亿小时,其中抖音、快手、好看视频,占据短视频前三,引领用户数量和时长增长。
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短视频行业也不断走向成熟期的后半程,短视频朝着内容精细化、竞争趋于稳定、商业变现模式逐步成熟、社交功能不断强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领域将催生更多的玩法。
2020年,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迈入发展成熟期,行业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商业变现模式走向成熟,市场格局渐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