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池塘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成家

杨柏树靠着村里人的接济,6岁那年开始去做帮工,7岁就已经懂得了很多生存的活计。人们都夸他像个大人的老小孩。8年间,他每天早早5点就起床,开始去其他村子里给人做学徒,晚上下班后再走很远很远的路回家,每次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15岁这年,中国已经进入了大锅饭时期,他吃苦耐劳,成为了同龄人的佼佼者,村里的姑娘都争相要家里和他说媒。

但他看上了陆忠祥家的远方亲戚的女儿陆秀臻。他意识到不能让姑娘嫁给自己吃苦,于是从确定自己心意之后,每次从回家的路上,都会把一块大山石绑在和自己相伴多年的老黄牛老伙伴身上,跋涉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运回家。

每次把石头运到家中,当晚他就会连夜把石头砌起来。一开始人们还十分不解,他也只是不顾劝阻地继续搬运,直到两年之后,一栋坚实的牢固的石头房屋框架初见雏形,人们才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去过很远的地方,见过城里人住的石头房子,就给自己立下让自己老婆住上村里第一栋石头房子的目标。

在第三年的时候,他放置完了最后一片瓦片,他的房子是整个村子里最漂亮的。在搬家之前,他赶着自己猪圈里养了十年的老猪,走了好半天,才走到陆秀臻家里。

陆秀臻的父母哪里见过这个阵仗,村里人也都放下手中的事情,赶来陆家瞧热闹。杨柏树从老猪身上卸下两边厚重的包裹,里边全是他近来去城里帮工时觉得新鲜买下来的。有送给老丈人的焊烟杆子,有送给岳母的城里人说的抹脸回春的玩意儿,有送给自己心仪对象的一串花了他三个月工钱的城里人喜欢但他叫不出牌子的项链,还有送给几个弟弟妹妹的衣服和发胶,以及一些平日里他不舍得吃的瓜果蔬菜,以及一些名贵的药材补品。

村里人都开始夸陆秀臻有眼光,夸陆秀臻的父母有福气。

1949年国庆,杨柏树和陆秀臻在陆秀臻家得到了陆秀臻双亲的同意和认可。

1952年,杨柏树和陆秀臻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同时也是他们第一天住进杨柏树自己亲手一砖一瓦完成的结实又牢固的房子里。村里人人都敬佩杨柏树,靠自己一个人给了自己人生交代。从此杨柏树成为家家户户教育自己孩子的典范。

新婚当晚,杨柏树拉着自己的妻子坐在屋檐下良久,他轻轻捧着陆秀臻的脸,郑重地说道。

“我有亲人了,你是我5岁之后第一个亲人,我一定待你好。”

事实上,杨柏树这辈子也信守了这个承诺,直到陆秀臻生命的尽头,她回忆起杨柏树依旧充满了幸福。

杨柏树和陆秀臻结婚第二年,杨德才出生了,杨柏树无比喜悦,开始鞍前马后照顾他的妻儿,生活似乎多了一些奔头。

一直到六十年代他们的第七个孩子出生,杨柏树都在逐渐变好的路上。

杨柏树不得已前往很远的地方干活,经常十天半个月无法回家。而妻子也不得不到远处参加劳动。妻子出发前将最小的儿子托付给大儿子杨德才照顾,叮嘱他要照看好小儿。

当时正值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杨德才必须得去上学,杨德才胆子很小,他十分害怕学校里教书并对他寄予厚望的张老师。可是弟弟一直哭闹,杨德才一直把弟弟抱出室外,弟弟好奇地打量着外边的空气,才得以安静下来。杨德才放置在早上太阳晒不到的东边有围挡的墙角边,便匆匆朝着学校跑去。

但是杨德才这天还是迟到了。这已经是他第五次迟到了,尽管他的天赋很好,作文字迹工整,下笔如有神,但是校有校规,张老师还是安排他下课后打扫厕所。

杨德才没有忘记陆秀臻的叮嘱,他很是担心家中的弟弟,弟弟妹妹们都在学校上课,杨德才顾不上老师的惩罚,急忙飞奔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