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讨高句丽┃
在古代,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中部地区被称作辽东,很早就并入了中国版图。后来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逐渐崛起,出兵侵占了辽东地区。
公元612年,隋炀帝征调一百多万大军征讨高句丽,另外隋朝还征召了两百万民夫,负责为征辽大军打造船只,运送给养。可是征辽战争开始后,由于隋军前线将领骄纵轻敌,结果在平壤城外中了高句丽军队的埋伏,第一次征讨遭到了彻底失败。
仅仅过了一年,隋炀帝就亲自率领大军,再次征讨高句丽。就在战局出现僵持的时候,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在国内发动叛乱,试图推翻隋炀帝的统治。隋炀帝得到消息后,连夜从辽东前线退兵,回师剿灭了杨玄感的武装叛乱。
公元614年,隋炀帝第三次起兵征讨高句丽。此时的隋朝政局动荡,官员腐败横行,老百姓流离失所,隋朝已经面临着内外交困、无以为继的局面。恰好这时高句丽也无力再战,便上书表示投降臣服,于是隋炀帝就草草撤兵了。
就这样,隋炀帝前后三次发兵百万征讨高句丽,最后都是无果而终,白白消耗了国家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这直接导致隋朝的社会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此前隋文帝辛苦积攒下来的财富,也被隋炀帝挥霍一空。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隋炀帝却依旧贪图享受,过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奢侈生活。广大贫苦百姓走投无路,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于是纷纷揭竿而起,燃起了反隋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河南安阳附近的瓦岗寨起义军,就是众多农民起义军中一支最有影响力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