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亦得春如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惊艳时光 蛰伏繁华

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和感受一番雨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便开始粉墨登场了。春天的节气果真如席慕蓉所感叹的一样,“在长长的一生里,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春雷响,万物长。”一声春雷响,万物长苏醒。九九已尽,气温回暖。蛰伏了一冬的花虫鸟兽,自此开始萌动,意为惊蛰。

蛰,藏也。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可见古人对“惊蛰”的描述还是相当有深意的。

惊蛰也是春日里最美的节令,它唤醒、提携、催促和聚集。它不似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一样温润和煦,一个个就像是被春天娇惯的小丫头。它好似小小少年,携着一身朝气,在人间轻舞飞扬。于是乎,万物在它的带领下有了新的活力。

你看,所有的生命好像都在蓄势待发,殷殷期盼着惊蛰的到来。届时,只待它一声令下,它们就千军万马般涌向天地间。草木负责铺绿;花朵负责点彩;河流负责奏乐;鸟雀负责传递消息;冰凌花举着火炬告知大家,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这时,每一个生命都会以春天的名义新生,恣意地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这个时节,桃花初放,一朵朵花苞苞,缀满枝丫,在和煦的阳光里喜笑颜开,抖落一树的好颜色。像爱美的女娃娃,偷拿了妈妈的胭脂,慌张地胡乱涂抹,左边一团水粉,右边一团嫩红,真是妙不可言。

河堤的杨柳,绿得正好,一枚一枚的叶,镶满了细软的枝条,在轻柔的东风里轻舞慢摇。这是柳条百尺拂银塘,舞动一池碧波荡漾;那是陌头杨柳绿烟丝,摇曳两岸树色袅袅。春色便从这桃红柳绿开始沸腾,此后,春意便扶摇直上。

惊蛰过后,北方气温回升,桃花、梨花尽然开放。走在田埂抬眼望去,粉红和雪白竞相交映,煞是好看。黄鹂鸟在花间低飞盘旋,有一种人在画中走,鸟在画外飞的脱世之感。

“轰隆”一声清雷,便唤醒了起身春耕的农人。田里的庄稼不等人,北方的小麦日日拔节,南方的水稻时时伸腰,万物生长,农人繁忙。耕牛犁地,浇水施肥,种瓜点豆……忙得不亦乐乎。

雷声激动人心,也惊动了虫儿的小心房。古人造字非常注重会意,蠢,春下两虫,本意指大量冬眠的虫蛇、青蛙、蟾蜍等,在春天苏醒、蠕动,所谓“蠢蠢欲动”最为形象。

当蛰则伏,当惊便起,顺时而动,应势而为。智慧的古人顺应四季,感念苍穹,每一个节令都有不同的寓意,或婉转温柔,或明媚大方,唯有惊蛰的“惊”,让人提神振气,甘愿奔赴一场春的盛宴,去拥抱一个更美好的季节。“惊”,是惊醒,又何尝不是惊艳?她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忽觉“蛰伏”这个词,真好。

万物皆因春雷而醒来,人间皆因春萌而可爱。人生只有不甘蛰伏,才能令人信服;生命只有走向春天,才能绽放光华。

时光会善待每一份蛰伏,时光会告慰每一份付出,也请轻轻接住你的好运,它正在发芽,蛰伏的繁华,“砰”的一声,正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