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物流结构变化对国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
孟健军 张红咏[2]
摘要:本文聚焦改革开放后铁路物流重要性,利用1990~2012年省际铁路货物运输量数据,运用重力模型进行铁路物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阐明中国铁路物流结构变化与国内市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关系。通过铁路物流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铁路物流的结构变化虽然受到省际物理距离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各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长距离物流移动,即朝着国内经济一体化方向进展。其中目的地的第二产业需求的增长对铁路物流结构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铁路物流结构变化还依然受各地区国有经济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铁路物流 结构变化 经济一体化 中国
中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在广域层面的物流移动基本结构以及物流体系中,铁路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宗货物的铁路运输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49年以来,铁路物流体系处于集约垄断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活力。1978年改革开放,区域经济日益活跃带来了经济资源的流动化。铁路物流伴随着市场机制开始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换言之,开始走向国内统一市场。2013年3月,正式组建新的企业组织——中国铁路总公司。此前一直为国家垄断的铁路经营权和所有权,以及铁路基本建设等市场向民营企业及地方政府全面开放,铁路物流逐渐市场化。
本文关注改革开放时期铁路物流的重要度,利用1990~2012年地区间铁路货物运输量数据,运用重力模型进行铁路物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目的是阐明中国铁路物流结构变化与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通过铁路物流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重要的观察事实:铁路物流结构变化虽然受到区域间物理距离带来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各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长距离移动,即朝着经济一体化方向进展。特别是目的地的第二产业需求增长给铁路物流结构变化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分析结果也清楚地表明,铁路物流结构变化还依然强烈地受到各地区国有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