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陆氏
“嗯~~~”
睁开眼睛,刘邈这才察觉竟然已经到了翌日辰时。
侍者在门前守候,见刘邈清醒,立刻上前用皂荚碾碎出的果肉抹在刘邈脸上,然后用温水擦拭,起到清洁的作用。
等擦完脸庞,又有人端来一盆热水,帮刘邈洗脚,以解酒醉之困。
足下泡着热水,侍者又奉来杨柳枝辅以青盐,要刘邈漱口之用,免得醉酒之后口内气味太大,让主人以为招待不周。
抹上青盐,用杨柳枝洗涤牙齿,最后将口中盐水吐在洗脚盆内,当即又有侍者取来鸡舌香奉于刘邈面前。
所谓鸡舌香,乃是产于昆仑国和交州那边的一种香料,亦是有口齿清新之效。
刘邈解着身体的疲乏,再次为昨日的决定感到庆幸。
这吴郡陆氏,当真富有!
自己将来能否抵抗袁术,大抵是真的要靠江东的这些士族了!
待洗漱完毕,刘邈看向床边叠放整齐的衣裳。
这衣裳,还是昨日宴会的那一套。
这自然不是陆氏小气,不愿给刘邈新衣。
正如《吕氏春秋·分职》所言:召客宴饮,酒酣乐作之后“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
《仪礼·乡饮酒礼》也记载过:明日,宾服乡服以拜赐,主人如宾服以拜辱。
刘邈虽然暂时还没有练会尬舞,但是这些基本的礼节却还是努力钻研过的。
毕竟,自己身为刘氏贵胄,身为两千石的太守,若是连礼仪都不能遵守,那自己大抵是真的没机会在这大汉朝混了!
穿上衣裳,刘邈同仓头侍者又往陆康府中拜会。
而陆康也是早有准备,知道刘邈要按照礼仪前来拜会,当即将刘邈迎入府中,再次奉为贵宾。
“昨夜醉酒滑稽,有失态之嫌,还请忠义原谅。”
刘邈毕恭毕敬,因为昨夜之事和陆康告罪。
陆康虚扶:“正所谓“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宾客在我这里越是放纵,不正说明我招待的周全吗?既然是我这个主人招待周全,那客人又有什么罪过呢?刘使君昨夜失态,难道不正是对我最大的赞扬吗?”
一番解释,倒是让二人的关系更为亲近!
刘邈进入陆康家中,竟然发现主厅内作陪的并非是陆康的儿子陆儁,而是另外之人——
一个貌美妇人。
这妇人谁来着?刘邈总是觉得眼熟。
待看清对方脖子上挂着的那块大金盘的时候,刘邈才辨别过来对方的身份!
陆逊之母……陆氏!
刘邈再度上前,鞠躬行礼——
“昨夜酒醉,冒犯了夫人,还望夫人不要怪罪。”
而一旁的陆康也在此时观察着刘邈。
见刘邈今日面对陆氏时,根本没有昨日的热切,眼神中也没有流露出对美色的渴望,当即不断点头,感觉欣慰。
刘邈,果真如同自己从孙陆议说的那般,不是寻常男子,更不是昨日众宾客以为的登徒子!
“刘使君言重了。”
陆氏再次身形款款的起身行礼。
而也就是在这时,刘邈才第一次将目光转移到陆氏本人身上。
体态柔美,面相温和,多是江南女子的温婉。
腰肢纤细,身前饱满,又是风姿绰约的尤物。
可惜在刘邈眼中,这些终究是没有陆氏的儿子陆议还有她背后整个吴郡陆氏乃至江东士族诱人……
“刘使君昨日高唱《蒹葭》的场面,实在令人难忘!”
陆康在确认了刘邈果真不是奸邪之人后,对陆议昨日对刘邈的认知也是信了几分。
只是这“类高祖”的评价却是太过让人震撼,所以陆康终究还是想要再试试刘邈的成色!
“刘使君昨夜先有“忧国忧民”之论,之后却又狷狂肆意,倒是令我不解……难道刘使君是酒量不行,所以才这般判若两人吗?”
来了!
刘邈没有想到,陆康竟然这般直白,直接询问起了昨夜的反差!
这个问题和昨夜的“纳妾”之事一样,若是回答不好,只怕会出大事!
刘邈端正姿态,不再作虚伪客套之态。
他知道,自己能否彻底得到陆康的支持、陆氏的支持、江东士族的支持,全看自己接下来的表现!
陆康现在对刘邈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同事,是将来可能的亲家,更是刘邈的天使投资人!
正如高祖刘邦迎娶吕后,用吕氏家财起事;也如光武帝刘秀抵达河北后迎娶郭圣通,得到真定王刘杨的支持;再如将来刘备迎娶糜氏,得糜竺糜芳家财相助一样,现在的陆康对刘邈而言,完全就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
如果自己表现的让陆康满意,那自己就能够得到陆氏的家财与人脉,让自己在淮南有立足之地,以此对抗袁术。
反之。
如果不能让陆康满意,别说这些政治资源,就连昨日装醉认下的婚事估计也会被否决,至于什么陆逊更是与自己无缘,自己大抵真的只能在不久的将来对着袁术撅屁股……
刘邈沉声思索。
所以,要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也是很重要。
太过下流……不行,会让陆康以为自己没有才干。
太过上流……也不行!会让陆康以为自己虚伪,是个大忠似奸之人。
“忧国忧民”之论在宴席上情不自禁有感而发还行。倘若在现在这种交心的时候还拿出来扯大旗,那刘邈就纯粹是将陆康当做傻子了。
想要让陆康满意,唯有投其所好,让他对自己有所认同,这才是这场面试的最优解!
是的!现在给刘邈的感觉就是面试!
不能一无是处,也不能冠冕堂皇。
最重要的,还是让对面的HR满意!
果然……
无论是两千年前还是两千年后,打工牛马永远都是打工牛马……
刘邈收拾心神,看了看陆康,但随后就将眼神放在陆氏身上——
“仕宦当作执金吾,”
“娶妻当得阴丽华!”
“如今大厦将倾,邈一心匡扶汉室,再无它求!”
——————
注1:
汉代成书的《神农百草经》中记载“长垂脂浓。短具牙形。铁封蕃茂。篾束飘零。熏烟溽散。调酒风停。苍鳞百岁。去垢常青。”可见当时已经将皂荚当做清洁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