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我只是在做正确的事
丰城北门。
晨风清新。
护城河里的尸体已经被打捞上岸,水流依旧暗红,却已经开始流动。
城前二三里处,陆续搬运来的尸体堆积着成一座座小山,而后被填进土坑,油火添之,冲天之火带着黑色烟雾弥漫在上空。
焦臭味随风扑向城墙,刘升皱着眉头,掩着鼻子,却没有昨日那种血腥欲昏的感觉。
“公子!何以至此?”
一旁的李皱摇头哀叹。
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好好安排俘虏押运粮草?
公子却大发善心,不仅给五千俘虏人人饱餐一顿,还教他们搬运处理尸体,事成每人可携二石粮草离开......
“我该如何向温侯交代......”
李皱嘀嘀咕咕。
他看着城下俘虏卖力的搬运尸体,只觉得是无用功。
战后是要处理尸体,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丰城,哪管他洪水滔天?
“跟谁交代?你现在唯一要交代的就是公子!”
身后的夏侯博耳聪目明,也没有关平的好脾气,见李皱多嘴长舌,当即拔剑恐吓。
要是他再敢多言一句,夏侯博才不管他是吕布的亲信,照杀不误!
刘升转头看了眼李皱,懒得和他解释。
“坦之?粮草准备好了吗?”
刘升问向关平。
“都已搬运至城内门口。”
关平回答道。
待到中午时分。
昨日屠杀的痕迹仍像顽固污渍一样死死沾在丰城北门的每一个角落,但经过一个上午清理也算是能迈得出脚。
“诸位!我说话算话,尔等为我处理尸体,今事已成,每人可携带二石粮草,自行离开!”
刘升站在城墙上大喝道。
底下俘虏正在歇息,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人躺着,他们拿出藏在怀里的油麦饼,虽口渴也塞得满嘴囫囵。
听闻刘升之言,皆目露不可思议,咬动着的嘴全都停了下来。
不是公子?你真不是逗我们玩的?
“尔等多是梁国人,回梁国去吧,东边正在打仗,不要往东面走。”
刘升再次叮嘱。
不出意外梁国即将被曹操拿下,不说曹操对平民如何,至少有秩序的地方总好过战乱之地。
“公子!”
一位白发老者站起身来。
“俺不要粮草!能让俺死在家乡,就已知足!”
他仰头请求,说罢就跪倒在地。
“不准!”
刘升咆哮道。
“我说过必须带粮草离开!今已过秋收之季,尔等无粮必死无疑!”
众人闻言更不可思议。
刘公子真是仁慈又霸道。
“休要聒噪!要离开的赶紧排队入城,粮草就在城内门口,拿了就走!”
刘升的额头在太阳照耀下凝起汗珠。
底下的人流很多,从城墙下蔓延过护城河吊桥,再到吊桥外的空地,皆都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再看向城上刘升。
“公子仁义!”
刚刚问话的老者站了起来,又朝着地面跪去,接着又站了起来,最后才朝着城门通道走去。
不一会。
他背着一袋麻袋走了出来。
石为重量单位和容量单位,若按重量一石约一百二十汉斤,现代六十斤,若按容量一石那大概就是饮水机上的水桶那样。
粟米多带壳,重量更轻。
不过老者差不多只拿了一石,也就一麻袋,公子仁义言二石,我等黔首虽愚,岂能真的拿二石?
众人见之,想要离开的人自觉排起队伍,准备进城门取粮。
李皱心如死灰,心里再呼完蛋!
公子你来真的?!
“公子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那些取了粮食的人纷纷磕头谢恩,喊声顿时响彻在丰城上空。
“非我恩德,乃是温侯与刘豫州之恩也!”
刘升神情自若,大喊回应之。
“公子!我有罪!”
突然。
几名壮汉既不去取粮食也没喊谢恩,推开前方拥挤的人群,来到刘升眼前,隔着三丈多高的城墙跪将下来。
为首者面目刚毅,身姿挺拔,虽着粗布麻衣,却有镇定如山之气质。
“何罪之有?”
刘升居高临下问道。
“我等为郭贡麾下士兵,隐匿人群,本欲鼓动这些俘虏作乱,然见公子恩德,无地自容也!”
