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女娲娘娘造凡间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整个世界焕然一新,有了日月星辰的照耀,有了山川河流的奔腾,有了草木森林的繁茂。然而,这个世界却安静得有些可怕。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却没有公鸡打鸣的声音来迎接新的一天;晚上,月亮爬上树梢,银色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却没有虫儿的鸣叫打破这寂静的夜晚。高大的山峦连绵起伏,却听不到猛兽的嚎叫;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却没有鸟儿欢快的歌声。肥沃的土地上,松软的泥土里,一个脚印都没有。
这就是最初的世界,虽有万物,却毫无生机。天上的女娲娘娘,偶然间来到了这个世界。她身着五彩霞衣,身姿轻盈,宛如一朵飘浮的彩云。她迈着优雅的步伐,缓缓地走在大地上,眼睛不停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思索,嘴里轻声呢喃着:“这世界,总感觉缺点什么呢?到底缺的是什么呀?”
这一天,女娲独自一人走在一条蜿蜒的小路上。周围空荡荡的,没有一丝声响,她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女娲觉得有些无聊,便大声地说起话来,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哎呀,这地方可真安静啊!”接着,她又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歌声悠扬婉转,却只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女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去。
她来到了一片清澈的湖水前,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白云和周围的青山。女娲俯身看向湖面,通过倒影,她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容颜。那如瀑布般柔顺的长发,明亮而灵动的眼睛,白皙而细腻的肌肤,还有那温柔而亲切的笑容。女娲看着看着,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恍然大悟一般,兴奋地说道:“我明白了!这个世界缺少的,正是和我一样,会说、会跳、有喜怒哀乐、能动手劳作的人呀!”
女娲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她决定要用自己的神力,创造出具有智慧和力量的人类,让这个世界变得生机勃勃、有声有色。可是,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又该用什么来创造他们呢?他们以后又靠什么生活呢?女娲坐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双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她的眼睛紧紧盯着湖面,思绪在脑海中不断翻腾。
想了很久很久,女娲终于有了主意。她决定先为人类创造出一些性情温和、能够被驯化的动物。这样,人们今后就可以从事畜牧和农耕,过上安稳的生活。于是,女娲开始施展她的神力。
第一天,女娲伸出她纤细的手指,轻轻一挥,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便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小鸡“叽叽叽”地叫着,欢快地在女娲身边跑来跑去,黄色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女娲看着小鸡,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说道:“小家伙,以后你就负责每天早晨叫醒人们吧。”
第二天,女娲再次施展神力,一只可爱的小狗诞生了。小狗摇着尾巴,围着女娲不停地转,嘴里“汪汪汪”地叫着,仿佛在向女娲表达它的喜悦。女娲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你呀,就帮人们看家护院,做个忠诚的伙伴吧。”
第三天,一只胖乎乎的小猪出现在了女娲的眼前。小猪“哼哼哼”地叫着,用它的鼻子在地上拱来拱去,寻找着食物。女娲看着小猪,笑着说:“你就负责给人们提供美味的肉食吧。”
第四天,一群洁白的羊出现在了草地上。它们悠闲地吃着草,时不时发出“咩咩咩”的叫声。女娲看着羊群,说道:“你们要长得肥肥的,为人们提供温暖的羊毛和鲜美的羊肉哦。”
第五天,一头健壮的牛出现了。牛“哞哞哞”地叫着,它的身体强壮有力,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女娲拍了拍牛的背,说:“以后,人们耕地可就靠你啦。”
第六天,一匹高大的马出现在了女娲的面前。马昂首嘶鸣,四蹄飞扬,显得格外矫健。女娲看着马,说道:“你要成为人们出行和运输的好帮手呀。”
在这六天里,女娲一边创造着动物,一边不停地思考着该用什么来创造人。她的眼神中时而迷茫,时而坚定,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最合适的方法。终于,在第七天,女娲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女娲来到大地之上,开始收集大量的黄土。这些黄土在大地中埋藏了几万年,吸收了大地的精华,充满了灵性。女娲将黄土堆放在一起,然后取来清澈的湖水,和着黄土,开始团成一个个小小的泥团。她的双手灵活地舞动着,每一个泥团都被她精心地塑造着。
接着,女娲把这些泥团一一捏成和自己相似的人形。她先捏出人的头部,圆圆的脑袋,再仔细地刻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然后,她捏出人的身体、四肢,每一个部位都栩栩如生。当女娲把捏好的人形放在地上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小人儿就像突然被注入了生命一般,“嗖”地一下睁开了眼睛。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然后围着女娲高兴地又蹦又跳。他们一边跳,一边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仿佛在向女娲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女娲看着这些可爱的小人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发现,其中一些小人儿长得娇羞小巧,眼神中透着温柔,她便知道这些是女子;而另一些小人儿则勇猛高大,身体强壮,她便明白这些是男子。
女娲就这么一直不停地捏呀捏呀,转眼间,世界上已经有了不少的人。可是,这个世界实在太大了,当人们一散开后,又显得冷冷清清。女娲皱着眉头,心想:“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让世界更热闹些。”
突然,女娲眼前一亮,她看到了一根柔软的藤条。她灵机一动,拿起藤条,将它浸入泥浆之中,然后轻轻地挥舞开来。顿时,无数细小的泥点在空中旋转着坠落,就像下了一场泥雨。神奇的是,这些泥点在着地的瞬间,都变成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人儿。他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世界。女娲看着这一幕,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喊道:“太好了!这样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人啦!”
可是,女娲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人会生病,会变老,也会死亡。如果没有生命的繁衍与延续,那世界上的人还是会越来越少。女娲为此又陷入了沉思。她在大地上走来走去,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
终于,女娲凭借着她的善良与智慧,创造了嫁娶之礼。她把人们召集到一起,耐心地向他们传授着嫁娶的规矩和礼法。她温柔地说道:“孩子们,从今往后,男子和女子要按照规矩结合在一起,互相照顾,共同养育后代。这样,人类才能永远地延续下去。”
人们认真地听着女娲的教导,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从那以后,世界上开始有了人类的存在。他们在逐渐认识自然与自身的过程中,头脑变得更加智慧,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人类在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女娲造人的传说,在《风俗通》《太平御览》等古籍中都有简单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