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1

解释

“里仁为美”句,“里”是邻里的里,本来是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就是居住的意思,“里仁”就是跟仁作邻居,跟仁住在一起。

“择不处仁,焉得知”句,“择”是择居的意思,“处仁”就是与仁相处;“焉”是疑问词,“焉得”就是“怎么能”“哪里可以”;“知”音、义同“智”。

大意

孔子说:“跟仁住在一起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跟仁待在一起,怎么能叫作明智呢?”

导读

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孔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化,是把“仁”比成“人”,把人的处世比作择居,我们这一辈子一定要选择跟仁住在一起,才是明智的。换言之,真正的、根本的人生智慧就是选择以仁爱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而不是那些小知小识。

这一点对我们现代人很有警醒的作用,现在许多人分不清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把知识等同于智慧,读了一点书、有了一点知识,就自以为很聪明、很有智慧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在科学越来越发达、分工越来越明细的现代社会看似有理,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误导。人类对各种具体知识的把握,即所谓工具理性,其位阶永远低于价值理性,即人类对于真善美的判断。工具理性发达而价值理性贫弱,是现代人类的迷茫和悲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2

解释

“约”是“简约”的“约”,在这里是贫穷的意思,“乐”是“安乐”的意思。“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句,“仁者”是有仁心的人,“知者”是有智慧的人,“安仁”是安于仁,在行仁中得到平安喜乐,“利仁”是利用仁,在行仁中得到利益好处。

大意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穷的境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中。仁厚的人在行仁中得到平安喜乐,明智的人在行仁中得到利益好处。”

导读

总之,无论从仁厚出发,还是从明智出发,都应该选择与仁同居。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

解释

“好”,音hào(浩),喜爱;“恶”,音wù(务),憎恶。

大意

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喜欢一个人,或是憎恶一个人。”

导读

这一段的含义是说只有仁者才具备判断善恶的标准,因为他自己心中怀着仁爱,他喜欢的人必然是仁人,是真值得被喜欢的人,他厌恶的人必然是不仁的人,也就是真应该憎恶的人。反之,一个不仁的人,无论是爱人、恶人,都是从自己的私心出发,所爱之人不一定好,只是对自己有利;所恶之人不一定坏,只是对自己不利。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4

解释

“苟”,“如果”。“志于仁”的“志”作动词用,意为立志,“于”是介词,表示立志的方面、方向,“志于仁”就是立志行仁,立志做仁人。“无恶”的“恶”是名词,读本音,意为恶行、罪恶。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行仁,那他就不会有恶行了。”

导读

一个人如果立定做仁人的志向,就自然会远离罪恶。

以上四段基本上都是在阐明一个道理,就是“里仁为美”。一个人一辈子要立志行仁,要选择跟仁在一起,才会有美好的人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5

解释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句,这里的“是”仍然是代词,此,这。这个“是”还不是今天白话文中的那个系词“是”,但显然正在向系词“是”靠拢。

“富与贵”“贫与贱”:富与贫相对,富是财多,贫是财少;贵与贱相对,贵是地位高,贱是地位低。

“不以其道”中“以”是介词,相当于白话中的“用”,“其”是指示代词,意为“那个”,“其道”就是“那个道”,实际意思是该用的道,也就是正确的道。“不以其道”就是不用该用的道,不通过正确的途径。“处”和“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处”是留下来,“去”是离开。“所恶”的“恶”读wù(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一句里面的“得之”,可能是“去之”之误,也可以理解成“得以去之”。

“君子去仁”,就是君子离开了仁。“恶乎成名”,这里的“恶”读wū(乌),意思是“哪里”“什么地方”;“乎”同“于”,用在句中的“乎”有时就等于“于”,“恶乎”意为“于何处”“在哪里”。“恶乎成名”就是“到什么地方去成名”“在哪里成名”。

“无终食之间违仁”句,“终食之间”就是吃完一顿饭的工夫,“无终食之间违仁”等于说什么时候都不能违反仁的原则,无论他处在什么情况,“造次”也罢,“颠沛”也罢。“造次”的意思是匆忙,“颠沛”的意思是流浪。“是”是个代词,等于“此”,在这句话中指的前面所说的“仁”,“于是”就是“在仁这里”。

