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返乡
江凡的老家在鹿城,一个坐落于北方的三线城市。回家全程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中间还需换乘,江凡为了省钱,全程坐票,即便目前身体气血旺盛,全程下来也难掩疲惫。旅途中,江凡不忘继续看书学习。怕被外人看到古书引发关注,江凡专门给书包了层不起眼的普通书皮。
到目前为止,江凡对书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已经反复看了七八遍了,仍有一些地方搞不明白,尝试过继续看第二部分内容,大量文字语句晦涩,需要再花时间查找翻译,示意图虽然不少,但江凡看的莫名其妙,这也就是江凡选了宗教学的目的,可能从课程和相关书籍里可以找到答案。不过每次回头再看第一部分的内容,江凡总有新的理解,完善修行方式之后,进步显而易见。江凡深深感到有个“师父”的重要性,如果能有人教自己,遇到问题及时为自己答疑解惑那就好了。
“秦岳那个家伙不知道能教我多少,拿到书也有小半年了,等假期回来,我得找机会见见他,感谢一下,顺便请教一下。”江凡心里想着。
火车抵达鹿城站时是早上四点,天还未亮。一下火车,凛冽的寒风便扑面袭来,吹的脸如刀割般的疼。江凡早早的就换好了衣服,对家乡的冷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那是锦城无法比的。在学校时,好多更南方来的同学都在刚进入冬天就穿上羽绒服,每天裹得像个粽子,江凡却只有里外两层装,要不是为了遮挡身体变化,以江凡目前的身体状态,可能会穿的更清凉。
下车的一瞬间,一阵白毛风刮过让江凡倍感亲切。别人都在快速出站,江凡反而绕开人群伫立停留,稍微多感受了下家乡的冷意才快步出站。“也不知道爸妈怎么样了,还有同学们,都有半年多没见了。”
江凡没有打扰亲友接站,时间上确实不合适,大家此刻还在熟睡。火车站门前停满了出租车,江凡招手拦下一辆。一路上,看到熟悉的街景,熟悉的建筑,熟悉的商铺,让江凡心情非常好,大大的伸了个懒腰,离到家还要将近半小时车程,便跟司机攀谈起来。
“师傅,这么辛苦嘛,这才四点就出来拉活儿啦?”
“可不是嘛,辛苦。现在生意不好做,不干这个,别的咱也不会呀。你是大学生吗?”
“是呢,我大一,刚放假。”
“大学生好啊,现在社会,就数大学生过的最自在了。趁着大学几年,好好享受。毕业了,也要吃社会的苦。”
江凡不置可否,只是笑笑。见对方没做声,司机猜江凡不爱聊这个,岔开话题道:“快过年啦,出门注意点。今年鹿城治安差些,可能也是因为大家都没钱过年,小偷多讹人的多,还有溜门撬锁的,入室抢劫的,据说还因为入室抢劫死了个人!”司机说的煞有其事,配合语气抑扬顿挫,很生动。
“真的假的?法制社会啊,公安不管吗?”江凡来了兴趣,挑眉追问。
见勾起江凡兴趣了,司机为了打发时间,继续讲道:“管啊,可是管不过来啊。”
“嗯?管不过来?”
“你是咱鹿城人吧。过去见过听过这些事吗?还是同时发生,很频繁的那种。”
“倒是偶尔听过,但是也很少。”
“对呀,少的时候,也得等事情发生了,有人报案,公安再派人去查去抓,这就得花时间。现在一下子多了,还是一波连着一波的,全市分散,你要是公安局局长,你顾得过来不?而且,还有一件事很奇怪。”
“奇怪?”
“嗯,了解过大致情况的明白人都能感觉出来,这像是一伙人做的。”
“为什么这么觉得?”
“我们跑出租的,兄弟们全市到处跑,这些日子也见了些躺地上讹人的,偷东西被抓的,还有公安贴出来公告悬赏的。兄弟们聊起来这些人的长相,那就是非常奇怪了!这么多人,就像一对爹妈生的亲兄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说长的完全一样,但是真的是非常像。而且是清一色的壮汉。你能想象的出来不?就像拍黑客帝国一样,你看过黑客帝国吧?”
江凡听着,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司机讲的情况,江凡大体能想象的出来,说是像黑客帝国,意思是这些人像黑客帝国第一部里的杀毒程序,很多一模一样的人同时出现。
“那死了一个人是…”江凡好奇问道。
“哦,那个啊,听说是个女的,跟着老公回鹿城探亲的,后来被入室抢劫的杀了,老公也不知道跑哪了。然后…嗯~呦,你看,不知不觉都到地儿啦。这些事都是我听说的,你注意安全就是啦,车费50块钱。”司机没再说下去,可能是起太早想回家休息,也可能是赶着去接下一单,江凡见此也没打算继续问,回家见爸妈比听故事重要,付了钱下了车,往家走去。
钥匙轻轻转动,江凡蹑手蹑脚的进屋,生怕把父母吵醒。结果门刚推开一道缝,就有光线照了出来。继续推门,便见父亲正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母亲在厨房忙碌。二老见儿子回家了,停下手中事,高兴的迎了过来。
“爸妈,你们这么早就起了,我还怕吵醒你们呢。”江凡激动,扔下手里的包,顾不上脱外套就抱向父母。
父亲江瑞斌高兴的揽上儿子道:“我跟你妈还不是老古董,查了下火车时刻表,知道大概这个点你也回来了,你不让我们接站,我们就在家里等你呗。你妈起的更早,给你做手擀面呢,我沾你光,有口福喽。”
“别光站着了,快让小凡脱鞋子换衣服,我去煮面条。”母亲刘玉兰边说着,边递上拖鞋。
江凡心里暖暖的,家永远是游子心灵的港湾,不管漂泊多远,那份温暖始终牵绊着归巢的渴望。父母的怀抱永远是孩子心灵的避风巷,无论何时面对父母,那份安心永远萦绕在岁月的每寸时光。
早餐,没有复杂奢华,就是一人一碗简简单单的家常炸酱面。唯一可以算得上精致的,是炸酱碗中大小整齐一致的肉丁,还有洒在最上面的一层葱绿。
江凡儿时曾跟刘玉兰抱怨:“妈,肉丁能不能切得整齐些呀,大的大小的小的,吃起来不舒服。”刘玉兰宠着儿子,就照做。在炸酱最后撒上一层葱绿,是刘玉兰后来学的,尝试过后,江凡很喜欢。就这样,一道炸酱面反反复复做了十几年,江凡喜爱这个味道,出门想念这个味道,总也吃不腻。
热气腾腾的面条下肚,立马驱散从外带回的寒凉,江凡吞下一大口面,抹了抹嘴角,问道。“爸,妈,我打车回来的时候,听司机说年前咱鹿城不太平。真的假的?”
“真的,现在大街上小偷开始有些明目张胆了,都不像在偷,像在抢。入室盗窃的也是非常多,今天片区民警又来了,留了电话让出现情况随时联系,咱家是三楼,从外面爬进来比较难,就看好这道门就行。我跟你妈这些日子也不去上班了,每天在家待着等过年。”江瑞斌用宽慰的语气说道。
“咱们还是要注意呀,我听说还有入室抢劫的,还死了人。”江凡很认真的看向爸妈,江瑞斌叹了口气,刘玉兰一脸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