话音刚落,又有数十人向前跪地。
慢慢的竟然汇聚了几百壮汉。
正是昨日刘升前往俘虏营时所见那些不似劳夫的健壮青年。
城墙上的李皱见状吓了一大跳,这要是被他们鼓动其他俘虏,岂不是要出大事?
他难以置信的转头看向刘升,有一种恍然大悟,我是真傻的懊悔,他已经感受到刘升的用意。
公子仁义,更兼智慧也!
“若公子不弃!愿为公子效力!”
众郭贡麾下士兵齐声高喊。
郭贡这狗贼太没有担当,自己倒是跑得快,而刘公子仁义,可追随之!
“我家乡远在梁国西面,就算拿了公子恩惠,也无法回到家乡,愿为公子效力!”
除了郭贡麾下士兵,那些真正的劳夫俘虏,也有不少人请求效力。
“你们拿着粮食离开,或许还有机会活下去,然而要跟随我......本公子明说,今我等正面临袁术十万大军来攻,跟着我必死无疑!”
刘升没有答应,反而震声赫赫,请他们离开。
“吾从来未见公子这般仁义之军!吾愿为公子而死!”
为首者面色决然,扯着青筋暴起的喉咙呐喊道。
“你叫什么?!”
刘升凝眉望去。
“汝南陈到!原为郭贡麾下校尉!昨日城乱,与大军失散,混为俘虏,伺机行事!”
陈到双目凌凌直视刘升。
公子敢收留我吗?
陈到?郭贡?
刘升面无表情,却心中暗忖。
陈到史载字叔至,有字者一般都有背景非是草根,而那郭贡好歹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豫州刺史,征辟其为校尉也算合理。
竟没想到在此处遇到?
“你不怕死!那我就敢收!”
刘升豪迈大笑。
“还有谁不怕死的?”
“我不怕死!”
“我要随着公子!”
“我要为公子而死!”
城下五千余俘虏很快就泾渭分明,背着粮袋想要离开的大约有三千人左右,而像陈到那样愿意投效者近二千人。
他们许多人本是老实巴交的黔首,被郭贡迫征为劳夫,今能重返家乡,自然不愿卷入战乱。
而像陈到这样原为郭贡麾下,更愿意跟随刘升这样的军队。
还有些年轻力壮颇有见识之人,他们明白今天下民不聊生,今日或苟活,他日也定然遭遇战乱,唯有参军或还能博出个前途。
刘升说到做到,愿意走的走,愿意留的留。
当夜。
刘升请陈到入城,对案详谈,其言自己因为运粮之事顶撞郭贡,被郭贡安排去看守粮仓,结果昨日大乱没法逃出城外,只能混在俘虏里面。
又言今为刘升折服,愿誓死跟随。
刘升却说把他引荐给刘备,仍独领一军,毕竟他原为郭贡麾下校尉,不能亏待了他。
而且丰城是吕布和张飞打下的,刘升怎么可能把好处都往自己所部里塞?
当以公平处之。
更何况此行主将为吕布,刘升仅出谋划策耳,贤婿归贤婿,公事也要公办,如此才能服众。
陈到却坚持只愿追随刘升。
但刘升没有答应。
随后又打算表夏侯博为别部司马,也单独领一军,其与陈到二人可挑选今日投效之二千人为麾下部曲。
其有斩杀乐就之功,相信刘备也正准备提拔他。
然而夏侯博坚决不同意刘升之见。
吾认子通为兄弟,非麾下也!
吾就要当鸿起麾下!
二人争执不下。
当然这二千人不可能全分给刘备的人,李皱作为吕布别部司马,也可自行挑选。
李皱事后仍感叹不已。
公子之智近乎妖,恐怕是早已发现俘虏里有蠢蠢欲动者,遂欲送粮遣返,此为甄别拉拢之计也。
俘虏全都心向刘升,那谁还想跟着陈到作乱?甚至连陈到都要真心追随刘升......
高!实在是高!
可谁又能否认,其仁义之心?发粮返乡这种事,谁做的出来?谁又能真的说到做到?
刘升做到了。
其又一心为公,收服陈到等人二千余,却没有把人往自己的部曲里塞,以吕布和张飞破城之功,分润给刘备吕布双方。
若是温侯把今日丰城交代给我,不知会闹出什么变故。
我李皱真心服了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