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南宋“便民五事”制度略论
——南宋中央获取地方信息的渠道之一
随着政治、经济、司法等各方面国家管理事务日益复杂化,宋朝的地方行政事务更加繁冗。在总结治理国家经验的过程中,宋朝统治者重视民生,关注基层治理,意欲缓和社会矛盾,进而巩固王朝的统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更好地发挥地方官员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更好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信息,是宋朝最高统治者始终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这样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两宋时期,地方长官特别是知州、监司任期时间短暂,如前文所述,他们从地方离任到京城和离开京城赴任地方时,有面见皇帝反映问题、陈述政见,接受皇帝询问和勉励的“朝见”与“朝辞”制度[1]。关于宋朝沟通中央与地方政令的信息渠道这一研究领域,邓小南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包括研究生,已经有了一些开拓性研究成果,在她主编的《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2]一书中,既有对中央负责接收和传递信息的相关官僚机构如登闻鼓院等的钩沉索隐,对文书制度的探讨,也有对监察官考察地方信息处理机制、地方官政绩考察机制、路级官员互查、朝廷考察地方的路径、州县官府传布政令的方式、路级官员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方式等的深入研究。但是,细微之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化,如南宋“便民五事”制度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