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曹操的选择

汉末三国,人杰辈出。逐鹿中原的袁、曹,三分割据的孙、刘,天下归一的司马,都是一流人物。至于那些运筹帷幄的策谋之士,扬名疆场的勇武之人,简直不胜枚举。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物,有资格接手时代重任的英雄,毫无疑问只有两个:曹操和诸葛亮。

明代《三才图会》中的曹操像,时代较早的画像之一。但历史上的曹操恐怕没有这样眉目清朗。《世说新语》说曹操“自以为形陋”,不敢接见匈奴使者,找帅哥崔琰冒充,自己则假装侍卫在旁捉刀,却被匈奴人认出是真英雄也。

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比诸葛亮大二十六岁,算是诸葛亮上一代的人中龙凤,前三国的佼佼者。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曹操的选择是什么。

曹操年轻的时候,东汉政府已经很腐败了。但曹操是个很有理想的青年,他不屈不挠地和腐败的当权者作斗争,结果很惨,在官场上三起三落,差点儿被人害死。

诸葛亮四岁那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曹操一看官场上玩不转,就干脆投笔从戎,镇压黄巾军。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地方实力派招兵买马,积累了相当强的实力,形成了一个军阀割据的局面。其中最强大的一个军阀叫董卓,在诸葛亮九岁那年,带领军队杀进首都洛阳,废立天子、无恶不作。曹操是个有志青年,不愿意跟董卓同流合污,孤身一人逃出洛阳,被全国通缉,惶惶不可终日。逃跑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情。曹操住在老朋友吕伯奢家里,因为误会,以为吕伯奢要给董卓通风报信陷害他,所以先下手为强,把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都给杀了。到了这个时候,曹操的心态就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

各位读史,不要以后人之心度古人之腹,而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大家细心去读《三国志》,就可以发现,吕伯奢事件之前的曹操,虽然有点狡猾,但基本上是个很有正义感的青年,为了理想,反对宦官,为了理想,反对董卓。结果呢,官越做越小,乌纱帽摘了,变成通缉犯了。本来还可以自我安慰:我这是为了正义,我要和邪恶作斗争。结果因为误会,杀害了吕伯奢一家八口。

滥杀无辜,还算什么正义人士?在此之前,曹操一直想要和这个黑暗的时代保持距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白,从而来改变时代、道济天下之溺。但是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不如下河洗个澡。曹操错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心一横,决定下河洗个澡。要想在这个黑暗的时代生存,只有一个办法:你黑,我要比你更黑。当你比所有人都黑的时候,你才能笑到最后。

各位,曹操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当一个聪明人决定变坏的时候,他可以变得比以前暗算他的人更加阴险毒辣,比以前陷害他的人更加残忍冷酷,比以前打压他的人更加迷信武力,更加蛮不讲理。所以曹操后来打袁绍,赶尽杀绝;对待汉献帝,心狠手辣;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十几万人,鸡犬不留,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就是转型以后的曹操。我们读历史读到这里,看到曹操转型成功,攻必克战必胜,无往而不利,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觉得曹操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合上书,想一想,再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