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在课堂发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为师匠心独运 好课重在设计——从王传扬老师获奖谈教学设计

安徽省颍上县五十铺乡中心学校王传扬老师获得第四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一等奖第一名,回顾王老师备赛的全过程,有很多的做法经验值得总结和反思。

一、积极主动性:课在哪里,你就在哪里

5月17日晚上我们团队的老师刚刚住下,王传扬老师回来说抽签抽的是文言文《狼》这一课,是最不愿意碰到的课题。常规教研中我们一直坚持回归文本,苦练教学基本功。在接到参赛通知后,我们语文教师团队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按照现代文教学、写作教学、文言文教学的课型集体备课,上示范课,送教下乡,交流研讨,不回避难点,积极探讨三种课型的文体特点,下水试教,反思总结,探寻课型规律,实施不同教法。在全县教研工作会上,我特别提醒教师要提高专业水平,夯实教学基本功。教师的主动性是高效课堂的前提,课在哪里,你就在哪里,教师的使命,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你都要突破,都要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向前走。所以,在小组会上,团队的一致意见是,王老师自己先写好教案,然后团队常规教研——集体备课,再二度设计,形成定案。多年的教研经验使我们坚信,过程扎实,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挑战自我,才能突破职业发展瓶颈。

二、集体备课:教师和课程同步成长

一个小时之后,王老师拿出了第一稿教学设计(见后附件一),集体备课立即开始。通读整个设计,在肯定王老师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团队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于学情

学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狼》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查询鄂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我们发现《河中石兽》《黄生借书说》等难解课文被选编其中,难度高于人教版教材,加之活动是在武汉二中举行,“接班授课,抽签定课”,因此,我们大胆推测,上课学生的整体素质应当高于同类的县乡学生,教学设计可适当拔高,关注基础性,更要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2.品读文句,理解文章主旨。

我们认为目标定位较为准确,但表述不够准确。一是“教学目标”应改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终极的指向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二是目标二陈述不规范,未能体现汉语言整齐精炼的特点,而且词语使用不准确,文句组成文章,品读文句是手段,理解主旨才是目的。此文定位为故事,且是蒲松龄《狼三则》中的第二篇,用这一篇课堂教学中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品读这一类故事,才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教学的根本所在。因此,建议目标二这样表述:品读故事,理解主旨,学习阅读方法。

关于教学流程

王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流程:一是指导朗读,“重要的不仅是了解一个故事,还要读好一个故事”,解决“读准字音、读懂故事、读出味道”的问题;二是重点品读,“重要的不是读好一个故事,还要品好一个故事”,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特点;三是深层感悟,“重要的不是讲哪个时代的故事,而是在哪个时代讲故事”,学了故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分析文章的时代意义。王老师的板书设计是“慧眼看狼”

(眼睛的简笔画),两边板书“狼”和“人”。

我们认为三个教学流程三个台阶,螺旋上升,体现了认知的逻辑性。但教学设计的表述必须概括精炼,三个环节的表述可以内蕴式、精炼化。第一环节重在读好文章味道,“读准字音、读懂故事、读出味道”是教师的课前预设,要根据学情变换内容,重在活动落实,细化为字、词、句互动环节的拉长与体验,“读准、读懂、读出”是要求,不是活动内容,有口号空洞之嫌,不必出现在设计中。第二环节的重点品读,根据学情分析,品读必然涉及到写作背景和时代意义,把第三环节的“启示”和“时代意义”“背景作者”放在第二环节较为适宜,因为课程资源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才是最适宜的教学。本文重在突出狼的狡黠与贪婪,而第三环节“深层感悟”中的拓展阅读部分“母狼的智慧”“狼图腾”“七匹狼”,与本文主旨不符,板书设计虽然可以活跃气氛,但属于旁逸斜出,背离主题。

怎么办?如何改进?我们再次研读人教版教材,第六单元的单元说明中指出: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狼》这一课的课文阅读提示中也说“这个故事所表现的狼与人的争斗,是意味深长的”。根据王老师的整体设计,我们提出“拓展阅读”部分,让学生通过《狼》课文教学中习得的方法,去学习《狼三则》中的第一则和第三则,用“这一篇”学“这一类”,这也符合课标教学实施建议部分的论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改后流程呈现的结果

指导朗读——要想了解一个故事,先要读好一个故事:1.读出文章的故事味道;2.变式朗读。

品读内容——不仅要会读一个故事,还要品好一个故事:1.用一个字概括狼的特点,分析狼的形象;2.用一个字概括屠户的特点,分析屠户的形象;3.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作者仅仅是写狼吗?

方法总结——不仅要读好一个故事,还要读好这一类故事:1.方法总结,2.拓展阅读《狼三则》中的第一则和第三则。

关于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当是整节课教学内容的精炼化、概括化、形象化的体现,老师轻松展示,学生容易理解,当不拘形式,灵活变化。既然否定了先前的设计,原先的板书设计也当然要放弃。我们再读教材、课文和设计,根据课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的要求,结合我们正在进行中的课题《楹联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研究》,建议板书用一副对联的形式来概括整节课内容:狼的狡黠和屠夫在窘境下被逼出来的智勇;初步拟定为“两狼狡黠……屠夫智勇……”供王老师课堂参考使用。

三、超越梦想:用学生的精彩成就教师的发展

一等奖第一名,这是我们不敢想象的结果!是学生的精彩成就了教师的精彩,课堂现场师生共鸣的场景历历在目: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高昂的教学激情,灵动的课堂生成——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教学的智慧在武汉二中的课堂上闪耀。我想,只要你爱你的职业,用心来设计,用情来修正,用爱来关照,乡村同样也可以出名师,教育同样可以结硕果!

超越梦想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上,展评组委会把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最佳教学设计奖”颁给了王老师就是最好的说明。原来,王老师接受集体备课的建议,把原来的设计改为狼头的简笔画,两个眼睛中闪现“黠”和“智”——王传扬老师本来就有一手简笔画的绝活。看来,“激励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教学技能、运用能力,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展评主旨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

教学永远需要创新与创造,集体备课只是参考不是决定:好课是设计出来的,实践是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

附件一:

《狼》教学简案

安徽省颍上县五十铺乡中心学校 王传扬

设计思路:

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文笔简练,情节曲折,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狡猾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

查看学生学过的篇目,了解到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积累,疏通本文文意难度不大。所以准备以“故事”串起整节课,把朗读和品析融合在一起,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品读故事,理解主旨,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一

教学难点:目标二

教学用具:PPT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明确任务。

谈话导入,展示目标。

二、指导朗读,整体把握。

要想了解一个故事,先要读好一个故事。

1.读出文章的故事味道。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平静 中速)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紧张 先慢后快)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激烈 高速)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轻松 诙谐)2.变式朗读训练。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

三、品读词句,分析形象。

不仅要会读一个故事,还要品好一个故事。

重点品读,分析狼和屠户的特点。

1.用一个字概括狼的特点,分析狼的形象。

2.用一个字概括屠户的特点,分析屠户的形象。

3.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作者仅仅是写狼吗?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他对社会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倾尽毕生精力完成了《聊斋志异》,借鬼妖来批判当时的社会。

郭沫若称赞这部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方法总结,拓展阅读。

不仅要读好一篇故事,还要读好这一类故事。

1.学习方法总结。

2.拓展阅读:《狼三则》中的第一则和第三则。

板书设计

(本文原刊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7-8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