大意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们所想要的,但如果不用正确的途径得到,一个君子就不会留在这样的富贵里;而贫和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确的途径改变,一个君子是不会离开这样的贫贱的。君子离开仁的原则,还靠什么成名呢?一个君子什么时候都不会违反仁的原则,哪怕在匆匆忙忙的时候,或者是颠沛流离的时候,也都一定同仁在一起。”

导读

人生无论处在什么境地,富贵也罢,贫贱也罢,重要的是不能离开仁的原则。不离开仁,富贵是君子,贫贱也是君子,离开了仁,贫贱不是君子,富贵也不是君子。仁是最高原则,是什么时候都不能、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原则。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6

解释

首句,“好”读hào(浩),“恶”读wù(务)。次句,“尚”同“上”,“无以尚之”中的“以”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用来帮助语气或填补音节,拿掉也不影响全句的意思。文言文中常有这种情况,前人多半用“语助”来称呼这样的词,现在成语中还保留了这样的用法,如“无以复加”“无以名之”。“之”是代词,指“仁”。“好仁者,无以尚之”就是“喜欢仁的人,(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仁更高的”。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句,“矣”的用法同“也”,表示句中停顿;“加乎”就是“加于”,“乎”同“于”,前节讲“恶乎”的时候讲过。

“盖有之矣”句,“盖”是表示推测的语气词,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大概”,“之”指代前面所说的“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而“力不足”的人;“未之见”就是“未见之”,按文言的语法,代词(如这里的“之”)作动词否定式的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和否定词之间。

大意

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的人、厌恶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仁更高的。厌恶不仁的人,他的行仁,表现在不让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谁能够哪怕一天努力行仁了呢?我没有看见有力量不够的。也许有吧,可我没见过。”

导读

“仁”其实本质上只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跟客观的能力和条件无关,只要你想行仁,想“用其力于仁”,怎么会有“力不足”的问题呢?孔子这句话是感叹没有人真正想行仁,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找借口:我不是不想行仁啊,可是我力量不够啊。结果很容易做的“仁”变成没人能做到,不是不能做到,是大家都不想真正做到。孔子所反复感叹的其实是人的劣根性,是人的自私。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7

解释

“人之过也”句,“之”字无义,只有语法作用,把一个独立的句子变成词组。“过”,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犯过错的意思。“也”表句间停顿。

“各于其党”的“于”是动词,意为如。“党”在这里是类的意思。“斯知仁矣”的“仁”同“人”。杨伯峻《论语译注》云:“《后汉书·吴祐传》引此文正作‘人’(武英殿本却又改作‘仁’,不可为据)。”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犯过错,总如同他那一类人。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人犯的过错,也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导读

看一个人犯什么过错,可以判断他是哪一类人,这真是深含哲理的话,也是人生经验之谈。一个好人,一个君子,也会犯错,也会上当,孟子说“君子可欺以其方”[1],但他不可能去做明显是小人才会做的卑鄙勾当,例如杀人越货、贪污盗窃、告密卖友之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8

解释

“朝”读zhāo(招),早上的意思。

大意

孔子说:“早上闻道,晚上死都可以了。”

导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可说是使用最广、出现最频繁的一个概念,也是歧义最多、内涵最复杂的一个概念,极常见却又极不易把握。小到做一件事的途径、方法、规矩,大至人生真义、社会理想,甚至万物源头、宇宙终极,都可以叫作“道”。而且各家各派都使用“道”这个概念,而表达的意思却往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种情形大约只有希腊文化中的logos[2]略微近似。《论语》中的“道”也有大有小,含义不一,读的时候要随句分梳、细心领会。

