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卓越实践:“主动防、科学管”,优化学校应急的本能反应

学校应急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与薄弱环节,容易出现不利于安全的错误的本能反应。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1]针对学校安全管理,从环境特征、管理对象、管理主体、媒体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创新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系,全面优化了学校应急的本能反应(见图2-4)。

picture

图2-4 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

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通过创新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风险预防、风险应对等环节,促进风险管理的精细化,以明确风险责任所有权,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一、全面分析现状,总结学校安全风险规律

面对多元化的风险要素,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采用学校“风险月历”的方式,通过汇总典型风险事件,分析现状,按季节、地域特点找出风险规律。

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总结出风险要素共89项,涉及6个风险域,具体包括自然灾害、校园安全事故、校园安全卫生事件、校园暴力事件、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偏差行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不当等,完成全面的风险识别。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的校园安全风险认知以“风险月历”的方式呈现,形成一年中每个月的高危、频发风险列表。

学校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综合分析学校安全风险的新形势,以月报的方式定期发布新增的风险要素及其变化,实现与时俱进的风险识别。

二、开展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

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对学校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具体包括风险分析与风险定级。风险分析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对风险要素进行分类,再通过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对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进行预估。风险定级即通过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在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中,学校安全风险评估主要采用经验判断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风险责任、人员伤亡、社会影响的程度,将风险要素划分为高危风险、中危风险、低危风险三个风险等级,实现对学校安全风险的准确描述,并将其作为后续风险预防预警工作的依据。

三、明确风险责任所有权,消除风险责任空白

明确风险责任所有权是科学管理风险的前提。在开放的风险环境下,可能出现多个风险责任主体在同一风险中共担责任的情况,其权责有可能交叉,此时,有可能出现一部分风险责任无人承担的情况,成为风险漏洞。所以,必须科学化划分各个风险责任主体的责任界限。在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中,可以将学校安全的风险责任主体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类,不同层次承担不同的风险责任。

四、建立相关党政部门责任体系,实现横向联动

在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中,针对与学校安全有关的党政部门,需要与其建立横向联动的责任体系。首先,构建党政部门“横到边”风险责任网络体系,明确风险责任的所有权,确保风险责任划分上无空白。其次,开展部门间合作与联动,定期举行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并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针对学校安全问题,将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以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为核心,共担责任,协同配合。

五、制定标准化风险应对流程,减少应对失误

科学化风险应对流程,是科学管理风险的核心。风险应对不当,可能会产生次生风险,扩大损失。所以,必须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风险应对流程,各责任主体严格按照流程,积极应对风险。

在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中,风险应对流程包括常态防范与先期处置、科学决策与部门联动、决策执行与系统更新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常态防范与先期处置。基层单位以上级下发的风险评估相关文件为指导,开展常态化的风险防范工作,并在风险事件爆发时及时开展先期处置,上报信息。第二个模块,科学决策与部门联动。上级部门在接报后,对风险事件进行研判,并形成决策方案,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并向有关执行单位下发任务。第三个模块,决策执行与系统更新。有关执行单位根据上级决策进行处置,同时事件处置结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将事件处置过程中欠缺的相应技能及时反馈给能力提升规划部门,直接转化为下一次培训的需求,促进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的持续更新。

六、设计风险应对指南,快速阻止与全面降低危害

在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中,通过对历年国内外学校危机案例、同季节多发危机案例、同地域共性危机案例等的研究,在归纳学校危机的相应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发布风险应对指南,旨在快速阻止危害的扩大,全面降低危害的影响。

迅速切断连锁反应、全面降低危害影响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现场处置的科学性。一方面,要加强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学校对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学校需防止危机蔓延和事态的扩大,主动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二是要全面、妥善地处置危机及其善后事宜,学校需持续关注危机现场师生以及家长等利益相关群体的行为和心理,避免人为次生危机的发生;三是要有效阻止校外危机的蔓延,通过物理隔离、转移学生等方式,避免校外危机影响学校的安全。在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中,教委向各学校发放风险应对指南,针对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高危频发风险提供防范和应对建议,包括预警风险点、防范措施、风险规律、处置建议、法定职责等内容。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危机现场的救助,积极发展和壮大“第一响应人”队伍。“第一响应人”是指第一个到达现场、平时接受过救护培训并获得培训相关证书、能够为伤者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国内外许多灾难证明“第一响应人”在危机现场早期实施的初步救治措施对减轻危机损害有重要作用。

七、定期培训与演练,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提升各个风险责任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是科学管理风险的保障。不同风险责任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做到能力与责任相匹配,确保各责任主体都能承担相应责任。

高层风险责任主体需要具备风险识别能力、研判预警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统一协调能力等;中层风险责任主体需要具备风险预警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属地资源调配能力、信息传达能力等;基层风险责任主体需要具备风险预警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先期处理能力、报警能力、自救互救能力等。

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专家培训、以会代培、应急避险疏散演练等活动开展。为确保风险应对能力提升计划落到实处,学校安全“主动防、科学管”体系将校园风险应对能力培训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教委、应急办、地震局、消防支队联合成立专项工作验收小组,不定期对校园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评估、验收。

本章专业术语

本能反应 应急预案 预案演练 应知应会

本章主要观点

传统的本能反应存在三类误区:不知所措、随意应对,自保却不顾大局,误用常态模式,这三类误区容易导致口径混乱、标准不一、应急失误等应急问题,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口径一致、顾全大局、感同身受等应急要求。

对此,转危为安的策略是做好预案编制与演练改进,具体要求有三:一是分析现状、明确责任;二是设定流程、编制预案;三是应知应会、演练改进。

传统上仅要求规范化处置,新媒体时代对应急管理的要求是:又快又科学,将面对危机时的本能反应训练为科学处置的态度和方法。

本章应用创新

1.分析现状,总结规律

实例:世贸中心恐怖袭击逃生演练等

2.开展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

实例:学校安全“风险月历”等

3.明确风险所有权,消除责任空白

实例:学校安全高层、中层、基层风险责任主体等

4.制定标准化流程,设计应对指南

实例:学校安全风险应对流程与指南等

5.培训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实例:“应急救援员”培训等


注释

[1]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大兴区教育系统维稳工作办公室合作,共同设计与建立“主动防、科学管”的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