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笫12章 火塘边的滇缅公路记忆
一:火塘初聚
寒冬的夜晚,寒风呼啸着穿过山谷,吹得门窗嘎吱作响。少年乌蛮滋佳坐在自家的火塘边,火光映红了他那略显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脸庞。火塘里的木柴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散发出温暖的气息,驱散了屋内的寒意。
乌蛮滋佳的阿波(彝族对爷爷的称呼)坐在他身旁,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烟杆,正悠然地抽着旱烟。阿波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他的眼神深邃而温和,时而望向火塘,时而看向乌蛮滋佳。
“阿波,给我讲讲过去的故事吧。”乌蛮滋佳打破了沉默,满怀期待地看着阿波。
阿波笑了笑,将烟杆从嘴边拿开,轻轻地敲了敲火塘边的石头,说道:“好嘞,阿波今天就给你讲一个我们彝族先辈们在抗战时期的故事。”
乌蛮滋佳兴奋地往阿波身边凑了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等待着故事的开始。
二:国难当头
阿波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说道:“那是1937年,日本鬼子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吞并我们整个中国。一时间,战火纷飞,无数同胞惨遭杀害,大片国土沦陷。”
“当时,沿海的港口都被日本鬼子封锁了,国际上支援我们的物资运不进来。而我们中国要抗战,就需要大量的武器弹药、药品和其他物资。于是,国民政府决定修建一条从云南通往缅甸的公路,也就是滇缅公路,以此来打通国际运输通道。”
“滇缅公路?”乌蛮滋佳好奇地问道,“那这条路和我们彝族有什么关系呢?”
阿波摸了摸乌蛮滋佳的头,说道:“孩子,这条公路经过我们云南的很多地方,其中就有我们彝族同胞生活的区域。当时,为了尽快修通这条公路,政府号召各族人民都来参与。我们彝族的青壮年男子大多都应征入伍,上前线抗击日本鬼子去了,所以修路的重任就落在了老人、妇女和孩子的身上。”
乌蛮滋佳的眼神中透露出敬佩之情,他想象着先辈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难险阻,毅然投身到修路的场景中。
三:响应号召
“那时,我们村里接到了通知,要抽调一批人去修滇缅公路。”阿波继续回忆道,“虽然大家都知道修路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而且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抗战,为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你的阿祖,也就是我的父亲,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修路队伍。我当时虽然只有十几岁,但也跟着太爷爷一起去了。我们带着简单的工具,背着干粮,就踏上了前往工地的路。”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有汉族、白族、傣族、回族……各个民族的同胞都有。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尽快修通滇缅公路。”
乌蛮滋佳听得入了神,仿佛自己也跟着阿波和太爷爷一起踏上了那段充满艰辛的征程。他不禁问道:“阿波,那你们到了工地之后,是不是马上就开始修路了?”
阿波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到了工地之后,我们顾不上休息,就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修路工作中。”
四:艰难修路
“滇缅公路要经过很多高山峡谷和原始森林,地形非常复杂。”阿波皱着眉头,回忆着当年的艰难,“我们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靠一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如锄头、铲子、锤子、凿子等,一点一点地开山辟路,遇水搭桥。”
“在山上修路,经常会遇到岩石。我们就用凿子在岩石上打出一个个洞,然后把炸药放进去,炸开岩石。每次爆破的时候,都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和飞石,非常危险。有一次,一块飞石差点砸到我,是你太爷爷把我推开,我才躲过了一劫。”
乌蛮滋佳紧张地抓住阿波的手,问道:“阿波,那太爷爷有没有受伤?”
阿波摇了摇头,说道:“那次太爷爷没有受伤,但在修路的过程中,有很多人都受伤了,甚至还有一些人失去了生命。他们为了抗战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除了爆破的危险,我们还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阿波接着说道,“云南的天气多变,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出太阳。下雨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堪,我们的鞋子和裤子上都沾满了泥巴,走起路来非常困难。而且,在原始森林里,还有很多蚊虫和毒蛇,一不小心就会被叮咬。很多人都因为被蚊虫叮咬而感染了疾病,但大家都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修路。”
乌蛮滋佳的眼眶湿润了,他难以想象先辈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对先辈们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五:民族情谊
“在修路的过程中,我们各个民族的同胞相互帮助,亲如一家。”阿波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虽然大家的生活习惯和语言都不一样,但我们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有一次,我们彝族的一位工友生病了,汉族的工友们纷纷送来自己的药品和食物,照顾他。傣族的工友们则用他们的传统医术,为他治病。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那位工友很快就康复了。”
“还有一次,我们在修建一座桥梁的时候,遇到了技术难题。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白族的工匠站了出来。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成功地修建好了那座桥梁。”
乌蛮滋佳听着这些故事,心中充满了感动。他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阿波,那滇缅公路最后修好了吗?”乌蛮滋佳急切地问道。
阿波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修好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滇缅公路终于在1938年8月底提前竣工通车了。这条公路的建成,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就像一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将国际上支援我们的物资运送到国内,为我们抗击日本鬼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铭记历史
火塘里的火渐渐熄灭了,但乌蛮滋佳心中的热情却依然高涨。他听完了阿波讲述的滇缅公路的故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阿波,我一定会记住这段历史的。”乌蛮滋佳坚定地说道,“我要向先辈们学习,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阿波欣慰地笑了,他看着乌蛮滋佳,说道:“孩子,你能记住就好。这段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抗战胜利而付出生命和汗水的先辈们。”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乌蛮滋佳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在这个寒冷的冬夜,火塘边的故事让他成长了许多,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从那以后,乌蛮滋佳经常会想起阿波讲述的滇缅公路的故事。他会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听,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先辈们的功绩。而滇缅公路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