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序

姜辉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为“去史灭国”推波助澜,是一种危害较大、影响面较广的政治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政权来说为害尤甚,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批驳和抵制。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苏共瓦解和苏联解体的殷鉴不远,这警示我们,批驳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理论任务,关乎党和国家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意识形态安全。因而,对历史虚无主义这种政治思潮的动态跟踪、辨析揭露、批驳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郭彦林同志撰写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一书,可以说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件重要的工作。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较为系统深刻地剖析了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根源、表现、特征、危害性以及回应举措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的看,该书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一是深入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作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究其根源,在国际上看是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传统现代流变的产物,是一些西方国家推行全球战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国内看是少数坚持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争夺领导权的体现,其目的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说这样的判断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针对性。

二是全面系统地梳理评析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历史的视野和辩证的方法,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历史脉络、演变规律、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性的动态考察。通过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演变、具体事实、典型案例等的分析考察,阐明其本质特征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在辨析与批驳错误思潮的同时,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批判抵制错误思潮与研究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领导权、话语权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三是在批判错误思潮中着眼于建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该书立中有破、破中求立,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作者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分析批判的目的,是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以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建设性。

总的看,该书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结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式研究,论证透彻,说理明晰,行文也较为朴实,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可读性,是一本值得理论宣传工作者及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等阅读的参考读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