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系学生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最佳导演

陈伟与布克此刻的心情已平复许多,陈伟不再紧张地凝视着颁奖台,而是静静地等待着那个决定性的瞬间。

影帝的感言慷慨激昂,但他们的注意力早已不被接下来的奖项所吸引。

接下来针对个人的最佳导演奖,以及那几部电影梦寐以求的荣誉:金棕榈、评审团大奖和评审团奖。

每一个奖项,都承载着无数电影人的梦想与汗水,评审团大奖和评审团奖一字之差,却意味着天壤之别。

突然,颁奖台上传来了一声震撼人心的宣告:

“获得最佳导演的是:wei chen《健听女孩》!”

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瞬间击中了陈伟的心灵。陈伟有些恍惚,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一切显得那么不真实。

布克见状,先是一懵,随后大笑的站起来率先鼓起了掌,布克的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

不远处,中国电影团队也纷纷起身,向陈伟投去欣喜的目光,祝贺之声此起彼伏。

娄烨和陈果更是转身,向陈伟投去了诚挚的祝贺。其实,他们内心震惊不已,戛纳真敢啊,俩个大奖说给就给,但陈伟这部电影确实对的起这个奖。

陈伟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站起身,与布克、斯嘉丽紧紧拥抱在一起。

斯嘉丽更是情难自禁,轻轻地亲吻了陈伟的脸颊,这一幕瞬间在电影宫内引起了轰动。在众人的瞩目下,陈伟缓缓走出座位,步伐坚定而有力,朝着颁奖台走去。

评审团成员仍在继续介绍着陈伟和他的影片。

“这是一部人生如戏的佳作,它展现出了无尽的诗意和力量,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更蕴含着对人性深刻的同情与理解……”

随着颁奖词的继续,陈伟的脚步也越发坚定,他深知,这一刻,他不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电影而战。

在璀璨的聚光灯下,陈伟踏上了戛纳电影节的颁奖台,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双手微微颤抖,却又异常坚定地接过了那座象征着荣耀与梦想的戛纳水晶奖杯。这不仅仅是一座奖杯,更是对陈伟今年来不懈努力的肯定。

是陈伟电影生涯中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重要奖项,尽管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短片金狮奖也曾为他带来过短暂的辉煌,但在陈伟心中,这座戛纳奖杯的分量无可比拟。

“谢谢。”

陈伟的声音虽略显紧张,却饱含深情与感激。这一刻的荣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个日夜辛勤耕耘的结果。

颁奖人微笑着退了一步,将发言台完全交给了陈伟,让陈伟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面对会场内上千双期待的眼睛,陈伟的心跳不禁加速,陈伟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呼吸,鼓足了勇气,用略带口音却充满力量的英语,开始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我是陈伟,一个来自中国的电影人。去年,我曾带着一颗对电影无限热爱的心,踏上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征程,那时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而今天,我有幸带着自己的长片作品,站在了戛纳这个世界级电影殿堂的舞台上,并获得了评审团的喜爱和肯定,这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和激励。”

陈伟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陈伟继续说道:“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电影道路上给予我巨大帮助的恩师,谢飞老师和田壮壮老师。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主演斯嘉丽和所有演员们,是你们的精彩演绎,让这部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有我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感谢你对我的培养和教导,感谢我的父母……”

随着陈伟的发言,会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仿佛是对陈伟每一句话的共鸣和认可。

在掌声的簇拥下,陈伟如同踩着柔软的棉花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手中紧握的戛纳水晶奖杯仿佛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此时,台上已经开始揭晓紧随金棕榈和评审团大奖之后的奖项。当“获得评审团大奖的是:《乌扎克》——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声音响起时。

陈伟不禁为这位来自土耳其的杰出导演送上了最诚挚的祝贺。每一个奖项的背后,都是无数电影人辛勤汗水的结晶,都是对电影艺术的无限热爱和追求。

最后《大象》获得了金棕榈,毫无意外。原时空,今年的最佳导演奖也属于《大象》的导演,却因陈伟的出现而有所变动,电音节彻底闭幕,属于媒体和电影人的疯狂才刚刚开始!

……

在国内的凌晨三点,夜色如墨,万籁俱寂之时,许多媒体从业者却不得不强打精神,投入到紧张而兴奋的工作中。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遥远的大洋彼岸——戛纳电影节。那里,正传来令人振奋的第一手消息,一场关于荣耀与梦想的盛宴,正悄然改变着无数人的命运。

陈伟,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在经历了连番的应酬与庆祝后,终于得以脱身,回到了下榻的酒店。

版权交易的大局已定,欧洲和北美的版权自不必说。其他版权早已被各大影视巨头瓜分殆尽,交由福克斯探照灯和mk2全权处理。

当陈伟沉入梦乡,国内的早间新闻却已迫不及待地播报起了《健听女孩》在戛纳的辉煌时刻,以及陈伟荣获最佳导演的喜讯。

这一刻,无数人的目光汇聚在陈伟这个名字上,赞誉与祝福如潮水般涌来。而陈伟,却在梦乡中继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电影梦。