孔子这句话里的“道”显然是大道而非小道,是关于人生乃至宇宙的终极大道理。这里的“闻道”其实并非是听说了一个什么真理,而是通过毕生的修养达到了与道为一的高度。

与道为一,其实也就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与宇宙为一。这是可能的吗?如果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当然不可能。但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去思考则并非不可能。生命体上的一个细胞就具备这个生命体的全部信息,取一个细胞就有可能还原整个生命体,这是现代全息科学已经证实了的。人就是宇宙的一个细胞,人与宇宙万物同构,人的一身就储存着整个宇宙的信息,人一旦完全认识了自我,也就可能认识宇宙万物,从而在某一瞬间达到一种与宇宙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在这种时刻,主客合一,物我两忘,主体感受到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自信而自得。这时主体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大概类似于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所说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礼记·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些话都是在说一个道理,即人与宇宙万物如何可以为一,怎样为一。

至于一个人达到与宇宙万物为一,亦即与道为一的精神境界后所获得的高峰体验是什么样子,我以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秋日偶成》诗说得最好:“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就是孔子说的“闻道”——一个人通过毕生的修养达到了这样的精神高度,于是获得一种彻底的精神解放,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自得,一种狂喜般的高峰体验。人生至此,还有何求?故曰“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9

解释

“恶衣恶食”,粗陋的衣食,“恶”读本音。“耻”,本是形容词,这里用如动词,意为“以……为耻”。形容词作动词用,表示“以……为”之意,在古文中常见,语法学家一般称之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读古文时宜留意。

“未足与议”句,“未足”是不值得、不必,与“不足”义近。“与议”是“与之议”,“与”的宾语“之”省略了,“议”是讨论、商量、谋划,多用于大事。

大意

孔子说:“一个士有志于道却以粗衣陋食为耻,这样的人就不值得跟他讨论什么大事了。”

导读

一个人如果把人生目标定在求道,他就不能再分心去追求物质享受,要去追求物质享受——这是没有尽头的,他就实质上不可能有余力去追求他的使命。不耻恶衣恶食,也并不是叫人越穷越好,只是说不能把追求衣食精美这一类物质享受放在首位。

孔子这个观点在现代社会恐怕找不到几个认同者,尤其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大家都一股脑儿地追求物质享受,攀比金钱,攀比地位,有几个人还记得什么道不道的呢?但是我恰恰觉得孔子在这里提倡的精神正是对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精神沦丧的社会的一记针砭、一声棒喝。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群以求道为使命的人,这个社会的前途是堪忧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

解释

历代学者对“适”和“莫”的解释有三种:一、“适”是“敌”的假借字,敌对的意思,读音也同“敌”;“莫”是“慕”的假借字,倾慕的意思,读音也同“慕”。二、“适”“莫”都读本音,“适”的意思是“可”;“莫”的意思是“不可”。三、“适”“莫”都读本音。“适”的意思是“厚”“亲近”;“莫”的意思是“薄”“疏远”。我认为第一种解释比较妥帖。

“义之与比”中的“比”要读bì(必),亲近、相依、站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天涯若比邻”的“比”。“义之与比”这句话按正常的词序应该是“与义比”,就是与义相依,同义在一起,以义为依靠、为标准的意思。“义”本来是介词“与”的宾语,因强调而前置。“之”无义,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大意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一定敌对的,也没有什么一定倾慕的,而是以义为衡量标准。”

导读

孔子这段话的灵魂是“义之与比”。“义”到底指什么呢?《论语》中没有解释,《礼记·中庸》云:“义者,宜也。”也就是说,“义”就是合宜,就是正当合理。孟子说过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可见“义”起源于人固有的“羞恶之心”,人对于不合理的事情、不正当的事情,自然会有一种厌恶的心理,不赞成,不愿意去做,今天讲的“义愤”就有这个意思;而对正当合理的事情就会赞成进而愿意去做,今天讲的“见义勇为”“义不容辞”就有这个意思。

“无适”“无莫”则是对人、对事没有成见。这正是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而且是通权达变、与时俱进的圣人,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圣之时者也”的原因所在。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固,毋我”(9·4),孟子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都含有这层意思。但如果读这段话只记住了“无适无莫”,却忘记了“义之与比”,那就只会成为跟风派、墙头草。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1

解释

“德”,道德、德行,“土”,土地、田宅。“刑”,法度、礼制。“惠”,恩惠。“怀”字的解释从古到今有许多种,由此导致对这段话的理解也有许多种,其中比较合理的有两种,一是把“怀”解释为“安”,二是把“怀”解释为“思”,就是“思念”“思考”“考虑”。我取第二解。

