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0章 交际
散场的灯光亮起时,影院内的空气还弥漫着几分压抑的余韵。
刘茜茜轻轻揉了揉发酸的眼眶,侧头望向徐风,却见他眉心仍紧锁着,指尖无意识地叩击着座椅扶手。
“没想到最后婉后会以那样的方式落幕...”刘茜茜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还带着未褪的震撼,“冯导把暴力美学和悲剧色彩渲染得太浓烈了。”
徐风缓缓摇头,从座椅上起身,目光扫过正陆续离场的观众:“视觉呈现确实惊艳,叶锦添的美术设计和谭盾的配乐堪称一绝。”
他顿了顿,喉结微微滚动,“但你有没有觉得,那些华丽场景下的人物情感,总像隔着一层纱?西方悲剧的哲思与东方伦理的碰撞,最终只停留在了形式层面。”
刘茜茜整理着裙摆的手一顿,想起电影里婉后独白时突兀出现的英文台词,还有太子那场充满莎剧风格的面具舞。
她抿了抿唇,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些桥段太刻意,比如哈姆雷特式的独白放在五代十国的宫廷里,总让人出戏。”
徐风凝视着墙上《夜宴》的海报,画中人物的华服与权谋交织的眼神,此刻看来竟有些讽刺:“我理解冯导想做文化破壁者的野心,但悲剧的内核不是简单的元素拼贴。当婉后说出'最高境界的表演,是将面具戴到脸上,再长到心里时,我只看到东西方戏剧理念在互相拉扯,却没有真正融为一体。”
刘茜茜若有所思地点头,忽然瞥见拐角处冯晓刚正被媒体簇拥着接受采访,闪光灯将他的笑容照得格外明亮。
正说着,眼尖的记者发现了徐风和刘茜茜的身影,立即举着话筒围拢过来。“徐导、刘老师!能分享一下看完《夜宴》的感受吗?”此起彼伏的提问声中,闪光灯再次如浪潮般涌来。
刘茜茜率先接过话筒,笑容甜美而得体:“冯导的作品永远让人惊喜,视觉呈现堪称一场盛宴!尤其是配乐和美术设计,每帧画面都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看完让人回味无穷。”她的目光掠过不远处仍在接受采访的冯晓刚,语气真挚而诚恳。
话筒很快递到徐风面前。他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语调沉稳有力:“这部电影展现了冯导非凡的魄力和创新精神。”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的媒体,“将东西方文化元素大胆融合,这种尝试本身就值得尊敬。从服化道到镜头语言,整个团队的用心都能在银幕上看到,相信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份诚意。”
记者们显然对这个回答意犹未尽,又追问:“徐导觉得这种文化融合的创新,对国产电影发展有什么启示?”
徐风沉吟片刻,认真道:“艺术本就需要突破边界,冯导的探索为行业打开了新思路。对我们创作者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在创新中保持文化内核的生命力,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旁的刘茜茜适时补充:“就像徐导说的,创新不易,但正是这些勇敢的尝试,才能推动中国电影不断向前。很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记者的围堵刚结束,徐风就看见冯晓刚从人群中脱身走来。
他主动迎上去,笑着说:“冯导,刚才采访时那些话,确实是心里话。敢把东西方元素这么大胆地揉在一起,也就您有这魄力。”
冯晓刚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透着兴奋:“试错嘛,电影不就是不断尝试?你觉得哪里拧巴,直说。”
徐风坦诚道:“画面和配乐没得说,但人物的情感逻辑总差点意思。西方悲剧的框架套在东方故事里,就像穿错了鞋,好看却硌脚。”
冯晓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这话倒是一针见血。下次咱们再聊,我还真想听听你这新锐导演的新思路。”说完,他拍了拍徐风的肩膀,转身离去。
徐风望着冯晓刚的背影,在心里默默想着:电影的创新之路,还长着呢。
冯晓刚回到休息室之后,对着助理说:“年轻人总爱指点江山。”他将烟头重重按熄,“《夜宴》筹备两年,光剧本就改了七稿,从服装到配乐都是国际班底。节奏问题?不过是众口难调罢了。”
助理欲言又止:“徐导毕竟...”
“毕竟什么?”冯小刚突然冷笑打断,“就凭两部小成本电影的票房?在这行摸爬滚打三十年,我吃过的盐比他见过的胶片都多。”
他抓起桌上的申报材料,扬了扬多伦多电影节的邀请函,“市场有市场的标准,奖项有奖项的门道。等他能站在威尼斯红毯上,再来跟我谈艺术。”
窗外霓虹照亮他紧绷的下颌线,这个在影坛叱咤风云的男人,此刻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对他而言,《夜宴》不仅是作品,更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战役——哪怕对手只是个初出茅庐的“竞争者”,他也绝不允许旁人质疑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
周讯踩着细高跟走来,眼角眉梢带着三分笑意,在徐风面前站定:“徐大导演,可算逮着你了。”
刘茜茜眼睛一亮,率先迎上去:“讯儿姐!久仰大名。”
徐风语气带着熟稔的调侃:“讯姐,我又不欠你什么东西。怎么能说逮住我了呢?”
周讯歪着头,发尾扫过珍珠耳坠,“你怎么不欠我东西?当初信誓旦旦说要给我写个好角色,现在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天地良心!”徐风摊开手,“总不能让您去演高中生吧?我这是等合适的本子,得配得上您的灵气才行。”
周讯瞥了眼刘茜茜,指尖轻轻点了点她肩头:“瞧瞧这胶原蛋白,年轻就是本钱。不像我,都快被后生拍在沙滩上咯。”
刘茜茜脸颊泛起红晕,连声道:“讯姐才是永远的少女感!我还盼着能跟您多学两招呢。”
“行了行了,小嘴抹了蜜似的。”周讯笑着挽住两人胳膊,“走,外头还有庆功宴,咱们边吃边聊——徐风,你可得好好说说,到底藏着什么好剧本!”
徐风笑着后退半步:“真没藏私!这不刚拿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改编权,正忙得脚不沾地呢。”
“听着倒新鲜,这就是你要拍的青春片吗?有时间送我一本。我当做睡前读物看一看。”周讯说。
“你怕是要失望。”徐风嘴角带了抹促狭,“讲的是高中生早恋那点事儿,估计你看完得直摇头。”
“合着嫌我老了?”周讯杏眼一瞪,“我今年才三十二,再说凭什么我就不喜欢看高中生谈恋爱的事情!”
“可我才二十二啊,姐姐!”徐风摊开手,“五岁一个代沟,咱俩中间能架座跨海大桥了。”
“油嘴滑舌!”周讯笑骂着拍他胳膊,眼神却软下来,“不过你确实有才华。我像你这么大,还在横店啃冷盒饭、逮着龙套角色就往上扑呢。”
人群突然向两侧分开,葛优晃着肩膀慢悠悠走来,标志性的眯眼笑容带着几分慵懒。
徐风立刻挺直腰背迎上去,伸手时带了三分晚辈的拘谨:“葛老师!“
“哟,小徐导演!“葛大爷抬手虚扶了下,腕间佛珠随着动作轻响,“刚看你和冯晓刚聊得热闹,没敢打扰。“
他半开玩笑地压低声音,“有合适的戏可想着我,再不济给我安排个扫地僧也行。“
徐风连忙摆手,笑得爽朗:“您这咖位往那儿一站就是戏!等新本子打磨出来,第一个给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