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隋唐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徐建平

在宁志新老师七十华诞之际,学界同人为宁老师出版论文集,作为宁老师的学生和同事,我非常高兴,也使我这个隋唐史的门外汉再次有机会向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

宁老师毕业留校任教之时,我刚进入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从事历史学专业学习。当时历史系风传有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老师,从新疆直接考取了胡如雷先生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即留校任教。作为一个刚刚迈进历史系门槛的小女生,心中十分敬佩,也很希望见识一下宁老师的风采。有一次和高年级的同学同行去教室自习,偶然遇到宁老师,我才认识了高高的个子,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宁老师。宁老师爽快地和师兄们聊着天,声音很洪亮,这是我初识宁老师。和宁老师较多的接触是在1988年,当时我留校后担任教学秘书,无论给宁老师安排什么教学任务,宁老师都积极配合,从不挑剔,让我感到很温暖。对于我这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后辈,宁老师非常爱护和提携。1992年,宁老师让我参与了他主编的《道教十三经文白对照》翻译工作,当时作为非教学人员,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这部书于1994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项科研成果,在业务方面使自己树立了信心。之后,我转到教学岗位,宁老师更是在教学和研究上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宁老师到厦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每次见到宁老师,都能从他那里了解到许多前沿的学术信息,收获甚丰。当时看到宁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在学界有影响力的论文,自己非常羡慕,向宁老师请教做学问的方法,宁老师总是热情地予以指导。可以说是受宁老师的影响,后来,我自己也想报考厦门大学的博士,向宁老师了解考博的有关信息,宁老师热心介绍厦门大学历史系的情况,2003年我如愿到厦门大学攻读博士。虽然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宁老师有很大不同,但是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得到了宁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对宁老师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

宁老师是隋唐史研究专家,先后出版了《李勣评传》《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编)》等专著。他涉猎面很广,在隋唐制度史,特别是军制、使职研究方面成就斐然,深得学界赞誉。宁老师为文长于考证,深得乾嘉治学之精要,但他重视考证,而不拘泥于饾饤考据,着手者小,着眼者大,通过爬梳勾稽史料,阐释的往往都是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这一点上分明又能看到胡如雷先生治学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宁老师曾数年照顾患病的爱人,自己也深为眼疾所困,但仍笔耕不辍,这种毅力、这种精神着实可佩可叹。

宁老师坚守学术,耕耘教坛三十余载,给我们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增了光,作为晚辈,我为宁老师的成绩感到骄傲,也为历史文化学院有宁老师这样的业务扎实、潜心教学的老师感到骄傲。值此宁老师70华诞之际,受邀为宁老师纪念文集作序,甚感荣幸。祝愿宁老师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