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火星往事
松风居内,那块被称为“顽石”的物体,表面流淌的幽蓝光晕和内部那低沉、与“深渊节拍”同步的震动,如同投入冰湖的巨石,瞬间冻结了空气。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只有全息屏上那条冰冷的脉冲线,依旧在无声地跳动着,证明着这不是幻觉。
“松烟!全面扫描顽石!能量、辐射、内部结构,所有能测的!”罗维第一个反应过来,声音带着破音的急切。他像扑向猎物的豹子,冲到那块石头前,从工装夹克的口袋里掏出他那支标志性的量子计算笔,笔尖射出一道纤细的蓝色扫描光束,笼罩住顽石。
“扫描启动…警告!检测到未知类型、极低强度时空场畸变!能量特征…与数据库记录中所有已知自然及人工现象均不匹配!光谱分析…与‘深渊节拍’脉冲及城邦光学畸变残留光谱高度同源!内部结构…无法解析!密度分布异常…存在无法穿透的‘信息黑域’!”松烟的合成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急促的、近乎警报的声调。
苏琳脸色苍白如纸,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躲到苏墨身后,小手紧紧抓住兄长的衣角,眼睛死死盯着那块散发着不祥微光的石头,仿佛那是什么择人而噬的怪物。苏墨则强迫自己冷静,他蹲下身,没有贸然触碰,只是隔着一段距离,仔细审视着这块他亲手从火星塔尔西斯高原深处带回来的“古物”。冰冷、沉重、表面粗糙,除了此刻内部那诡异的幽光,与当初在考古现场初见时并无二致。但此刻,它不再是沉默的石头,而像是一个沉睡的、来自宇宙深渊的…信标。
“塔尔西斯…”苏墨喃喃自语,一个尘封的、关于这块石头来源的记忆匣子被猛地打开。他站起身,走到客厅中央的全息控制台前。“松烟,调取联邦科学院考古档案,最高权限,项目编号:Mars-Tharsis-07,‘赤碑谷’遗址发掘记录,时间:火星标准历 2147年,季夏。”
“指令确认。档案解密中…调取成功。”
嗡的一声,巨大的全息屏上,刺目的火星烈日景象瞬间取代了客厅的温馨。画面剧烈抖动,夹杂着呼啸的风声和沉重的呼吸声——这是当年苏墨带队实地考察时穿戴式记录仪的第一视角影像。
记忆影像:火星塔尔西斯高原,“赤碑谷”遗址(2147年)
视野中是广袤、荒凉、令人窒息的火星地表。铁锈色的沙丘连绵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线,与同样呈现橘红色的天空相接。猛烈的沙尘暴刚刚过去,空气里还悬浮着细密的红色尘埃,能见度不高。镜头聚焦在一处被风沙侵蚀得千疮百孔的巨大崖壁下方。
这里就是“赤碑谷”。谷如其名,在崖壁根部,半掩埋在红色沙尘中,矗立着一块巨大的、暗红色的石碑。石碑并非天然岩石,其材质非金非玉,表面光滑得诡异,历经不知多少万年的风沙打磨,依旧没有明显的破损,只有一些极其细微的、如同电路板纹路般的蚀刻痕迹。石碑的形状不规则,像一块巨大的、断裂的盾牌碎片,边缘锋利。
碑前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更小的、同样材质的暗红色碎片,以及…几具穿着老式火星勘探服的尸体。尸体姿态扭曲,勘探服面罩破碎,露出的面部表情凝固在极度的惊恐和痛苦上,皮肤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灰败色。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如同臭氧混合着铁锈的怪异气味。
“第七小队报告…‘赤碑’主体能量场稳定…但…但次级碎片辐射场异常…读数…读数爆表了!仪器全在报警!”通讯频道里传来队员惊恐颤抖的声音,夹杂着仪器尖锐的蜂鸣。
年轻的苏墨(影像视角)正蹲在一块较小的暗红色碎片旁,正是如今松风居里的那块“顽石”。它当时只有巴掌大小,半埋在沙里,毫不起眼。苏墨戴着厚重的防护手套,小心翼翼地用考古刷拂去表面的浮尘。就在他的刷子触碰到石头边缘的瞬间——
“嗡——!!!”
一股无形的、令人头皮炸裂的低频尖啸猛地穿透勘探服头盔的隔音层,直接刺入脑海!视野瞬间变得血红,剧烈的眩晕感伴随着难以忍受的恶心席卷而来。苏墨(影像视角)猛地捂住头盔,身体踉跄后退。同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那块被他触碰的暗红色碎片,内部似乎极其短暂地闪过一道幽蓝色的、如同血管般的光路,随即迅速黯淡下去,恢复成不起眼的石头模样。
“啊——!”通讯频道里传来其他队员的惨叫。
“我的头!我的头要炸了!”
“快撤!撤出辐射区!快!”
影像剧烈晃动,奔跑,喘息,呕吐声…画面最终陷入一片雪花噪点。
全息影像结束,客厅里一片死寂。只有那块顽石内部,幽蓝的光晕依旧在极其缓慢地明灭,伴随着那低沉如心跳的震动。
“原来…是这样…”罗维的声音干涩,他看向苏墨,眼神复杂,“你从来没详细说过现场…那些队员…”
“他们…死于急性神经能量过载和细胞层面的未知衰变。”苏墨的声音低沉,带着沉重的回忆,“事故报告最终归结为接触了未知的强辐射源,那块碑和碎片被列为极度危险品封存。我是唯一一个近距离接触碎片后…幸存下来的人。科学院认为我运气好,防护服起了作用,或者接触剂量低。”他苦笑着摇摇头,看着那块顽石,“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运气…是这块‘碎片’…它当时‘选择’了我?或者说,它当时释放的能量,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印记?”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那里仿佛还残留着当年那穿透灵魂的尖啸带来的幻痛。
“那块碑…那些纹路…”苏琳突然小声开口,她指着全息屏上定格的“赤碑”影像,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如同电路板般的蚀刻痕迹,“哥…你看…像不像…我梦里那些…破碎的几何图形?还有…那种被啃噬的…感觉?”
