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乾隆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月黑风高,八府密谈(求月票,感谢!)

果然,弘时的话,再次不经意间引导着胤禛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自然是弘时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你不是怀疑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吗?这就是了,这就是你认为的正确答案。

我想学习弘皙,想得到老皇帝的欢心,这就是促使我变化的原因。

一直以来,皇孙中,康熙宠爱长孙弘皙是众所周知的。

即便胤礽被废,不知是不是康熙的意思,其家眷依旧住在毓庆宫里,尚未强制搬离。

而弘皙,依旧可以自由出入毓庆宫,人身自由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可以请见康熙。

这要是换做其他皇孙,是不可能的。

胤禛自然是知道这些的,故而面对弘时的疑问,竟有些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稍稍愣神后,不知胤禛想到了什么,反而松了口。

他语气淡淡的对弘时道:“也罢,随你吧,阿玛也不约束于你。不过,有一条,你绝不可进入毓庆宫。”

“若你胆敢擅自进入毓庆宫,阿玛可不饶你,记住了?”

弘时很清楚胤禛的意思,眼神却装作有些不明所以的样子,点了点头。

随后,胤禛又做出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而弘时自然尽数笑纳,至于能留存多少,便不好说了。

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弘时面色沉静的坐着,脑子里却开始丝丝缕缕的梳理起来。

约么到了戌时末、亥时初,弘时才缓缓起身,走到门口,眼神看向了一墙之隔的八贝勒府方向。

深秋的夜晚,寂静而唯美。

夜色漆黑,黑的那么纯粹。

星光点点,如宝石点缀天幕。

月色光华如银河之水,泼洒在天幕上,勾勒出一副神秘的画卷,给予人无限的遐想。

一股充斥着凉意的风吹来,弘时幼小的身体下意识的缩了缩,可他的目光却没有变化。

在这万籁俱静之时,八贝勒府的侧门悄悄打开了一边,一道身披黑色披风,黑布遮面的身影快速闪了进去。

胤禩的书房里,看着来人掀开遮面的黑布,他的眼神没有丝毫惊讶。

胤禩面带和煦微笑的问道:“你来的路上,没有尾巴吧。”

那人亦微微一笑道:“八爷尽管放心,老夫岂是那不周全之人?”

此时,若又他人在场,亦或是听到了这个声音,定然会震惊不已。

因为来人竟然是堂堂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马齐。

妥妥的中堂大人!

按大清制,皇子不得结交大臣。

在这几乎所有人都进入睡眠的时刻,眼前的这两人竟然偷偷见面,若是被发现,那可是十张嘴也说不清的。

胤禩微微一笑,继续道:“今日之事,您也看到了,非是我不尽力。实在是那小子太过出其不意,他的说辞,直接说到了汗阿玛心坎里,我亦无法。”

马齐摆了摆手,不以为然的说道:“八爷多虑了,区区后辈之事,岂能干扰老夫之意?八爷不会以为老夫因此便会支持四爷了吧?”

胤禩没有回答,继续道:“我自是不会作他想,只是消息传出去后,令弟李荣保恐......”

马齐眼神一闪道:“八爷不必多虑,傅清之事,非我弟所愿。相反,此事或使他不悦也未可知。倘果如八爷所言,亦怪不得您。”

胤禩没有继续下去,而是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马齐见状,也不纠缠与这个话题,转而说道:“老夫冒险深夜前来,乃是为推举新太子之事。不知八爷,作何准备?”

胤禩眼睛一亮,稍稍沉思,便没有避讳的说了出来:“有意举荐我为太子者,已过三百之数,俱是在京四品以上,外省三品以上的大员。”

听到这话,即便马齐心中有所准备,也是暗暗一惊。

他知道胤禩党羽众多,却也没想到竟然如此之多。

除了他知道的一些地位颇高的大臣,这得还有多少水下之鱼?

也不对,外省就那么多三品以上之人,在京的四品以上,也是有数的,怎么凑出的三百多之数?

马齐心中疑惑一起,仅仅瞬间,他便心中一颤,难道是笼络了宗室之人?

是了,只有笼络了宗室贵胄,才会有这么多人。

毕竟其他皇子也不可能是光杆,哪一个身后会没有一批忠实的拥趸呢?

马齐点了点头,说道:“皇上说过,此次推举,一惟公议,绝不偏私。”

“即便麾下人数较多的诚亲王,恐怕也不及八爷您五一。”

“这么多人,都上折举荐,倒是不会出现差错了。”

但胤禩却有些不安的皱了皱眉,说道:“我倒是不担心人数上争不到头名。”

“我只是心中隐隐有些不明、不安。”

闻言,马齐眉头微挑,问道:“哦?八爷何事不明?何故不安?”

胤禩稍稍顿了顿,微微叹了口气道:“太子储君,乃国本也。汗阿玛废黜太子时,尚且与他人无有商议,一力乾纲独断。”

“可立太子之事,却为何要众官推举?汗阿玛真的会将推举之人立为太子吗?”

“若汗阿玛意不属我,又当如何?”

胤禩心中最担忧的就是这个,真要搞推举,那他是不怕的。

八贤王的名头不是白叫的,振臂一呼,从者甚众。

可若康熙虚晃一枪,名为推举,实则引蛇出洞,暴露了实力,却没得到太子之位,那时,可就撕破脸了,又该怎么办?

服从,接受他人为太子?

还是不服,掀了桌子?

服从,心里无法接受。

不服,没实力掀翻。

康熙的统治力和对朝廷的掌控度,可不是一个招揽人心的八贤王可比的。

马齐闻言也沉默了,他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

稍后,他语气也不再那么肯定的说道:

“热河之事,你我皆知。皇上已言明,事起肘腋之间,诸多晦暗不明,他老人家不得不立时挥刀斩麻,乾纲独断。”

“如今,情形大为不同,局势明朗,无有隐患。”

“为固江山社稷,为服众臣之心,皇上以公议选立太子,亦是最好的选择。”

“老夫以为,以皇上的英明睿智,断不会拂了百官心意,将朝局再次拖入动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