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外包的技术进步效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跨国外包基于行业层面的技术溢出

本章研究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在承接国行业层面的扩散主要是从产业关联效应出发,重点探讨先进技术在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溢出。其中行业内溢出又称为水平溢出,是在同一行业内部发生的技术溢出;而行业间溢出,又称为垂直溢出,包括了向上游行业的后向溢出和向下游行业的前向溢出。图3—6反映了各种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

65

图3—6 行业内溢出与行业间溢出的关系示意图

一、跨国外包的行业内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在行业内溢出:(1)示范效应(或传染效应)。当地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的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跨国公司因具有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对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协调与控制,并由此获得高额利润。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对当地代工企业产生了示范效应。当地企业通过“反向工程”、“交钥匙工程”等方式向跨国公司进行技术学习与模仿,逐步提高了技术水平。从本书第二章中韩国三星DRAM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三星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先者离不开早期向日本三洋、美国Micron等公司的技术学习,特别是在进口了Micron公司的芯片之后对其进行拆分、破解,将国外技术逐步转化为自身技术。(2)竞争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竞争,迫使当地企业改进技术。比如,国内休闲西装企业报喜鸟集团在为Boss等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生产之外,其自主品牌Bono也打入了国际高端西装市场,与国外企业一起竞争。竞争迫使当地企业不仅要模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且要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代工企业为了获取外包订单,在产品价格、交货时间、交货方式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通过压缩代工利润获得订单仅仅是权宜之计,长远来看,需要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竞争促进当地企业技术水平提高正是技术溢出效应的表现形式。(3)人员培训与流动效应。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跨国公司还会为当地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培训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工作现场培训和研讨会,有正规的学校培训,也有将当地企业员工派遣到国外的高端培训等。此外,随着跨国公司中掌握先进技术和技能的工作人员流动到当地企业或创业,他们所拥有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随着人员流动而对当地企业发生溢出。比如,报喜鸟的首席设计师莫里斯·里奇曾在皮尔·卡丹、阿玛尼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工作过,他进入报喜鸟之后,不仅带来了高端的设计团队,而且也将“完美工艺”的理念植入了报喜鸟,为报喜鸟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当然,为了防止技术的外部化,跨国公司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技术溢出,比如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当地企业使技术内部化。

二、跨国外包的行业间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在承接国寻找零部件、中间产品的制造商或者产品装配商时,就会与当地上下游产业形成一定的关联,而跨国外包的技术溢出在行业层面的扩散也必须依托于产业关联关系。产业关联的概念最早是由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他提出某个产业的生产与技术的变化将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关联技术溢出指的是跨国公司与当地代工企业通过产业前向或后向关联方式发生的行业间技术溢出(Meyer,2004)。后向关联的技术溢出指的是当地代工企业向跨国公司提供原材料、中间半成品、零部件,当跨国公司对上述产品的需求增加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时,会引起代工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以及管理水平提升,这时就发生了后向技术溢出。肯尼和弗洛里达(Kenney and Florida,1993)、麦克达菲和黑尔珀(Macduffie and Helper,1997)发现,日本汽车制造商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对当地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转移。拉尔(Lall,1980)总结了后向溢出的五种方式:帮助当地供应商建立生产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或信息支持;在原材料和中间品采购方面提供指导;提供人员培训及管理;帮助供应商寻找新客户。

前向关联的技术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向下游企业或消费者提供的技术溢出。前者包括跨国公司向下游代工企业提供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更高技术含量产品购进的增加间接地促进了当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如果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大,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很难适应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这时就不会发生前向溢出。当然,如果跨国公司提供的中间产品价格过高,当地企业难以承受,那么前向技术溢出也不会发生。

三、行业内与行业间技术溢出的比较

关于行业内溢出与行业间技术溢出哪个效果更显著的讨论,学术界存在两个研究范式:(1)MAR溢出。它是由马歇尔提出,经过阿罗、罗默等人扩展之后形成的,认为在专业化作用下技术溢出有利于某个特定行业的技术进步。(2)雅各布斯溢出。雅各布斯在1969年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中提出了知识是在行业间而不是在行业内或相似行业间溢出的思想。

(一)跨国外包的MAR溢出

马歇尔最早观察到产业在地理上邻近有利于知识在产业内的传播,而且产业集聚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阿罗将知识学习与溢出的思想纳入正规的经济增长模型之中,他提出“干中学”是经验的产品,随着经验的积累,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生产总量的提高而递减。在阿罗的模型中,源于经验的“干中学”只适用于单个产业,反映的是同一产业中企业所能享受到的知识外部性的好处。罗默在阿罗“干中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知识溢出模型,他认为知识外部性、生产中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以及新知识生产中的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导致了一个具有内生性技术变化的均衡。均衡状态下,行业内企业的知识水平与“干中学”、行业总投资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变动关系。正是因为上述研究均强调了专业化、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格莱泽等(Glaeser et al,1992)将其总结为Marshall- Arrow- Romer(MAR)溢出。发展中国家承接跨国外包的当地企业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集聚的特征,因专业化生产而产生了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同时由于地理上邻近,行业内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二)跨国外包的雅各布斯溢出

雅各布斯指出,地方产业获取的最主要的知识或技术扩散不是来自行业内的相关企业而是来自行业之外。技术溢出所造成的后果是地理邻近产业的多样化而不是专业化。一方面,跨国外包是否会通过雅各布斯溢出提升承接国行业间的技术水平?陈爱贞等(2008)关注了我国服装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会促进上游的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他认为,正是因为下游的外包产业为了满足跨国买家对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制造设备,所以我国当地的缝制装备制造业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技术升级受到制约。由此可见,跨国外包难以实现雅各布斯溢出。另一方面,承接跨国外包的行业是否能够获得其他行业的雅各布斯溢出呢?学者们通过对浙江新材料产业的考察发现,许多从事聚氨酯、氨纶丝等化学合成新材料生产的企业是由纺织面料生产企业延伸转变来的。纺织代工产业在产业外新技术的诱导下,改造了传统技术和商业模式,逐步演化出新兴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承接跨国外包能够获取其他行业的雅各布斯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