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移民村主要生计

移民至今,村民经历了混乱与迷茫期、摸索与过渡期、稳定与发展期这三个阶段。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演变,现今的移民村不仅居住人口复杂,生计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有房屋租赁、经营茶馆、进厂务工、买货车跑工程、干手工活、开餐馆与“发廊”等生计方式,前三者为主要生计方式。

首先,依附于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房屋租赁经济,是生计的一大项,使移民有了稳定收入与基本生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房屋加建的高低与租赁收入成为家庭经济好坏的划分标准,一些村民以此维持或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人因十几年来没有加建房屋落后于他人,而脸上无光、社会地位较低下。其次,打麻将是重庆人的休闲娱乐文化的载体,加上多为西南地区的外来工对麻将也爱不释手,茶馆在多重环境下应运而生,一些移民也以经营茶馆提高了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如幸福村1巷12号的李家。而进厂务工一直是移民村从事人口最多的生计。身处开发区的选择优势,移民不必背井离乡就能进企业找到称心的工作。移民村通过自身的社会网络发展,实现阶层流动。在这三种主要生计方式中,进厂务工的家庭在村里的声望与地位较低,拥有的财富较少;而从事茶馆自营与房屋租赁者收入高,拥有较高的声望与地位。

(一)房屋租赁

2001年,村民从重庆巫山县迁移至肇庆市大旺移民村,那时居住的房屋都是一层平房,户型依人口多少分为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或四室一厅。据村民所回忆,刚搬迁至大旺当年就开始有村民出租房屋给外来打工者,但是数量极少。一姓李的村民最先把加建的房子出租给工厂的外来工,一个月可以挣四五百元。其他村民见收益这么好,也纷纷效仿。当时建房屋需300—500元/平方米,加上装修费,一层至少花六七万元。到了2004年,出租房屋已经成为移民村的新兴产业,很多移民只要有点积蓄,就会加建房屋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随着位居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大旺企业数量急剧上升,每年大旺招收的工人有成千上万人,外来务工人员渐渐增多,租房需求也一年比一年大,移民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建房屋以出租给打工者。特别是2008年,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十几万、几十万元的耕地征收款,村民更是大量加建房屋,常常挂着出租房屋的广告牌(见图6)。至今移民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把房屋加建至三四层(见图7),村里有一户是六层楼房。

图6 租房广告牌

图7 移民村房屋外观

春夏季是出租房屋的旺季,特别是春节过后,一批批务工人员从家返回大旺打工使房屋需求高涨。打工者单身的居多,因而单间的出租率比套间高。每户人家的加建户型都以十几平方米的一室居多,再搭配几套两房一厅及以上的户型。例如,在2004年花了十几万元加建了两层的老陈家,一楼是个三室一厅一卫一厨的套间和一室一卫的单间,二楼是8个单间,三楼是自家居住的三室两厅的套间。因大旺春季气候潮湿,整个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选择较干燥的顶楼自己家居住,而家有上下楼梯行动不便的老人的几户人家住在一楼。村民选择一层自己居住,其他楼层都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现今,移民村人口数高达6000人,但村民只有1100人,流动人口约有5000人,每栋楼房所居住的流动人口占80%,甚至个别村民的整栋楼都出租给了外来打工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移民村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总是需要有落脚之地,所以房屋出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长期有效市场,是移民村收入中的一个大项。自2001年以来,外来人口陆陆续续进入大旺,因移民村交通便利,与市场相邻,流动人口渐渐开始涌入移民村租住农房,随着村域优势极差地租的形势与房屋租金的刺激,依托于低成本的村民私宅,移民村逐渐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外来务工人员暂住地,房屋租赁真正形成规模。虽然租金收入差距大,但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收取稳定的房租以确保每月的生活开支。


我:移民村人好像都很闲?