苏墨和罗维悚然一惊!再次仔细对比苏琳画板上那些扭曲的几何碎片、梦境中被啃噬的感觉,与全息影像中“赤碑”上那些古老、精密、非自然的蚀刻纹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感弥漫开来!这绝非巧合!
就在这时,松烟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重的气氛,带来了更广泛的不安:
“接收到联邦公共信息网络(非加密)高频推送。信息筛选关键词:‘异常现象’、‘事故’、‘不明原因’。”
“信息条目1:星港D区,标准时昨夜23:17分左右(与光学畸变时间吻合),三台负责重型集装箱调运的‘夸父’级智能工程机甲,在执行常规任务时突然发生系统性崩溃。机甲核心处理器过载烧毁,行动系统锁死。事故导致D区货运枢纽瘫痪三小时,无人员伤亡。官方通报:罕见太阳耀斑引发的局部电磁脉冲干扰(EMP)所致。”
“信息条目2:‘天工’工业区,今晨04:33分左右(与光学畸变时间吻合),一座高纯度晶圆熔炼炉发生非计划停机。炉内温度瞬间失控飙升,导致价值近千万信用点的晶圆坯料全部报废。事故原因初步调查:核心温控传感阵列发生未知逻辑错误。官方通报:设备老化及软件漏洞导致。”
“信息条目3:‘昆仑’生态区‘听雨轩’古典园林维护中心报告,今晨07:48分左右(与本地光学畸变时间吻合),其核心智能园艺系统‘青帝’发生短暂数据紊乱。系统错误识别了园内数株珍稀百年古梅为‘入侵物种’,并启动了清除程序。幸而人工干预及时,仅造成轻微损伤。中心负责人表示,系统运行十年来从未发生此类错误。”
“信息条目4:深空网络新闻快讯——位于小行星带边缘的‘望舒’深空观测站报告,过去12小时内,接收到的来自猎户座K-7-33方向的深空背景辐射数据,出现持续性、低强度的‘数据包丢帧’现象,信号完整性下降约0.7%。站方解释:可能为星际尘埃云短期增厚导致信号衰减。”
一条条信息如同冰冷的雨点,敲打在松风居内三人的心头。星港的机甲失控,工业区的熔炉事故,生态园林的AI误判,深空观测站的数据丢帧…这些看似孤立、被官方用各种“合理”理由解释的事件,其发生的时间点,却精准地与城邦内记录到的三次光学畸变事件,以及“深渊节拍”的活跃时段高度重合!
“不是偶然…绝对不是!”罗维一拳砸在悬浮椅的扶手上,脸色铁青,“EMP干扰?设备老化?软件漏洞?星际尘埃?骗鬼呢!这都是那鬼谐波搞的鬼!它影响的不仅是环境光!它在干扰我们的机器!干扰我们的AI!它在测试!它在渗透我们文明的‘神经系统’!”他的声音因为愤怒和后怕而颤抖。
苏墨沉默着,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昆仑”生态区方向,古典园林的飞檐在晨光中勾勒出优美的剪影,智能清扫机器人在仿古石板路上无声滑行,几个晨练的老人正在湖边打着舒缓的太极拳,一派宁静祥和。然而,这宁静的表象之下,苏墨仿佛看到了无形的、源自深空的冰冷触须,正悄然拂过这座城市的脉络——触碰了星港的钢铁巨臂,扰乱了熔炉的精确控制,混淆了AI的识别逻辑,甚至…干扰了来自星辰彼岸的信号。
那块被称为“顽石”的碎片,在角落里持续着它幽蓝的明灭和低沉的脉动,仿佛一个来自远古的、沉默的见证者,又像一个指向深渊的、不祥的路标。塔尔西斯高原的风沙,队员凝固的惊恐,破碎石碑上神秘的纹路…尘封的回响正与现实中蔓延的涟漪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张越来越清晰的、令人窒息的危机之网。
“松烟,”苏墨的声音异常平静,却蕴含着风暴来临前的凝重,“我那份紧急报告…有回复了吗?”
“报告状态:已送达。科学院异常现象研究办公室:状态‘接收中’,无进一步反馈。深空之耳项目组:状态‘接收中’,无反馈。冷无涯将军安全办公室:状态…‘已阅’。系统提示:将军办公室已将该报告标记为‘低优先级观察项’,并备注:‘待常规例会讨论。当前无明确威胁指向。’”
“低优先级…待讨论…”罗维气得几乎笑出来,“他们瞎了吗?!”
苏墨没有动怒,只是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冰冷。他望着窗外那片被精心呵护的、融合了未来与古韵的人类家园,再低头看看手腕上个人终端显示的、那条依旧在稳定跳动的“深渊节拍”脉冲线。
裂隙已经张开,微光闪烁其中。来自深空的回响,正从虚无缥缈的谐波,化作实质性的涟漪,开始动摇他们引以为傲的文明根基。而手握钥匙(或诅咒)的人,却似乎只有他们这几个,在松风居的寂静中,清晰地听到了那来自深渊的…沉重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