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时代),俄罗斯就开始设立经济特区。这些区域最初被命名为“自由企业区”。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体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希望试验这些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不幸的是,创建经济特区的初次尝试并不成功。俄罗斯政府在1991年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了作为新市场经济象征的几个经济特区。俄罗斯建立这些经济特区的过程具有以下问题:
①国家和地区对经济特区的真正目标和目的都缺乏清晰的认识;
②缺乏足够的法律框架来规范经济特区的设立和运作;
③经济特区覆盖范围大,新建的“自由企业区”占俄罗斯领土的1/3以上;
④当地政府向这些地区的常驻企业大量分配特权和奖励,并为他们在俄罗斯联邦政府中的利益进行游说;
⑤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当地主管机构要求有自治权;
⑥事实上,外国投资者通过这些机制发展俄罗斯市场的机会有限;
⑦缺乏对在这些地区设立企业的有效激励措施以及实施有益项目的可能性。
到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共有20多个不同的经济特区,但这些经济特区仍然处于半合法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监管。截至2005年夏天,俄罗斯共有24个经济特区,虽然占地面积较小,但仍在不断变化的二级立法基础上运作。
自2006年7月22日起生效的第FZ-116号“关于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的联邦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尤其是解决了经济特区缺乏监管的问题。这部法律为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创建和运作建立了统一的法律基础。这部法律的文本包含经济特区的定义和类型、经济特区内的管理系统以及需要监管的一些其他关键事项。
应该提到的是,俄罗斯法律对某特定区域使用“经济特区”这一术语,意味着该区域的特殊法律制度被激活。经济特区被视为用特殊政策和措施来履行特定经济职能的一个指定的地理空间。俄罗斯法律将经济特区分为4类:工业经济特区、技术实施经济特区、旅游休闲经济特区和港口经济特区。此外,在俄罗斯还有两个经济特区(在加里宁格勒地区和马加丹市)也受第FZ-116号联邦法以外的特殊法律管制。
上述经济特区的法律框架在过去15年内都没有大的修改。这种立法停滞和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缓慢。因此俄罗斯经济特区到现在仍受到很多批评,例如,俄罗斯会计公会就批评过经济特区的项目执行情况。最新报告显示,俄罗斯经济特区生产的产品中有80%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而没有出口。在监管机构的报告文件中,有人注意到在俄罗斯四大经济特区注册的302家常驻企业中只有76家实际从事经济活动。在俄罗斯经济特区的整个运营期间,常驻企业所达成的166份协议已被终止。此外,由于旅游休闲经济特区完全没有吸引到外国投资者,一些学者甚至说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个重大错误。
2016年,在评估了俄罗斯经济特区的运营效果后,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指示关闭10个经济特区,并暂停建立新的经济特区。而且,负责运营经济特区的国家管理公司将于2019年清算,其管理职能将由地区主管机构代替。
在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坚持下,俄罗斯已重新总结了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的教训,提前关闭10个经济特区,其余经济特区则交由地方管理。在联邦政府批准的“路线图”框架内,依据总统命令,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制定了在俄罗斯建立经济特区的新标准。根据新的构想,地区管理部门要更多地参与经济特区的运作。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确切计划和相关需求问题,联邦国家机构应计算哪些区域适合创建经济特区以及如何实施投资项目等。
俄罗斯目前有25个经济特区:9个工业经济特区、6个技术实施经济特区、9个旅游休闲经济特区和1个港口经济特区。
俄罗斯政府为避免重蹈覆辙,开展了大量的立法工作,修订了经济特区概念。这一体制改革的结果是建立了先进经济特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所有这些举措都是随着俄罗斯发展政策重心转向东方、转向亚太地区的战略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