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再启征程
楚渊沉冤得雪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未竟的事业中。他深知,虽然解决了内部的陷害危机,但大熙王朝依旧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各地义军虽经打压但仍有残余势力,边境蛮夷也在伺机而动,百姓生活尚未完全恢复安定。
为了彻底平定乱世,楚渊首先对军队进行了深度改革。他摒弃了旧有的一些繁琐且低效的军事制度,借鉴了一些实战中证明行之有效的战术和训练方法。不仅增加了士兵的实战演练频次,还设立了严格的奖惩机制,激励士兵们积极提升自身战斗力。同时,他注重培养军事人才,在军中开办了军事学堂,选拔有潜力的年轻将领进行系统培训。
在民生方面,楚渊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他组织人力修缮因战乱而毁坏的水利设施,引导农民采用新的耕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此外,他还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税,促进各地物资流通,以恢复经济的繁荣。
随着楚军的日益强大和国内局势的逐渐稳定,楚渊将目光投向了残余的义军势力。他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决定逐个击破各地义军。这一次,他不再单纯依靠武力,而是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投降的义军,他既往不咎,给予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或编入军队,或安排从事生产劳动;对于负隅顽抗的,则坚决予以打击。
楚渊率领楚军首先进军东南地区,这里的义军在一位名叫陈霸的首领带领下,占据了几座城池,时常侵扰周边百姓。楚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兵临陈霸所在的城池之下。陈霸深知楚渊的威名,但他自恃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拒不投降。
楚渊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对城池形成包围之势。同时,他派人在城中散布消息,告知百姓楚军的来意以及投降的义军所获得的妥善安置,瓦解城内军民的抵抗意志。几日之后,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不少士兵也开始动摇。
陈霸察觉到城中的不稳定,却无力阻止。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楚渊发动了总攻。楚军士气高昂,以雷霆之势攻城。城内义军本就军心不稳,面对楚军的猛烈攻击,很快便土崩瓦解。陈霸在混战中被楚军生擒。
楚渊并没有为难陈霸,而是亲自劝降:“陈霸,如今大势已去,继续抵抗只是徒增伤亡。你若愿意归降,我可保你和兄弟们一条生路,一同为王朝效力,为百姓谋福。”陈霸见楚渊言辞诚恳,且见识到了楚军的强大,最终选择投降。
东南地区的平定,让大熙王朝的版图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然而,北方边境此时又传来蛮夷蠢蠢欲动的消息。楚渊深知,一场更为艰难的战斗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