斯嘉丽与助理则趁着晨曦初现,匆匆踏上了返回北美的旅程。电影即将上映,宣传的重任正等待着她。

陈伟与布克随后也将启程回北美,临行前,陈伟特意前往机场送别,以表达对斯嘉丽合作伙伴的感激之情。在戛纳的这段时光,共同经历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

亚洲与澳大利亚的片商,在这次版权交易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慷慨。

他们的报价,几乎占据了总报价的大半壁江山。陈伟从一开始就深知,自己无需过多介入后续的版权分配,因为信任与合作,早已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坚实的纽带。

大卫与布克将除北美和欧洲之外的版权进行了均分谈判,而亚洲地区的版权价格,更是从三百多万飙升至六百多万,这一切,都拜那两座沉甸甸的奖杯所赐。

经过一天的紧张协商,除两地之外的其他地区版权均已尘埃落定,总价高达一千三百五十万美元。

这笔收益,不仅让投资成本迅速回本,还实现了翻倍的增长,而电影尚未在全球两大重要市场上映。这无疑是一次空前的成功,也让三方合作伙伴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晚上,陈伟特意邀请了中影的负责人共进晚餐,以表达陈伟对中影在此次戛纳给予帮助的感激之情。

餐桌上,中影负责人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与赞赏。

“当初真应该在国内拍这部电影,不然我们也可以大赚一笔。”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成功的渴望与向往。

陈伟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刘总过誉了。当初谁都不敢想它能帮我拿到最佳导演,我还期望拿个鼓励奖就够了呢。”

刘总转达了韩总的意愿,希望陈伟有空能去中影坐坐,共商未来合作的大计。

陈伟也爽快地答应了,陈伟表示回国后一定会去拜访韩总,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

在影视圈内,版权交易的消息总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每一个角落。而《健听女孩》这部影片的版权交易,无疑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为轰动的一次。

尽管并非所有媒体都对其细节了如指掌,但在圈内,这个话题早已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陈伟,这位年轻的导演,凭借其首次执导的长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不仅收获了业界的认可,更让陈伟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国际影坛。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影后、戛纳最佳导演这些名词或许还显得有些陌生。然而,当这些荣誉与国内电影人联系起来时,那份独特的“逼格”便油然而生。

毕竟,能够在这些国际顶级电影节上斩获奖项,无疑是对一个电影人实力和才华的最高肯定。

陈伟,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许多资深电影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娱乐圈的轰动程度可想而知。17岁的夏宇因为威尼斯影帝的荣誉而备受瞩目,而如今,19岁的戛纳影后和20岁的戛纳最佳导演相继涌现,让人不禁要问:难道戛纳真的如此厚爱中国电影人吗?

这样的疑问,无疑加剧了国内影迷对于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表现的期待和关注。

当我们回望过去,那些曾经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华娱电影人,他们的奖杯和荣誉又在哪里呢?

陈伟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他所在学校——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份骄傲。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陈伟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北电的教学实力和培养人才的眼光。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年轻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无限的潜力。而陈伟,正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北电赢得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然而,北电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面对陈伟这样的金字招牌,北电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张会军院长亲自出马,对陈伟进行夺命连环call,甚至让谢飞、田壮壮等导演出面,试图拿下陈伟下部电影的男女主角。这样的举动,无疑彰显了北电对于陈伟未来电影事业的重视和认可。

然而,对于陈伟而言,名气或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陈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另一方面,它也让陈伟陷入了无尽的纷扰和困扰之中。

面对北电的期望和业界的关注,陈伟不得不更加谨慎地考虑自己的下一步计划。毕竟,对于一个年轻的导演而言,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是至关重要的。

陈伟与布克一回到洛杉矶,便立刻投身于电影上映的紧张筹备中。城市的灯火阑珊下,是他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为即将上映的作品倾注着最后的心血。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大卫也没有闲着,他正不遗余力地联系着欧洲的各大影院,希望将这部承载着无数人心血的影片带到更广阔的舞台。

没有盛大的首映礼,但电影的热度却丝毫未减。戛纳电影节上的荣耀时刻,斯嘉丽手捧奖杯的灿烂笑容,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为电影的上映铺设了一条星光大道。

周五,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电影已经在2000多家影院同步上映,观众的热情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

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也瞅准了这个时机,安排了记者对陈伟进行专访。面对镜头,陈伟显得从容不迫。

记者们抛出的问题虽然寻常,但每一个问题都触及到了内心的深处。谈及获奖的心情,陈伟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那是对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而当被问及电影是否会继续冲击金球奖、奥斯卡等更高荣誉时,陈伟的眼中则流露出了更加坚定的神色。

“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的孩子,我希望它能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喜爱。但更重要的是,我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和思考。”

就这样,在陈伟和福克斯探照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电影在各大影院如火如荼地上映着。它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对梦想和坚持的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