大意

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考虑的是法度,小人考虑的是恩惠。

导读

《论语》中君子有二义:有德之人、在位之人;小人也有二义:无德之人、无位之人。本段中的“君子”兼含二义,但比较倾向于后者。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2

解释

“放”,音、义同“倣”(即“仿”),依据、遵循。

大意

孔子说:“根据利益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导读

这里讲的“利”指私利、个人利益,一个人做事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一定会导致损害他人利益,这样自然会招致怨恨。“子罕言利”(9·1),盖因此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3

解释

“为国”,在这里是治理国家的意思,“为”是动词,不是介词。“何有”是春秋时代的常用语,多半表示“有什么困难”,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词。”

“如礼何”意为“拿礼做什么”,参看本书《八佾篇》第3条的解释。

大意

孔子说:“如果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那有什么困难?如果不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就算有礼的规定)拿礼来做什么?”

导读

孔子在这里指出,“礼”的根本精神是“礼让”,没有这种精神,光靠“礼”的条文是不能治好国家的。就好像我们今天提倡“依法治国”,但如果没有法律意识,没有守法精神,光有法律,即使明白地写着,那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14

解释

“无位”,没有位置(官位、职位)。“所以立”句是“所”字结构,作“患”的宾语。“以”在这里的意思是凭借,“所以立”就是凭借之而立起来的东西(能力、品德)。

“莫己知”跟上段的“不己知”结构一样,“不”是否定副词,“莫”是否定代词,“莫”的意思是“没有人”。

“求为可知”句,“求”,追求、努力做到;“为”,成为;“可知”,值得欣赏,跟“可爱”“可信”是一样的构词法,“知”是欣赏的意思,前面已经讲过。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担心没有位置,而要担心有没有站在这个位置上的品德和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欣赏自己,而要努力成为一个值得欣赏的人。”

导读

孔子这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好好想想。有些人还在当学生就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却不把心思花在努力读书、努力提升修养上。其实你书读好了,有能力,人品也好,这个社会自然有很多位置在等着你,有什么好发愁的呢?

一个人希望别人欣赏自己、爱自己,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何让别人欣赏自己、爱自己呢?这着力点不在别人而在自己,你没法强迫别人欣赏自己、爱自己,埋怨也没有用,唯有反求诸己,努力把自己建设好,让自己变成一个值得欣赏的人,值得爱的人。不患莫己赏,求为可赏也;不患莫己爱,求为可爱也;不患莫己用,求为可用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5

解释

“一以贯之”现在已经成了成语,“一”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意思是用一个东西贯穿它,“之”在这里指前面说的“吾道”。“唯”,是,是的,应答之词。

大意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学说是用一个主张贯穿起来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其他学生问曾子:“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只不过是忠恕两个字罢了。”

导读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一以贯之”的“一”也只能是“仁”。现在曾参说是“忠恕”,只能说是曾参的体会,不一定完全符合孔子的本意。不过,曾参是孔子最好的弟子之一,曾参说“忠恕”,其他人也没有反对,可见“忠恕”至少离孔子的本意不远。

“仁”的内涵很丰富,不是“忠恕”两个字可以概括的,但“忠恕”的确说出了“仁”最重要的两个层面。“仁”的核心是“爱人”,“忠”是对人尽心竭力,这正是从积极面讲“爱人”,自己想要的也尽力帮助别人达到,也就是孔子说过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而“恕”则是对人体恤包容,这是从消极面讲“爱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解释

这里的“君子”“小人”兼含二义。君子既指有德者,也兼指有位者;小人既指无德者,也兼指平民。“喻”,意为晓,懂得、明白。

大意

孔子说:“君子明白义理,小人明白利益。”

导读

做人做事是以“义”为标准,还是以“利”为标准,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义利之辨”在后世儒学中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命题,《汉书·董仲舒传》云:“正其谊(通“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做事情只要考虑合不合“义”而不要考虑有没有“利”。

