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登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筑基功法

李晚卿将内丹道筑基相关的基础与炼炁之境的大致介绍说完,稍微停顿了片刻,拿起手中茶盏一饮而尽,这才开口问道:“你等还有何疑问,尽管开口问来。”

苏墨略微等了等,见姜鹿鸣一脸淡然,其他几人脸上或是迷茫,或是苦思,显然还未能完全消化刚刚听闻的修行基础,自然也未产生什么疑问。

于是他本能的抬了抬手,示意自己有疑难要问。

李晚卿见状不由失笑:“苏墨,你有什么问题。”

苏墨坦然开口:“请问学师,究竟何为二境,何为三境,我们内丹一道又分哪些修行境界呢?”

对他而言,学师先前所言内容可谓通俗易懂,听过之后便已经一一记下,完全没有任何疑难之处。

此刻他所好奇的,不过是往后修行之中到底还有哪些境界与关隘。

至于筑基和炼炁之境,在听过学师介绍之后,他自觉还是有些把握的。

李晚卿听到面前弟子的问题,也是微微一愣。

院中九人的表现他始终看在眼里,而这位【甲上】的弟子更是着重关注。

从讲道开始,此子神态举止始终泰然自若,就连眉头也不曾皱一下。

自己方才所讲内容,虽然是修行基础中的基础,但玄清府这般底蕴,便是这基础亦非是其他寻常宗门所能企及的。

尤其对这些初闻道的少年而言,能不求甚解、勉力记下便已算得上是天资不凡。

而再看这位弟子表现,却像是学的颇为轻松。

他本还以为对方总会有一些疑难之处,却不料此子竟是看的更远,已然着眼于二境、三境的修行去了。

看来怀远的眼光倒果真不错,这位【甲上】比之旁人确实大为不同。

想到这里,他又转眼看了眼姜鹿鸣。

这是山中甲子以来唯一一个不到八岁就服炁的天才。

可与眼前这位将满十五才得到修行机缘的少年相比较起来,却反倒显得有所不如了。

李晚卿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你等未入门弟子倒本不需要了解这些,不过既然你开口问了,那我便略微说上一说。”

他说着将手只轻轻一抬,悬崖之外顿时有一缕云雾被他摄了过来,飘入八面亭之中,悬浮于石桌之上。

那一缕云雾缓缓展开,其中莫名生出烟霞来,渐渐幻化成一本书册的模样,七彩的霞光则变作书页上的文字。

这本云笈之上所阐述的,正是内丹道各阶段的修行境界简要。

李晚卿指着云笈,缓缓开口道:“我玄清道修真,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首先为服炁筑基,也就是你等如今所处的阶段;

“然后便是炼精化炁、开宫辟府、破关开窍、黄庭炼丹,再之后便是金丹之境了;

“其中金丹又分三境,也有才情高绝者能臻至第四境,至于之后的元婴境,根据各人修行道路、进益不同,亦有不同修炼侧重;

“而最后阶段则谓之‘悟道’,若能突破此境,便是羽化登仙了。”

说到这里,他又着重解释道:“当然,这是我南派丹道修行道路,至于北派丹道则又有不同,自第三境开始便与我教差别甚大。”

待众人看完,他将手一挥,石桌之上漂浮的云笈便自然散去。

然后他又接着开口:“由此你们也能明白,即便同为内丹道,南派北派亦有如此迥异,更遑论这天下诸多法统,其中诸道修行之法更是大相径庭,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五境之分;

“五境之说近古便已有之,直至近代才逐渐兴盛普及,此划境之论将诸多法统修行阶段大体分为五个境界,好使互相之间有个大致的对应参照;

“譬如我南派丹道,筑基不入五境之分,入境自炼炁始,此为一境;

“而一境之后,如开宫辟府、破关开窍、黄庭炼丹这三个阶段,则统归入二境;

“三境则为金丹境,等孕育出道胎、元婴入驻紫府,则入四境;

“至四境之后,若能开得玄关一窍,便是三华归一,入悟道之境。”

讲到这里,李晚卿正色道:“境界之论便讲到这里,须知修行之道路漫漫,虽要看的长远,却更紧要脚下道路,等你们修为上去了,往后各境界的奥妙自会知晓,可若不能刻苦,只驻足不前,那即便是有大罗金仙传道,亦不过是蹉跎岁月。”

苏墨见他神色严肃,不由心中一紧,忙点头称是,其他几人亦纷纷应下。

“好。”

李晚卿点点头:“今日讲了我教道统、法脉、以及丹道筑基要义,你等均不可轻慢,现在,我要传你等筑基功法。”

说到此处,他身上突然散起一股威仪凛然之感,透露出些许锋芒。

九人闻言纷纷挺直腰背,脸上皆是露出期盼之色。

“我教七十二条传承,筑基之法更不知凡几,我参考鉴考司对你等的考校评价,大致指出几个修炼方向,你等亦可按照个人喜好倾向,选择心仪的法门。”

众人闻言皆是大喜。

李晚卿又道:“具体指教我已传至各位山门玉牌之中,将神念探入,便可一观。”

见众人纷纷掏出玉牌,他在桌上叩了叩手指,又道:“还有一事忘记提点,人体内景分属五行,服食灵炁当然要五行齐备、阴阳相济,但功法却是有所侧重的,这筑基之法亦有五行之分;

“你等若只修单行,自是不消多说,可若要修双行,须得看此二属是否协调,例如木火两行,以木性助火势,那是再好不过;

“可若要修木土双行,那土受木所克,修行起来自然寸步难行;

“至于三行、四行,其间关系则更为复杂,更无修炼之法,不说古往今来,便是上古年间亦从未有人修行此道;

“当然,双行修炼也有一些说法,譬如火为水所克,却亦能水火相济、调和阴阳,金为火所克,亦有纵火熔金之说,即便是我方才所说的土木二行,其实土中亦能滋养木性;

“这些都需你等日后自行感悟,当然,功法亦非不可更换改练,你们初入修行,勿要顾虑太多,多听、多看、多学、多想,等之后有了自己的见教,自然一通百通,到时再改换功法亦是不差。”

九人听完,自然应下,一一记在心中。

然后才听学师开口:“好了,你们自行观阅玉牌,挑选功法吧。”

苏墨掏出自己的小玉牌,先是平稳呼吸,以坐忘之法入静,聚拢起神念来,然后细细感应手中玉牌。

一列书录通过玉牌,出现在他的识海之中:

《青木内息功》

《乾阳功》

《玄黄经》

《少阴剑指》

《潮汐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