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没用的东西?
老朱对于越南铜矿、日本银矿是有几分相信的,但对于美洲玉米和土豆是一万个不信。
先不说世上有没有美洲这样的地方,就算是有这地方,也绝不会有能让大明粮食产量翻十倍的作物。
因为这不仅仅是神话,更是一种谎言!
然而,老朱的话让朱雄英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祖父,你咋能这样说!”
“先生跟我说的都是真的!”
“真的?”
朱元璋闻言“呵呵”一笑,然后满脸不屑的道。
“你是去过越南,还是去过日本?”
“你是见过玉米,还是见过土豆?”
“我……我见过玉米!”
“呃呃……”
老朱差点被这话给噎死,他没想到世上还真有此等作物。
“你真见过?”
“见过呀!”
“在哪儿?”
“陈先生家的花圃里!”
“什么?”
“你说陈先生家里有玉米?”
“是啊!”
老朱闻言不敢置信的看向陈平安,直至见到陈平安点头,他这才艰难的咽了口唾沫。
“陈平安,咱大孙刚刚说的话都是真的吗?”
“哪句?”
“就是能让大明粮食产量翻十倍……”
“假的!”
老朱听到这话暗暗松了口气,心想自己就知道,世上不可能有如此高产的作物。要知道华夏子民,已经是世上最勤劳的百姓了。此等高产作物,上天怎能不恩赐大明,反而让其沦落番邦?
然而,陈平安接下来话,再次让老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十倍是夸张之言,但若是翻个三五倍的话就没问题了。”
“啊?”
老朱再次大吃一惊,一把抓住陈平安的胳膊。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
“玉米本就是耐寒耐旱之物,不挑土、不挑水。山地、平地皆可种植。只要推广开来,大明那些种不了庄稼的山地、丘陵全都种上此物,大明的粮食产量最少也能翻个三五倍吧?”
“呃呃……”
老朱闻言当即拎起陈平安。
“走!”
“去哪儿?”
“去你家看玉米!”
老朱不由分说,拉着陈平安就去了他家,直至在花圃里看到心心念念的玉米,这才满眼欢喜的将其放开。
“这就是玉米苗?”
老朱无比小心的抚摸着玉米苗那稚嫩的叶片,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将其弄伤。
“这东西绿油油的真惹人喜爱!”
“平安贤侄,此物得多久能成熟?”
“预计在秋季吧……”
“秋天呀……”
老朱掐指一算,距离秋天还有二百天左右,自己完全可以等一等。
“贤侄,你是在哪儿搞到这玉米种子的?”
“这个么……”
陈平安心虚的摸了摸鼻子,然后随口撒了个谎。
“此物是我从海外所得!”
“海外?”
“嗯!”
“实不相瞒,在下幼时曾游历海外诸国,直至十二岁之时才乘坐商船返回大明……”
“哦哦哦……”
老朱闻言在心里暗暗盘算,心想这番话倒是能跟锦衣卫刺探的消息相印证。
“你先前提到的银行、准备金,也是海外学来的?”
陈平安闻言心虚的点了点头。
“是!”
他现在也是没办法了,既然撒了一个谎,就只能继续撒无数个谎来圆。
不过他也不担心被拆穿,毕竟朱皇帝已经下令禁海,严令民间百姓片板不得下海。
因此,自己就算将所有事情都推到海外,大明人也没地方求证。
“啧啧……”
老朱听到这话心里倒是暗暗一惊,海外有此等高产之作物也就罢了,竟然连银行、准备金这种制度都有,岂不是比大明还要繁华,还要强大?
可这样一来,自己禁海岂不是错了?
时间一长,大明该不会被海外诸国给落下吧?
老朱只是想了一下就将其扔到一边,毕竟他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让大明的粮食产量翻三倍!
老朱可不敢想什么五倍、十倍,在他看来能翻个三倍,都足以让他笑看秦皇汉武,尧舜禹汤了。
只要大明的粮食翻三倍,他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圣君!
“平安贤侄,可否将这几株玉米交于咱?”
陈平安一听这话当即酒醒了几分,眉毛也不悦的竖了起来。
“凭啥?”
“黄大叔,我跟你说这些话,是看在黄大婶给我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的情分上。”
“我又不求你什么,你咋能打我传家宝的主意?”
“这是你传家宝?”
“当然!”
“金山银山,不如传给子孙玉米土豆!”
“只要我家世代种植此物,再找个合适的时机献给大明的后世之君,自可保我家一世富贵!”
老朱听到这话脸上写满了惊讶,想不到此子竟然还有如此大的格局。
另外他非常想不通,此子为何不现在就将此物献上,为何要等到自己死了,再献给后世之君?
“陈平安,你莫非看不起当今皇帝?”
“没有呀!”
“那你为何不现在将玉米献上,非要等什么后世之君?”
“哦……”
“黄大叔有所不知,咱们当今皇帝非常吝啬,且残忍嗜杀。咱要是在他活着的时候献上,非但获得的赏赐极少,搞不好还会被牵连进什么案子里被他处死!”
“哼!”
老朱不悦的哼了哼,心想又是这番话。莫非在这家伙眼里,自己就真是一个吝啬且残暴的小人?
“臭小子,你给咱说清楚,咱朱皇帝咋就嗜杀了?”
陈平安闻言嘿嘿一笑。
“现在没杀,不代表以后不杀呀!”
“你就等着看吧,咱朱皇帝早晚将大明杀的血流成河!”
“你!”
老朱直接被陈平安气了个半死,若不是有玉米这等神物相伴,他真想伸出胳膊掐死这小崽子。
“咱咱咱……”
“哼!”
老朱咬牙切齿的跺了跺脚,然后气呼呼的走了。在其走后,马皇后小声的趴在陈平安耳边提醒。
“孩子,干娘给你提个醒,你以后少在我家那口子面前说朱皇帝的坏话!”
“为啥?”
“为……”
“唉!”
“你别管为啥,只需记住少说就是!”
“干娘不会害你的!”
“哦哦哦……”
马皇后看了看两个满眼孺慕的小孙孙,心里略微盘算一下,当即朝着陈平安敛衽一礼。
“老身在这里谢过先生对劣孙的教导,从今往后长寿、长生的学业,就劳烦先生费心了……”
“一会儿老身回去就重新给先生准备拜师礼,保准不是上次那么寒酸了。”
“长寿、长生,还不赶紧过来给师傅磕头?”
“啊?”
朱雄英倒是没什么反应,老老实实跑过来磕头。朱允炆却是满脸的惊讶,想不通皇祖母为何让自己跟大哥给一个乡下书生磕头。
要知道他们在宫里拜师,拜的都是名满天下的饱学之士,也只需躬身行礼即可。
陈平安听着黄大婶的话,在看到两小只朝着自己磕头,只感觉一阵头皮发麻。
“黄大婶,您这话太客气了!”
“我真没教他们什么,再者说,我教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不值当您如此重视。……”
“没用的东西?”
朱雄英满脸委屈的看向陈平安。
“先生,您是说我吗?”
“难道学生和弟弟,在您眼里就是没用的东西吗?”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