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代文里混吃等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知青

姜爷爷第二天一早就去公社开会去了,姜大伯骑着自行车载着姜爷爷。

夏家的夏老头也会去,老夏家也有自行车。姜家和夏家是莲花大队有自行车的唯二的人家。

下午,一家人放工回来,姜爷爷和姜大伯已经在家了,只是看起来脸色不好。

姜老三一口饭一口菜,夏收难得吃得饱,可要多吃些,姜珠也是吃得头也不抬。

姜老三,“爸,你们今天去开会怎么说?”

姜老三问完又继续扒饭。

姜爷爷就当没听见,姜大伯道:“唉,还能说什么,就明天去县城接知青呗!”

姜老三不在意接不接知青,问出最关心的是,“大哥,今年怎么说,知青有补贴吗?”

姜大伯闻言就更愁了叹了口气,“没有。”

姜老三没眼色地继续追问,“没有就没有呗,怎么了大哥,不是有什么大事吧!”

姜大伯,“今天去开会,我们公社来的人比以往加起来还多,还有好几个优秀进步青年都是自己主动下乡搞建设的。”

姜大伯继续,“公社赵书记还点名表扬!”

姜老三,“这不挺好的,赵书记可是不常在大会上夸人的,想来确实是有些本事!”

听这话姜爷爷和姜大伯更愁苦了。

本来知青下乡来,大家都欢迎的,都期能带来什么改变。

可惜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本领,只是少数人。偏偏有人不自量力,没能力就算了,搞出来的事情一件比一件大。

听说还有破坏生产,差点害粮食歉收还振振有词告状的,还有聚众打架的,有下乡来乱处对象的。不过这种人毕竟都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怀着一腔热情下乡的,还是有不少杰出知青做出巨大贡献的。

莲花公社没来过什么特别出名的知青,大多数都还很本分,见不能做什么事,就都投入大生产中。

不过知青下乡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在知青的加入下,扫盲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大队的文盲率大大降低,大多数人都勉强认识几个字。

姜爷爷就很支持这项事业,在知青下乡的头几年,经常组织知青给莲花大队扫盲。

这样一举多得,知青刚下乡不适应,这样有利于融入集体;还给莲花大队的社员们们一个识字的机会;姜爷爷还和社员们商量给讲课的知青几个工分作为奖励,让不能干又没有家里补贴知青们不至于饿死。

知青们都轮流给社员们上过课,姜珠的妈妈也讲过,可惜讲得不是那么好。去公社当老师的知青张建国讲得最好,生动有趣,大家更喜欢张建国上的课。

姜奶奶,“嗨,这有什么可怕的,人来了接收,不就得了!”

姜大伯,“妈,话是这样说,可是听说其中有个被特别表扬的知青点名要来我们大队!不怕知青来,就怕知青闹事,到时候起了冲突,伤了谁都不好!”

姜老三,“可不是!妈,这种能被特别表扬的,可都是有本事的!有本事的人能让自己吃亏?要是管的住还好,要是管不住,让我们大队的人吃亏?”

姜奶奶听着姜老三的丧气话,忍不住瞪了姜老三一眼,“干什么?怕什么?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还怕一个外乡人?”

姜奶奶见说来说去没一个爱听的消息,生气道,“说来说去,你们知道来的是谁?有几个人?”

姜大伯,“妈,这不来的知青太多,下面的都有意见了,都不太愿意。今年又没有补贴,各个公社都闹着少分一些。听赵书记说,他还要去县里开会,明天我们去公社拿了名单再去县里接人!”

姜奶奶,“那指名要来我们大队的叫什么名?是男是女?有听说为人怎么样?”

姜大伯,“是个女知青,名叫谭琴,其他的不知道。”

姜奶奶有些生气,不是说很厉害吗,怎么也不打听打听,好做些准备。

姜大伯娘解围,“妈,会不会是有亲戚在这里,所以指名要来我们这里?”

赵招娣见终于有机会挤兑大嫂,连忙开口,“瞧大嫂说的,在我们大队上,可是没听说谁家亲戚姓谭!依我看呐,是知道我们这边粮食比其他地方多,知青在我们大队过得最好,所以才来的!”

赵招娣见大家都不说话,得意道:“再说了,谁家好人会来找乡下穷亲戚!”

赵招娣平常有事没事攀扯王秀就算了,平常还拉踩姜珠捧她儿子,一直想从姜珠上占便宜给姜林材。

姜老三不爽她很久了,开玩笑道:“二嫂说得对,要是我有二嫂这样的乡下亲戚,我不得跑远一些!哈哈!”

赵招娣,“你……”

姜奶奶打断道:“好了,别瞎吵吵,有这力气,怎么不见在地里多使些?”

姜奶奶,“明天怎么去接知青,赶着大队长的牛车去,还是开公社的拖拉机?”

姜爷爷,“开拖拉机去县城接,接到公社换牛车!”

开着拖拉机接人到大队,那是不可能的,虽然说姜大伯会开,可是送了莲花大队的,送不送其他大队的?所以索性直接接到公社,各自接回去,毕竟机油是要钱的,可比人力值钱。

姜老三听说可以搭顺风车去县城,积极争取道:“爸,我明天要去县城!”

以姜奶奶对姜老三的了解,姜老三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拉什么,但还是怼道:“你没事进什么城?”

姜老三笑道,:“妈,这是不好久没见老四了嘛,想他了!再说了,家里要置办什么东西,我去不是正好吗?”

姜奶奶腹诽,正好什么,正好给你缺斤少两的机会!

姜奶奶,“去什么去,给我下地去,本来就没挣几个工分,还偷懒!”

姜老三见从姜奶奶这里没门,又看向姜爷爷,“爸,我明天替你和大哥去接知青吧!您在家休息休息!”

姜爷爷答应了,“也好,老三你去吧,顺便去看看老四。”

姜珠见状连忙拽着姜老三的袖子撒娇,“爸爸,我也想去县城!我还没去过,我想去!”

姜老三不好得寸进尺,万一不让去就不好了,对着姜奶奶恳求,“妈,让珠珠一起去,见见世面呗!”

赵招娣急忙开口,“妈,也让林材去!”

姜老三当然不情愿,女儿是亲的,侄子也是亲的,可改变不了拖油瓶的本质。带一个就算了,两个可不行,要是带了,不得忙死。

姜老三,“林材一个男孩子去什么,下地学挣工分多好!”

姜奶奶沉吟道,“都去吧,反正在家也干不了多少活,去玩吧!”

姜老三,“妈,我一个人可看不了两个小孩!”

姜奶奶无语,“看不了就别去,还是下地吧!”

姜老三狡辩,“妈,我可以的,两个算什么,多来几个也看得住!”

姜奶奶没理会姜老三直接吩咐道:“老大,明天你去给老四送些东西。老三明天你哥可是要办正事的,你看好两个孩子,顺便去供销社给家里买些糖和布。”

莲花公社也有一个供销社,只是东西少种类也少,还有欺负人直接缺斤短两。大家都更喜欢去县城里买东西,除非你有关系或者自己够凶,不然吃一肚子气不说,还被占便宜,县城里就好一些,人流量大,要是做得太明显,可干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