手工店员工:是啊,他们都有房租收啊,像村里这些店面都要两三千元一个月的租金,好的要三千元,像我们这店巴掌大一块,租金都要350元/月。一般一个单间要两三百元的月租,我们因为租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给我们便宜点,不然我们一房一厅就要四五百元的月租。


移民村中,店面月租金都为2000—3000元,出租屋价格有差别。虽然出租屋户型与面积大致相等,但幸福村的房屋间距窄、居住人口多且杂、安全系数较吉祥村低、本村人的名声不好等外部原因,使幸福村的同等户型租金比吉祥村的低些许。例如,一个三室一厅的户型在幸福村每月为七八百元,在吉祥村每月则需要1100元或1200元才能租得到。调查统计,幸福村有店面出租的租金月收入为5000—6000元,无店面出租的则在2000元左右,有的低至1000多元。而吉祥村居民的房租收入平均水平比幸福村高,无店面出租的人家租金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有店面出租的租金月收入在7000—8000元。房租收入的高低也成为移民村社会地位的衡量标准。例如,吉祥村1巷1号的徐爷爷家,以前是在自己一楼开士多店,生意好,社会地位也一直很高;现在上了年纪,店铺租给别人做生意,每月房租收入有七八千元。作为移民村房屋租赁收入最高的家庭,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因个体户生意的关闭而下滑。


个案2: LY, 40岁

LY:我房子小,刚来移民村的时候,我们家房子是40平方米,在客厅放3辆摩托车都放不下。那时候没有结婚嘛,只有我和老妈两个人住的面积。现在有了两个小孩,有点窄。于是自己在外面修建了一点点,地面积宽了些。

我:那现在房租收入怎样?

LY:差不多够吃吧,但现在也是很大年纪,又有两个小孩,房租也不多,压力还是有点。那个房租只够保证基本生活,说白了,你今天租出去一个房子,就能收200块房租,买点菜买点东西就没了,在这里生活算是高消费来的。我那里的单间每月就收200块,两房一厅就是400多块。

我:这边来租房子的是哪里的人?都在哪里打工?

LY:好多啊,广西、贵州、湖南等各省份的都有。来我家租的还有甘肃人。他们都是在移民村的周围打工嘛,在大旺的工厂里面。怎么说呢,他们有的是两公婆啊,必须要在外面租房子,而且更自由一点,厂里面管得严,没那么方便。一般单间就是两公婆来租。那个套房呢,就是除了两公婆还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租。在这种家庭中每天的活儿是这样分配的,白天两公婆去上班,老人就在家里带孩子。

我:一般租客会租多久?

LY:半年,最少半年。像我昨天租出去的套间就租半年。这些套间不好租,如果只租一个月,那那个房子就可能会空一两个月没人租,如果租下半年就好一点,我就可以提前发出租房子的消息,以便早点有下一家来租。

我:单间好出租还是套间呢?

LY:肯定是单间,有21个单间,两房一厅有3套。

(二)经营茶馆

老重庆流传三句话:“看点歪录像,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打麻将是重庆人的热门活动。居民生活在开门见山、低头见水的环境中,不是大江阻隔就是大山阻挡,交通不方便,他们外出游山玩水的兴致不高。想来想去,还是在家里自制火锅,而今物质丰富了,嘴馋也馋不到哪里去,吃饱喝足了,还得玩。在新兴的直辖市,市民普遍腰包鼓不起来,只能选择小刺激,选来选去,打点小麻将成为首选。

移民村居民迁于重庆巫山县,他们把老家的麻将休闲娱乐文化载体带到了大旺。居住在移民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源自四川、湖南等西南地区,他们除了在工厂上班,业余生活十分稀缺,打麻将几乎是其唯一的爱好。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对茶馆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开茶馆成为村里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

村里已有大大小小的茶馆(见图8)数十家,只有两三家是村外人租房经营的,其他是村里人开的。管理者多是家庭中的女主人,少部分是老年人打点。茶馆老板为客人提供打麻将的场地和麻将桌,在每一场休息时间提供倒茶、增茶服务,并收取服务费。一般半天为一场,每天的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则意味着三场麻将。据了解,茶馆客人多数是外来打工者当中的中年男子,他们一般玩麻将、川牌或扑克。麻将每局的赌注大小以2元、5元、10元为主,若是2元钱的,茶馆老板每场就抽取二三十元服务费;5元或是10元的,则抽取50元服务费。

图8 移民村茶馆

幸福村和吉祥村都有茶馆,但在收益和规模上有所不同。据一名吉祥村的村民所说,“我们家只有两张麻将桌,生意不好,打一场就收50块,无论打多大的都收50块服务费。每天有两场就不错了,说白了每天最多有100块收入,有时候好几天没有客人。我们吉祥村还有一家茶馆,不过他们家生意更差了,都是打两块钱的,也就收二三十块钱服务费……他们幸福村的茶馆生意好很多哦,打的人多,服务费也收得高,打两块的收30块,打5、6块钱的,就收80、100块”。吉祥村的茶馆客人少,生意不好做,现今还在经营茶馆的只有两户人家。仅剩的两户也是因为女主人在家闲来无事而继续经营着,若是每天有点生意,倒也能补贴家用。幸福村的流动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2/3,茶馆的光顾频率自然高得多,个别茶馆的生意用“火爆”形容也不为过。


个案3: LQ, 56岁,茶馆经营者

我:移民来这边都从事过什么工作?

