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在课堂发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循序渐进学习 课堂真正发生——基于人教版中学语文《伯牙绝弦》的观课评教

理念怎样和课程接轨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聚焦课堂、提升质量不仅仅是口号,还应该是实际的行动与探索。围绕“让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的主题研讨,三节同课异构,不同观课角度,针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的施教过程,经过一番思想碰撞、观点交流之后,教师们最终形成了基本共识。

1.“让子弹飞起来”——坚持学生“主体性”地位不动摇。

何谓“主体性”?教师首先要把自己想教的内容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问题活动,让学生在随后的活动中经历知道、认识、理解、感悟、应用的过程;“让子弹飞起来”,让学生围绕问题动起来,做解决“问题”的主人,这就是“主体性”标志之一。

第一位老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后问:大家能根据自我的理解,说说题目的大致意思吗?立刻有学生回答:俞伯牙断绝了琴弦,伯牙挑断琴弦不再弹琴,伯牙摔琴断弦不复再弹。

第二位老师先展示名言警句,学生诵读积累,然后板书课题,突然发问:谁能告诉老师,“伯牙绝弦”说了一个怎样的“知音”故事呢?学生小手高举如丛林。

第三位老师展示课件,要求学生结合插图及注释理解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在这里三位老师都把“整体感知、熟悉课文内容”转化为了一个个可以抓得住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读文章、想问题、敢表达,“让子弹飞起来”,坚持了学生主体性,改变了“且听我慢慢道来”的教师讲解模式。

2.举枪瞄准——找准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位置不偏离。

当学生在活动陷入困境、迷惑无解,问题方向出现偏离,或者在讨论交流中意见相左,不能统一时,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就起到拨云现日的效果。

比如,第一位老师对文中两个“善哉”句的处理。先请两个学生试读,学生评价说读得不好;再推荐班内朗读好的学生读,大家依然摇头。教师接着做了以下工作:回看课文注释,再次理解课文大意;其次试听音频资料,标注重音节奏;重点讲解“泰山”“江河”的意义。再次试读课文,很快学生就读出了“峨峨兮”的稳重、“洋洋兮”的旷达与豪放的韵味来。

第二、三位老师,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句意的理解引导巧妙。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后,课件展示: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

有学生很快做出“志在明月”,“善哉,洁白兮若玉盘”的回答;老师提出注意叠音词的使用后,学生立刻改正为“皎皎兮若玉盘”;“志在太阳”,“善哉,暖暖兮若火炉”;“志在春雨”,“善哉,细细兮若蚕丝”等回答不断呈现。

三位老师都是想突破“理解‘知音’内涵”的教学重点,但方法各异,第一位使用朗读法,因为“讲解只是使人知道,而朗读能够让人感受”;后两位通过句式变换、选词句填空的形式,在学以致用中来感悟和理解。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指导的时候,教师的相机诱导、拨乱反正,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就会显得异常的重要。教师是相机而动地教,学生是有序充分地学,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偏离,才能够组织力量,指明方向,举枪瞄准。

3.让子弹飞一会儿——守住学习“过程性原则”底线不突破。

语文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性质描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就应当成为一线教师坚守的底线。台湾著名语文教师李玉贵也认为,“教学设计的真正意思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三位教师的课都把要教的内容转化为了课堂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经历读书、查找、质疑、辩解、讨论、回答、改正的过程。第三位老师把全文的教学内容简化为三个自学问题,“自由练读,读出韵味”“结合插图注释,说说故事”“你从最后一句的‘再无’‘破’‘绝’‘终身’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分组批注讨论。组内代表发言,组员补充;组间质疑讨论,达成共识;整个课堂里教师讲解少,学生活动多;教师问得巧,学生答得妙;学生迷惑教师点拨,学生偏离教师纠正。既没有教师的喋喋不休,也没有学生的昏昏欲睡,有的只是学生充分的思考思考再思考、举手举手再举手、改正改正再改正,“让子弹飞一会儿”,让“过程”有足够“飞”的时间。

4.让子弹飞远一点儿——指向“全面发展的人”的素养目标。

在大家形成一致意见,达成初步共识之后,我就三位教师的课提出自己的疑问:

“知音”有高下之分吗?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心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未来的社会中生活中,他们该去寻觅怎样的友情、“知音”?又会以怎样的参照物来确立人际关系与友情标准呢?换句话说,究竟什么样的“知音”才是当下我们应当传承与坚守的品格?在大家面面相觑时,我亮出自己的观点,从三节课中,我听出“知音”

的层次性。《伯牙绝弦》显然有三个层次,“善鼓”“善听”的“初识”,“必得之”的“相知”,“终身不复鼓”的“崇高”。泰山、江河,乃至于学生说出来的明月、太阳、春雨、清风,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盛赞琴声的、带有圣洁崇高意味的褒义词,感情色彩鲜明,学生已经默会了、感染了,当然也就能够不自觉地使用了,鼓者寄寓在琴声中的“志”“念”等圣洁崇高的感情,已经融汇在学生的心田。进一步说,文中的“知音”,是建立在圣洁与崇高基础之上的“知音”,绝对不是世俗文化中的知音,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已经在学生心灵上扎下了根,所以他们能够写得出、说得来,而教师可能尚未意识到。教学仅仅停留在“相识相知”层面是不够的,编者意图、选文价值,以及教师的设计,都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要求,才真正符合“语文课程还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课标理念要求。“让子弹飞远一点儿”,站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角度上,学习理念,让理念落地,素养自然就会提升。

(本文原刊载于《教育文汇》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