董仲舒这种主张不但一般人做不到,本身也失之过偏,已经偏离了孔子的原意。孔子并没有说得这么绝对,因为“义”和“利”并不是一定对立的,这个“利”如果是众人之利,它就变成了“义”。所以真正对立的是“公义”和“私利”,如果把董仲舒的话改为“正其公义不谋私利”,则庶几乎近之。

明白公义而不计私利,这是一个有德者必然具备的品质,也是一个在位者,尤其是居高位的人,应当努力做到的,对普通老百姓则不能如此要求。中国今天的问题,就是许多在位者偏偏热衷于谋求私利,而置公义于不顾;对老百姓大讲特讲连自己都不准备实行的大道理,甚至还叫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己却贪渎腐化,无所不为。如果任其发展而不拨乱反正,结果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国将不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7

解释

“见贤思齐”已经成为成语。“贤”在古文中的意思是有德或有才,“齐”是整齐、一样,“思齐”即现在说的看齐。“内自省”就是在内心自我反省。

大意

孔子说:“看见有德有才的便要想如何向他看齐,看到无德无才的便要在内心里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

导读

人存在着,同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存在,这正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反思包括各个方面,孔子这里讲的是道德层面。不断地内省,向贤者看齐,以不贤者为戒,人才能在道德上不断地提升自己。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16·11),也是同样的意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8

解释

“几谏”,“几”读jī(机),历来注者都解为“微”,“几谏”就是委婉劝谏的意思。其实“几”还有征兆的意思,例如“见几而作”,所以“几谏”还有一层意思是发现父母有可能犯错的征象而进行劝谏。

“见志不从”的“志”是指父母的意思、想法,“志者,心之所之也”;“不从”是不听从自己,也就是不接受自己的劝谏。“又敬不违”,仍然保持尊敬的态度而不违犯父母,“又”,仍然。“劳而不怨”,虽然忧虑并不怨恨,“劳”作忧虑讲,不是辛劳的劳。

大意

孔子说:“儿女事奉父母,看到父母有可能犯错的迹象,就要委婉地规谏。如果父母的意思是不接受自己的劝谏,也仍然要保持尊敬的态度,而不可有违犯的脸色,心里即使担忧,也不怨恨。”

导读

在孔子看来,父母有犯错的迹象,不谏是不孝,犯颜直谏甚至吵起来也不是一个孝子应有的态度。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9

解释

“游必有方”的“方”,意为“常”,“有方”就是有常规、有定规,不是漫游。

大意

孔子说:“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做儿女的不要远游,要游也要有定规。”

导读

今天来看这句话,不要注重字面,而要注重精神。做儿女的要心中有父母,还要体谅父母对自己的思念,不要令父母担忧。如果人在他乡,要随时跟父母保持联系,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情况,有紧急事能随时赶回来。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0

解释 大意 导读

均见《学而篇》第十一条(1·1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1

解释

“则”是一个转折连词,大约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就”。“则”在古文中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用法,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字连续出现在前后(或一列)句子中,表示对比,像这里的“一则……一则……”,就表示一方面怎样,另一方面怎样。“以”,因,因为,“以”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这个“之”指代父母的年龄。介词“以”后省略“之”在古文中很常见。

大意

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一方面因此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因此而害怕。”

导读

天下所有做儿女的人,都应该好好想想孔子这句话。儿女的成长伴随的是父母的衰老,父母用自己的心血抚养儿女,也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抚养儿女,儿女长成了,父母也就老了。想到父母活到了这个年龄,当然是高兴的,但同时又想到父母的余年不多了,就免不了惧从中来。这是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如果你真能体会到父母抚养你的辛劳的话。但我不得不遗憾地说,现在有很多人似乎忙得不大想得起这些了,问他父母多少岁,生日是哪天,他可能真的答不出来。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几个月不打一个电话,在今天是常见的事。难道我们真的忙得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2

解释

“古者”就是古时,“者”在这里是语气助词,无义。“言之不出”就是“言不出”,“之”字无义,只起语法作用,把独立的句子变为词组。“言之不出”意为话不轻易说出来。下句“耻”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意动用法,就是“以……为耻”(参看4·9)。“躬之不逮”结构跟“言之不出”一样,整个词组作“耻”的宾语。“躬”,身,常用来指自己,如躬亲、躬自。

