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转岗失败,第二次想离职
有一次,白磊要代表公司去参加集团的运动会,刚刚领完公司发的哥伦比亚冲锋衣,标签还没来得及拆,温胜就通知白磊有新的工作安排,让他去一个客户现场进行三天三夜的系统保障,说是客户有一个重要的峰会,其他人对A系统掌握得不如白磊全面。为此,温胜给综合部苏南宫打了电话,取消了白磊所有比赛项目的报名。苏南宫也很无奈,毕竟少了一个可能拿名次的悍将(比赛报名时,白磊信誓旦旦地说,从第一项到最后一项,哪项没人报直接写上白磊就可以,力争短跑冲刺名次),另外,他还得张嘴跟白磊把冲锋衣要回来。
无奈之下,白磊从表弟那里借了一套《平凡的世界》(清华校长曾送给每位应届生这套书),带上几袋泡面和饼干就奔赴客户现场了。按照以往的系统保障经验来看,他基本上是什么也不用动的,不如用这时间看会儿书,如果当天还需要临时调试系统,那早就被客户骂死了,派人到现场只是为了防备那万分之一的意外。这次保障工作,客户这边不太够意思,三天里不管饭,也不订点外卖,晚上休息啥设施都没有,就让大家趴在办公室睡,值班室里唯一的一张床让给了两个女士,其他人要么躺地下,要么趴桌子,要么坐椅子上睡觉。白磊一头扎进《平凡的世界》,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就看书,也算是塞翁失马了,难得有这么一个安静的机会仔细品读这部百万字小说。读完所有内容,白磊犹如提前走完了一段人生,从起点走到终点,从终点静静地再回顾走过的路。这部小说告诉大家要在平凡的世界里创造不平凡,当一个人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是他成长的时候,成长的喜悦总会大于成长的阵痛。到死时,人们往往不会因为自己做过什么而后悔,反而会因为没做过什么而后悔。趁着还有激情,趁着还年轻,趁着还单身,要去奋斗。在《平凡的世界》里,白磊总能从孙少平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有那种不甘于命运的拼搏精神。
书中,孙少平的离家闯荡很像白磊现在的北漂,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得一个人承担,现实社会总让人一路坎坷,无论多么优秀,还是很难比得上走捷径的他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着一步一步往前走,期待着机会,期待着奇迹,期待着成功。而孙少安的创业之路点醒了白磊,资金问题永远不是阻碍创业的绊脚石,只要有好的想法,能真正创造价值和可观的收益,就应该放手去做!白磊由此也对阅读本身加深了理解。一个人思想的开阔、眼界的提高、言谈底蕴的积累,都要靠读书,只有关心国家大事,跳出自己那局限的视野,才能看到更多的路,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白磊特别后悔自己之前读书太少了,尤其是在四年大学时光里,好在一个人真正的人生,就是从想使劲的那天开始的。自此白磊开始关心时事,有时间就买一份纸质的环球时报看看国外的新闻。
也许是这几天看书反思的原因,白磊突然感觉自己在温胜这里再干下去没什么发展前景。这两年为了读研究生,一直委曲求全搞着装修,干着运维,以至于表弟都开玩笑地称呼白磊为“工程运维中心下主管人力资源跑市场的包工头”,干了两年装修,项目还是迟迟无法验收。白磊的研究生已经考上,而且课程大部分上完了,就差论文了,但工作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装修上,系统运维的工作反而干得越来越少了,招聘了40多人后,招聘工作也慢慢少了,白磊感觉工作有点太轻松了,再这么混下去有点耽误自己,工程技术都忘得差不多了。除了为了处理GG集团总部系统问题时,他跟着温胜学习了一点数据采集相关技术,其他方面的技术几乎没有提升,白磊可以说完全成了一个杂家,往好了说是复合型人才,实际上大家都很清楚,没有一技之长也就没有了核心竞争力。随着研究生课程的结束,白磊想脚踏实地地做点正事,想认认真真地好好做一个项目。
白磊那两年一直在反思、在总结,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之前在其他项目组时,白磊曾尝试学习编写程序,但写了一个多月后发现,自己底子还是不足,毕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另外白磊的性格坐不住,他因此决定不再尝试往研发转岗,但也绝不能再干装修了。以当时的状况,估计再有一年也不能验收,自己再这么混下去就真废了。白磊感觉自己特别困惑和迷茫,并把自己的想法跟工程一部的梁永强说了说。白磊跟梁永强很是投缘,有时间经常一起去游泳,结束后俩人就一起撸串喝酒,彼此关系比较好。当梁永强听说了白磊的想法后,让白磊先别冲动,毕竟换工作成本还是挺高的,如果真不愿意在温胜那里工作了,可以转岗到公司的其他部门,他还主动说要帮忙给白磊找找出路。
