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互联网历史的研究方法
互联网历史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研究话题,其研究方法融合了新闻传播学、历史学、信息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等跨学科的方法,被用于史料收集、史料分析和史料求证与阐释等方面。在研究路径上,温特斯(Winters)提倡采取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个人、组织与事件)相结合的分析路径。[95]吴世文和杨国斌认为,媒介记忆是研究互联网历史的可行路径。[96]目前,互联网历史研究尚未形成自身的方法体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层面阐述中国互联网历史研究的方法。[97]
(一)跨学科方法的“借用”
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做法。互联网历史研究借用的跨学科方法囊括了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多种研究方法都可以运用于互联网历史研究,显示了互联网历史研究的活力。
1.量化史学方法
虽然国内学人对量化史学的认识经历了起伏,但王旭东相信,量化方法通过与信息化结合,正在成为“信息转向”的历史学必备的研究方法。[98]互联网历史研究可以推动互联网历史研究与量化史学方法(量化统计与分析方法)的连接,[99]不仅定量地描述互联网历史现象,还注重研究其中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推动互联网历史研究的科学化。
2.大数据方法
随着大数据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数字人文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大数据是史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100]大数据不仅带来了史料挖掘和阅读方式的革命,[101]而且给史料的分析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方法。互联网史料产生于网络空间,运用大数据方法收集和分析较之传统史料更为便利(区别于传统的纸质史学)。[102]因此,互联网历史研究可以运用大数据方法进行史料收集与史料分析。例如,文本挖掘与文本识别的方法,数据库方法,基于大数据的主题分析与语义分析、计算机辅助的量化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大数据方法有助于从全局认识互联网历史,兼顾探究相关关系,[103]并且可以开启“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历史研究以发现知识,而不仅是解释,[104]与“问题驱动”的研究相得益彰。当然,在运用大数据方法时需要注意研究伦理。
3.媒介考古学方法
媒介考古学(media archaeology)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一系列探究媒介古今联系的方法的“集合”,而非一套建制的、系统的方法论,其自身也是跨学科的。[105]媒介考古学以批判的姿态于20世纪90年代出场,其在研究方法上的取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媒介考古学拉长了媒介历史的视域,把媒介历史上溯至久远的“从前”。第二,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关注非西方世界的媒介实践。第三,注重物质性,媒介考古学“搜索文本、视觉和听觉档案以及文物收藏,强调文化在话语和物质层面的证据”。[106]第四,主张多元的与复合的研究取向,致力于打破线性的历史叙事,反历史目的论。媒介考古学的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能够为互联网历史研究打开新的视野,建立新的历史关联。
4.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法与口述历史
深度访谈法和焦点小组法可用来研究网民,通过结构化访谈或半结构化访谈,从细部挖掘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体验、经历与故事,以及使用动机与情感等。这种定性研究方法可以成为其他方法的补充,也可以独立用来研究互联网历史。口述历史的方法是历史学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用来研究互联网创业者、互联网建设与发展中的精英,还可以用来研究普通网民。
(二)契合互联网历史的方法探索
1.描述的或纪实的方法
描述的或纪实的方法是指细致地描述和记录互联网历史中的人物、事件与情节,既收集网络档案,又书写历史。邰子学认为,研究互联网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的证据。[107]杨国斌进一步指出,重视理论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忽视描述,实实在在地描述与认认真真地记录网民使用互联网的线索、故事与情节是必要的。[108]这也是中国“深度互联网研究”的可行路径。尤其是,对于“正在发生的”互联网历史,描述的和纪实的方法即是在实时保存和书写历史。
2.网络民族志
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互联网历史,研究者可以采取网络民族志方法观察、记录与阐释网民的互联网行为,开展对网民及其互联网使用的研究。网络民族志可以用来研究特定网民群体或特定网络社区(平台)中的网民,可以基于事件开展,也可以针对日常生活进行,并有助于发展理论。
3.网络传记与生命故事
网络传记是网民有关互联网使用的自传,属于媒介传记的一种。它们可以由个体网民自我书写,记录自己互联网生活的经历与体验。网民的互联网体验各个不同,在网民看来,他们不只是简单的或者商业所定义的技术使用者,而且是能动的中介(active agents)。网络传记基于网民互联网使用和自下而上的视角,可以有效地收集网民的网络体验和经历。因此,网络传记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方法。[109]生命故事是建立在自传式记忆之上的关于个人生活的故事,[110]可用来研究网民与互联网的互动过程。目前,网络传记、生命故事方法正在受到互联网研究者的重视。
(三)方法的开放性与创新需求
网络档案是新史料,如果一味照搬既有的史料考据和解释方法,恐怕难以深入,互联网历史研究呼唤方法的突破。历史学家指出“史无定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的研究方法都可有选择地用于历史研究,尤其是用于考据和实证”。[111]Driscoll 和Paloque-Berges指出,“互联网历史核心的认识论问题,是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发展新的历史方法”。[112]这意味着,互联网历史的研究方法应该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强调创新。上文提及的研究方法,尚未形成体系,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也比较大,当然也存在遗漏的风险。但毋庸置疑的是,通过研究积累和方法创新,我们可以发展出适切互联网历史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