大意

孔子说:“古时候话不轻易讲出来,是怕自己做不到,觉得那是可耻的。”

导读

言行一致,是孔子的一贯教导。所以话不要轻易出口,首先要想想做不做得到,做不到就宁可不说。孔子还说过君子要“敏于行而慎于言”(1·1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刚、毅、木、讷,近仁”(13·27)、“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都是这个意思。

今天的社会,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人实在太多了,政客如此,商人如此,现在连有些自称学者的人也如此了。我真心希望这些人要有点耻感才好,否则总有一天会变成无耻之徒。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3

解释

“以”,因,因为。“约”,约束,节制。“失”,失去,产生过失。“之”字是代词,在这里是泛指,所以没有明确的含义,也就跟语助词差不多了。下面的“者”也是代词,意为“(以约失之)的人”。“鲜”,读xiǎn(险),少、不多。

大意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错的人是很少的。”

导读

孔子这话是强调自律、自我克制的重要。人是不能任性的,尤其是对于欲望。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不是自觉地给欲望划定边界,就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所谓“欲壑难填”。不加控制的私欲必然损害他人的利益、公众的利益,小则害人,大则祸国。所以孔子提倡要“克己复礼”,“礼”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社会秩序,只有“克己”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古今都有因为不克己而作奸犯科的,却很少有因为克己而失误犯错的。现在有人公然提倡任性,高唱“就是这么任性”,好像任性是一件很光彩很自豪的事,完全是误导青年。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4

解释

“讷”,读nè,意为言语艰难。“敏”,勤勉。

大意

孔子说:“君子要说话谨慎,做事勤勉。”

导读

如果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实行,就考虑到这句话可能引起的后果,他怎么能够不谨慎?轻易说出的话往往实践不了,结果就成了没有诚信的人。冲动的时候轻肆直言,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俗语所谓“祸从口出”。古往今来因言贾祸的事层出不穷,尤其在一个言论自由还没有成为普遍共识的社会里,能不慎之乎?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5

解释

“邻”,邻居,引申为亲近之人、同道之人。

大意

孔子说:“有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跟他亲近的人。”

导读

什么是“德”?对于“德”最常见也最经典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庄子说:“物得以生谓之德。”[4]王弼说:“德者,物之所得也。”[5]“物得以生”“物之所得”,可以得之于先天,也可以得之于后天,当然也可以部分得之于先天,部分得之于后天,或者虽得之先天,也要后天扶持之、长养之。一般来说,道家偏重于先天,儒家偏重于后天。在道家那里,“德”是作为宇宙原始的“道”在万物各别中的体现,自然是在先天的。在儒家那里,“德”的含义比较复杂,一般指后天修养达到的境界,但并不排除先天赋予的成分,比如说,“天生德于予”(7·23),“得其天性谓之德”[6]“不失天性是为德”[7]。可见“德”既来之于“天性”,又要努力去获“得”并保持“不失”。

人和人靠什么聚在一起?最初靠血缘,最终靠理念。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东西造成一个群?就是理念。我这里说的“理念”是泛指人心中想的较成系统的东西,例如对人生、社会、世界的看法。有德的人就是在这些方面持有较为成熟且有益于他人的看法,还能将这些看法付诸实践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会有人来亲近他,跟他成为一群。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26

解释

“数”,读shuò(硕),屡次、多次,这里有过于频繁琐碎之意。“斯”,由代词转成的连接副词,相当于白话中的“就”“这样就”。

大意

子游说:“侍奉君王如果太琐碎,就会招致侮辱;跟朋友交往如果过于频繁,反而会造成疏远。”

导读

子游这话是经验之谈,也是很好的忠告。人的交往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过于频密琐细,以为可以增进感情,但效果常常适得其反。不要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不可过于频密琐细,甚至父子、夫妻之间也同样要注意把握分寸。

注释

[1]见《孟子·万章上》。

[2]logos,希腊语,意为理想、理念。

[3]见《孟子·公孙丑上》。

[4]见《庄子·天地》。

[5]见《老子注》五十一章。

[6]见《淮南子·齐俗》。

[7]见《后汉书·朱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