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力观点之今昔对比
回顾有关领导力的传统观点和信念,我们不难发现,领导力对学校有效性而言至关重要。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领导力对各个机构或各项事业的成功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在此,仅从学校教育中与学校发展领导力有关的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 一所学校是否有明确的使命和目标
● 学校的整体氛围和各个教室的氛围
● 教师的态度
● 教师的课堂实践
● 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
● 学生的学习机会
鉴于领导力之重要性有目共睹,领导力超群的校长是高效学校的必要先决条件便不言而喻了。一份1977年发布的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关于平等教育机会的报告明确指出,校长是学校中影响力最大的人:
从许多方面看,校长都是学校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校长对一切与学校发展相关的活动负责。校长的领导风格决定了学校的办学风格、教学氛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精神面貌,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程度。作为社区和学校之间的主要纽带,校长的行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如果一所学校充满活力、勇于创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享有声誉,学生们也能人尽其才,人们似乎总会把这一切归功于校长的卓越领导。
鉴于领导力之于学校的重要性和担任核心角色的校长之于领导力的重要性,人们可能会认为,学校领导实践的相关建议是基于几十年形成的清晰且明确的研究体系。然而,这一假设实为不经之谈,原因有二。其一,学校领导力研究的数量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哈林格和赫克在1980年至1995年的定量研究综述中指出,仅40项研究涉及学校领导力和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过去35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以学校领导力为主题的文章和研究多达5000篇,其中仅69篇对建立领导力和学生学术成就之间的定量关系做出了具体研究(第3章将深入讨论该研究)。尽管鲜有学校领导力方面的实证研究,向教育管理者介绍领导力实践的图书却比比皆是。
其二,关于学校领导力的研究模棱两可,至少人们都这么认为。例如,一些人坚称,这些研究几乎不能为有效地践行学校领导力提供具体指导。正如顿莫耶所言:
近代研究一致认为,校长的领导力是影响学校成功的重要因素,然则现有研究就校长如何带领学校取得成功只提出了有限的见解。
另一些人则认为,那些研究甚至不支撑学校领导力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观点。例如,最近一项关于学校领导力的综合性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从统计学上看,学校领导力和学生成绩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具体而言,维茨尔、博斯克和克鲁格对国际上37项有关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影响的研究进行分析,并称两者之间几乎没有直接关系。我们将在第2章和第3章专门探讨该项研究。然而,从表面上看,其研究结果会让人们误以为在学校建设层面上不需要努力培养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