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现代十大家诗词赏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旧作二绝书赠鲁迅

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喑不声。

汝辈尚容说威信,十重颜甲对苍生。

几多恩怨争牛李,有数人才走越胡。

顾犬补牢犹未晚,只今谁是蔺相如。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33年1月,录自《蔡元培全集》第七卷。据《鲁迅日记》载:1933年1月17日下午往民权保障大同盟开会,被举为执行委员。蔡孑民先生为书一笺,为七绝二首。蔡元培与鲁迅实为忘年交,当得知二人同被选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负责人时,遂以旧作相赠,向知己坦诉衷曲。

第一首痛斥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

“养兵”二句,喑(yīn),哑,缄默不言。诗句意谓,养兵千日不知何用,而今大敌当前竟成哑巴不吭声。

“汝辈”二句,十重颜甲,典出《开元天宝遗事》上,唐代进士杨光远食求无厌,时人鄙之,说他惭颜厚如十重铁甲。苍生,指百姓。诗句意谓,你们这些家伙还好意思说什么“威信”?竟然腆着十层厚甲般的脸皮来面对天下苍生。

第二首期盼国内团结,消除党派纷争。

“几多”二句,牛李,唐代后期牛僧孺、李德裕之间的朋党争斗,持续了近四十年。越,古时江、浙、鲁、闽之地,为越族所居,谓之百越。胡,古代泛指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走越胡,指人才离开中原远走他方。诗句意谓,有多少恩恩怨怨如“牛李之争”,让为数不多的一点人才亦远走他方。

“顾犬”二句,顾犬,即“见兔顾犬”,见了兔子再回头唤狗追捕。比喻事虽紧急但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补牢,即“亡羊补牢”,丢失了羊赶快补好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补救。《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因功任为上卿。他对同朝大臣廉颇容忍谦让,使其悔悟,最终成为团结御敌的知交。诗句意谓,见兔顾犬,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只是今天谁是蔺相如?意在呼吁国民党人要有容人之量,团结御侮,一致对敌。

此诗政治倾向十分明显。作者身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却敢于公开指责国民党执政当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错误政策,希望国共两党团结御侮,一致对敌,表达了国民党内有识之士的正义呼声。只是将国共两党的矛盾视为“牛李之争”,且以蔺相如与廉颇为喻来化解双方矛盾,实为认识上的局限。作者在艺术上以形象的议论来抒情,让炽热的爱国之情融于形象的议论之中,读来使人感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