LQ:刚来的几年,我跟我老婆都在工厂打工,那时候我儿子还在上学,家里主要靠我们俩打工维持生活。后来,开了几年茶馆。

我:怎么想到开茶馆呢?

LQ: 2007年的时候开始的,当初觉得村里多数人是重庆人、四川人,大家都喜欢没事就打麻将,而且看着别人的茶馆生意不错,自己也就有这个念头了。我们家位置又好,在村口热闹的地带,生意应该不会差。

我:那开业后茶馆生意好吗?

LQ: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一楼是自己家的,不用像别人那样交铺面租金,现在茶馆有十来张麻将桌,基本都坐满人的。

我:茶馆年收入大约多少?

LQ:平均下来有七八万元,好的时候可能有10万元。唉,比起刚来的那几年在工厂打工好多了,在工厂干活既累工资还低。


移民前,LQ一家主要以种地维持生计,家庭月均收入1000元左右,还需供儿子上高中。移民至大旺初期,夫妻俩一直在工厂打工,儿子在北方城市上大学,日子过得较拮据。儿子毕业后,回到城北社区工作,教育投入的减少使他们能安心摸索其他生计。2007年,利用房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务工人员与移民对麻将的喜爱,夫妇俩就在自己家一楼铺面开始经营茶馆,生意一直都不错,年收入可高达10万元。儿子和儿媳妇现都在社区有份月收入3000元的工作,稳定又体面。对LQ一家来说,家庭劳动力经历了工厂干苦力的工人向经营茶馆的个体户、国家体制人员的转变,不仅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村外御景台小区买了两套商品房,而且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进厂务工

“刚搬迁过来的时候,大旺没有这么发达,那时候连人都很少,大旺才5家工厂。现在开发得还算可以,现在应该有一千多家工厂了,发展好快。”访谈中一位年过半百的大伯跟我讲述道。

2002年2月,肇庆高新区正式迁址到大旺区,总面积是98平方公里。2002—2006年,大旺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有色金属加工、新材料及汽车摩托车整车零配件制造等工业项目。截至2006年,大旺肇庆高新区累计引进各类工业企业352家,移民村周围都是颇具规模的工厂。移民们在老家主要从事种地、捕鱼、旅游业,学历多为小学、初中,没有技能和文化,不断涌现的工厂给移民带来了曙光。

现今,进厂务工在移民村生计中为从事人口最多的(见表1),原因有四点。首先,移民每月有较稳定的租金收入,特别是2008年,卖掉自家土地之后,家家户户经济收入增加,但居民也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愿意找份稳定、清闲的工作,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能使生活更富裕。其次,随着物价的上涨,工厂的底薪有所提高,在工厂当保安每个月有两千多元工资,其他管理或偏苦力的岗位工资保持在三千元每月的水平。再者,移民们在大旺生活了十几年,机灵的移民建立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并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发展自己,工厂务工是社会网络带来的机会,反过来也能拓展自身的网络。大旺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诸如保安等岗位对应聘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周围企业多,劳工需求上涨,就算没有社会网络的支撑,只要符合招聘条件,移民大都能通过面试任职。

表1 移民村生计调查资料节选

移民村现有70%左右的家庭都有人在工厂工作,他们多为家里20—50岁的男性,有的家庭是父亲在工厂当保安,有的家庭是父子俩都在工厂务工,也有个别家庭是40多岁的女性在工厂当保安或20—30岁的女性在工厂做文职。身处开发区的选择优势,移民不必背井离乡就能进厂找到称心的工作,也有个别家庭因务工而提高了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例如2巷5号的老黄家,两个儿子都在厂里打工,自己也在厂里当保安,三人每月工资总额过万元。再加上房租,家庭月收入在移民村也是名列前茅了。因此,对于没有文凭与商业头脑的人来说,进厂勤劳工作也未免不是一个提高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