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强强对决
面对林羽率领的五万大军,楚渊深知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他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扬起的滚滚尘土,神色凝重却又透着坚毅。城中兵力仅有两万,正面交锋毫无胜算,必须另谋良策。
回到营帐,楚渊与将领们围坐在地图前,仔细研究地形。他发现,在楚军驻地与林羽大军来袭必经之路的中间,有一片狭长的山谷,名为落凤谷。谷两侧山峰陡峭,谷中道路狭窄,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楚渊手指落凤谷,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林羽大军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们可在落凤谷设下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此计关键在于诱敌深入,务必让林羽相信我们是在仓促应战、节节败退。”将领们纷纷点头,认可了楚渊的计划。
随后,楚渊安排一部分兵力佯装在谷口抵抗,稍作交锋便佯装不敌,向谷中逃窜。同时,他亲自率领主力部队隐藏在山谷两侧的山林中,等待时机。
林羽率领大军气势汹汹而来,见楚渊的军队在谷口稍作抵抗便狼狈逃窜,心中大喜,以为楚渊不堪一击。他不顾谋士劝阻,下令大军追击,一心想要将楚渊的部队一举歼灭。
当林羽的大军全部进入落凤谷后,楚渊一声令下,山谷两侧顿时喊杀声四起。楚军伏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滚木礌石从山上倾泻而下,砸向义军队伍。一时间,义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惨叫。
林羽这才意识到中计,但为时已晚。他迅速镇定下来,指挥义军奋力抵抗。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狭窄的山谷中施展不开,被楚军打得节节败退。
楚渊身先士卒,带领精锐部队直逼林羽所在之处。林羽见状,亲自提刀迎战楚渊。两人刀来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林羽刀法刚猛,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楚渊剑法精妙,身形灵活,总能巧妙地避开林羽的攻击,并寻找反击的机会。
双方激战数十回合,难分高下。就在此时,林羽的副将率领一支义军赶来救援。楚渊的处境顿时危急起来。然而,楚渊临危不乱,他看准时机,一剑刺向林羽的战马。战马受惊,将林羽掀翻在地。楚渊趁机上前,用剑抵住林羽的咽喉。
林羽的义军见首领被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楚渊大获全胜,不仅歼灭了林羽的五万大军,还生擒了这位义军首领。
此役过后,楚渊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大熙王朝。各地义军听闻楚渊的厉害,纷纷有所忌惮,不敢再轻易进犯。而大熙王朝的朝廷,也因楚渊的这一场大胜,暂时稳住了局势。
楚渊深知,这场胜利只是平定乱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非终点。王朝内部依旧腐朽不堪,还有许多潜藏的危机等待着他去解决。他将林羽押解到京城,交由朝廷处置。同时,他向皇帝上书,恳请皇帝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赋税,以恢复王朝的生机与活力。
皇帝对楚渊的战功极为赞赏,不仅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还进一步提拔他为镇国大将军,赋予他更大的权力。楚渊肩负着王朝的希望与百姓的期盼,踏上了更加艰难的改革与平乱之路。但在这过程中,他又将遭遇怎样的阻碍与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