过了一段时间,正巧赶上跟孙德来聊天,白磊又述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孙德来建议白磊去海外事业部试试。随后几天,白磊又一次跟梁永强一起喝酒,没想到梁永强也建议白磊去海外事业部。于是白磊先跟温胜谈了谈自己的想法,主要就是说想出去赚点出差补助,没想到温胜很爽快地答应了。只要温胜不反对,转岗这事就成功了一半。随后白磊又主动找到了海外事业部经理苗健安。
“苗哥,你们海外事业部还缺人吗?我想去海外事业部工作。”
“缺人,当然缺,但温胜老板能放你吗?”苗健安反问。
“他同意,我之前跟他说过了。”白磊坚定地说。
“行,你英语怎么样?”苗健安顺口问了一下,估计是想探探白磊的底细,因为在工程技术和沟通办事方面他对白磊是有了解的。
“六级考过了。”白磊自信地说。
“好的,那就过来吧,我先去领导那边吹吹风,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行,谢谢苗哥。”没想到苗健安这么爽快就答应了,他为人还挺仗义。
当天下午温胜找到白磊说,苗健安很高兴,给他打电话,问他同不同意放白磊去海外事业部。目前海外事业部正缺在上海跑项目流程的人,因为海外项目的手续和流程都比较复杂,现在负责这事的人办事不是很圆滑,如果白磊过去负责这事,凭借他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苗健安没说让白磊去海外做工程,所以温胜当时没有松口,并且坚定地回复说白磊过去是想去做工程,不是跑流程,要再问问白磊实际的情况。
“啊?我当时确实只说了想过去,没特别说明要出国做工程,跑流程我肯定不干。”白磊惊讶地看着温胜。
“那你再找苗健安问问。”温胜微笑着说。
下午白磊直接找到了苗健安,说了这事,苗健安反馈,当前急缺跑流程的人,卡塔尔的项目还没下来,泰国的A系统项目也还算比较稳定,但泰国正要盖四座大楼,特别需要白磊这种既懂A系统又懂装修的人,白磊在运维中心的装修经验正是他们需要的。
“哥,我实在是不想做装修了,我这跑偏得太多了,想去卡塔尔做新项目,如果上海那边流程临时让我过去帮帮忙,肯定没有问题。”白磊补充道。
苗健安想了想,笑着说:“去做工程也行,但不一定会直接去卡塔尔,目前海外事业部的工作都是交叉做的,大家轮流做一些工作,在基层项目现场待一段就去业务系统生产大楼,那边环境又远又偏僻,不可能总让一个人在基层现场受苦,其他人却在业务系统生产大楼舒服地吹着空调。”
他这是暗示白磊,如果过去了肯定要听从他们的安排做各种工作,流程的事情肯定是要做的。白磊虽然当场跟苗健安表了态,说出国干工程不怕苦,环境恶劣能接受,但心里还是特别担心一旦自己做了跑流程的工作就变不了了。苗健安又含蓄地说做卡塔尔项目也不一定就能保证让白磊出国,如果不能出国,在海外事业部也没啥意思,无论履历还是英语都得不到锻炼。白磊犹豫了半天,说自己再考虑考虑。
白磊走到开水房走廊时,遇到了袁红,他与苗健安一样都是原工程一部的副经理,两个人竞争得很厉害,现在负责创新事业部。白磊把想去海外的事情跟他说了一下,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既然你找我了,我就跟你说下真实情况,有可能把卡塔尔项目放到我的创新事业部这边,两个海外项目不一定都给苗健安。”袁红诚恳地说。他也许以为白磊是特意找他征询意见的,所以直接将内部消息告诉了白磊。
“啊,那太好了,如果放您那儿我就跟着您干,我主要是想做海外工程项目,并不一定非要去海外事业部。”白磊吃惊而又高兴地说。
跟袁红聊完后,白磊又把实际情况跟温胜说了一下,温胜建议白磊直接去找卓百里问问。等了几天,袁红那边一直没动静,白磊有点着急,怕时间长了,不给苗健安那边答复不好,就自己去找了卓百里。
“卓总,我想去卡塔尔项目组做工程,您看可以吗?”白磊小心翼翼地询问。
“怎么想去海外做工程?你现在在运维中心主要负责什么?”卓总询问了一下白磊的情况。
“想出去锻炼锻炼,趁着年轻还能出差,目前在运维中心还是主要跟着温主任一起弄装修的事情,今年已经干第二年了。”白磊看着卓总回复道。
“B系统你熟悉吗?”卓总带着疑问问道,因为海外项目做的都是B系统,是A系统的上一代老系统。
“了解一些,跟A系统差不多,我之前在GG集团总部工作时也接触了一些。”白磊马上回复卓总。
“卡塔尔那边的人员基本上都定好了,而且这个项目需要熟手,直接拿过来就做,没有培训学习的过程,海外项目工期那么紧,不可能让没有经验的生手做,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卓总坚定地回复白磊。
白磊只好求卓百里,如果卡塔尔项目在后期需要人,希望领导可以优先考虑自己。随后,卓百里找到温胜,把白磊去找他的事情说了一下,温胜跟卓百里说了说实际情况,说是他建议白磊直接找卓百里的,这样一来,卓百里那边压力小了很多。不知道是为了平衡温胜这边的工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卓百里没有答应让白磊去海外事业部。另一边,袁红也总含蓄地拖拉着,没有准信,无奈之下白磊只能跟袁红说自己不去了。后来白磊反思,岗位调动很忌讳同时找两个人,容易给人留下不信任别人的印象。袁红的拖拉其实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只是白磊没听出对方的话外之音。这次,白磊算是犯了个不小的错误。
这次事情发生后,白磊第二次想离职了,感觉自己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