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聪明的“改改”

“改改”是陕西凤翔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弱智农妇。她在家门口的公路边卖水,2分钱一杯,但她不认识钱,就把买水人付的钱与她自备的2分硬币对照,1分硬币不要,5分硬币也不要。久而久之,当地骂人笨会说“看你笨得像改改”。今年春天,该县青年农民樊忠虎却反其道而行之,自行改名“樊改改”,并以“凤翔改改”为蒸馍店的店名,但在申请注册时被县市工商局先后驳回,随后,他起诉到法院,此事也成了陕西全省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前一个“改改”是愚憨,后一个“改改”却很聪明,他从中悟出了“改改”两字中蕴含着经商的智慧和道德。诚实经商不就是商界中“戒欺”境界的体现吗?

形象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说“改改”已成凤翔“愚憨”品牌的话,只要不是实在的不可救药,动动脑筋“借壳还质”,仍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傻”并不可怕,美国的麦克米兰出版公司、IDG公司出版了一系列的傻瓜读物,其中“笨蛋书”已出373种,“傻瓜书”已出300种,如《购买车辆笨蛋指南》《约会傻瓜大全》等都极畅销,1997年,“笨蛋”和“傻瓜”年赢利均在1.2亿美元以上。你说,谁比谁傻?

由此说来,“凤翔改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牌问题,而是新旧观念的一次大碰撞。

按常规,当一件事物或一个观念被囿于其坚硬的思想城墙之内时,很少人会再去问为什么,只会把它当作历史的标本来鉴赏,从而远离它。但谁能率先打破它的外壳,谁就获得了一种认识,表现在商业上就是商机。当广州美院的教师指着一只崭新的西班牙式柜子说“这个,过两年就扔了”,又指着一排乌沉沉半新不旧的古董低柜说“这个,一辈子也不会扔”,你不能不惊叹这种眼力,也许正是这种眼力,才使得樊忠虎如此胆大。落后贫穷的根源是什么?仍然是观念的僵化。

甲、乙两人分苹果,乙挑大的,甲则说乙不道德,乙反问甲让你先挑会怎样,甲说当然把大的留给别人啦,乙说现在不正是你要的结果吗?我们不能训斥乙是自私的或不道德的,市场经济已经教会了我们必须崇尚实干、科学,力戒空谈。如果死守那所谓“道德”,只会使“改改”再愚憨下去,而事实上,“改改”的蒸馍早已占领了凤翔县城市场,邻县、外地甚至香港都有人邀其去注册。

除了经营策略及观念对撞外,“凤翔改改”引发的注册风波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原载《杭州日报》200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