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小行星树的彼方(上田早夕里短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首发于2015年‘科幻宝石2015’译者田田”

“人工智能也有人工智能的想象力。”

“哦?”

“我们拥有的,是洞察未来的想象力。”

随着探测器不断接近,主带彗星的点点细节映入我的视野。它表面坑洼不平,突兀的起伏随处可见。那“研钵状”陨石坑并非陨石撞击留下的,而更像是一种被从天而降的圆柱捅插后形成的凹陷。

每当彗星靠近太阳,其内部的冰就会随着温度升高发生升华,变为气态。在这一过程中,那些逸散到宇宙中的水分和尘埃会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冰消失后,其原本所在的位置便会形成空洞,地表最终会因撑力不足而向下塌陷。那些圆筒状的凹陷就是这样形成的。

主带彗星虽然被称作彗星,实际上却属于小行星的一种。它们位于小行星带,是以碳元素为主要组成成分的C型小行星。

我的视点离它越来越近。不过,亲自前来小行星执行任务的并不是我,而是小行星探测器“安吉”。我只是通过与探测数据进行神经互联,从而体验宇宙另一头的现实情况。

数据记录装置位于地球。因此,我从未迈出过地球一步。用一套专门的系统把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回放重现——这就是我的工作。

观测数据首先会被存储在我所属公司的记录装置中。我作为一名职员,负责将自己的大脑与代替现实(Substitutional Reality)系统互联,然后边体验站在小行星上的感觉,边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做法比直接把人送入宇宙更加经济实惠,而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广受民间宇宙开发企业的欢迎。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与地球的通信延时最长会达到三十分钟以上。因此,我们无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我们只能先将全部的记录存储下来,再对其分段加以分析。也就是说,我现在体验到的是过去的影像和探测记录。而此时此刻,在宇宙中实地勘察的安吉应该早已飞往其他小行星了。

观测数据除了用人工智能进行解析以外,还必须由人类过目。数据在流经分析员的大脑后,会由转换装置转化为可在所有人大脑中重现的数据,即“感觉材料”。这是我们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如果仅考虑矿物资源的利用,开发小行星带是很不划算的。把矿产运回地球会花费过多的资金,所以人们更愿意把它们用于当地住房,或是用作火星上的建材。但如果把小行星内的冰、地外微生物以及感觉材料的销售全部考虑在内,哪怕只是采集小行星的一小部分,都会为地球带来相当可观的利益。

我们公司的感觉材料采集地不仅局限于宇宙空间,地球上各个角落也都是我们的采集地点。比如,我们会将装有传感器的无人机投入高空和海洋,再把它们采集到的感觉材料出售给电影公司或游戏公司,赚到的钱用来支持我们的主业——宇宙开发。

在圆筒状凹陷出现的地方,可以观察到一些树状物体,我们称之为“小行星树”。它们并不是真正的植物,而是由碳、镁等元素构成的集合体,高度约有七十厘米。摄像头切换视野范围后,我看到升华后的水汽正如雾霭一般从树状物的根部汩汩冒出。

我一边感受着从透明升降机眺望脚下景色的滋味,一边降落了。小行星的引力十分微弱,如果下降速度过快,探测器会在着陆时发生反弹。为了避免反弹,安吉尽可能地放慢了下降速度。我把回放速度稍稍调快了一些。可以快进是代替现实系统的优点之一。

着陆的瞬间,视觉影像出现了轻微的扰动,随后立刻被锁定在树状物的周围。

安吉交替迈动双脚,一步步向树状物靠近。

传感器将湿度的上升变化传递过来——观测数据正在被转换成感觉材料,我感到湿气浸润了皮肤。我的皮肤并没有真的变湿,那只是大脑在电信号刺激下产生的错觉罢了。温度数据没有转换,因此我没有感到寒冷。

安吉来到树状物跟前,我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的表面。它的颜色和表面温度都与小行星基本一致。安吉伸出机械手测定了树状物的硬度,并从顶端折取了一段“树枝”,放进它的收纳盒中。就这一个动作,便能将无数的地外微生物收入囊中。

与其他小行星不同,我们把这种长有树状物的小行星称作“MT群小行星”。“M”和“T”分别是微生物(microorganism)和树(tree)的首字母。通常,人们会按照物质组成不同用“一个字母+型”为小行星归类。而我们用“两个字母+群”给它们命名。这并不是什么学术用语,只是各企业宇宙开发部门之间惯用的代号。

在主带彗星向太阳接近时,冰会随着彗星表面温度升高开始升华。这时,栖息在MT群小行星上的微生物会向着温度较高的地方移动。岩石内的微生物也是如此。它们能直接从岩石中索取电子,并利用这些电子与同伴交流通信。地球上本就有以这种方式交流的微生物,现在宇宙中也发现了这样的生灵。

彗星靠近近日点时,微生物会伴着水汽和尘埃一同向宇宙中逸散开去。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十万年。人们认为,正是这种微生物群集引起的化学反应——碳和镁的离子化、与其他物质的结合与堆积——使得MT群小行星表面的特定区域形成了树状物。小行星探测器被普遍应用于探测小行星带之后,这一现象才终于被人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