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第一次变动工作,被迫调走
转眼间,白磊在GG集团总部借调已经两年多了。自从A系统切主上线后,总部的工作节奏稍微缓和了一点,白磊也逐渐适应了工作,除了一些重大项目或者紧急的项目外,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能应对。
此时,白磊的工作已经慢慢转成了运维工作,每天都是简单重复巡检工作,偶尔有点新工作。虽然是轻松了,但感觉技术水平没啥提升,有些同事比较喜欢简单重复的运维工作,既轻松稳定,又有成就感,但对于白磊来说,不能学习新东西,没有挑战,就感觉有点单调和颓废。
当时GD公司准备筹建一个集中运维中心,传言是孙德来带着白磊和秦亮一起过去,但听到消息后,两个人都不愿意过去,一是因为运维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二是感觉跟着孙德来过去也没啥发展空间。当黄佟最终告知白磊和秦亮两个人工作变动的消息时,也表现得很不愿意,没想到孙德来抢先一步跟公司领导把他俩要走了。白磊和秦亮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还想继续留在工程部,不想去运维中心,黄佟建议白磊和秦亮直接找黄佟的领导卓百里谈谈,白磊和秦亮两个新人第一次敲开了卓总办公室的门。大公司其实是很忌讳越级找领导的,大部分情况上层领导还是会支持下面的分管领导,即使有错误的决定或者矛盾,也很少给员工反对的机会。
“卓总,您方便吗?我们有点事想跟您谈谈。”秦亮抢先走到卓总办公桌前说。
“方便,你说吧。”卓总跷着二郎腿,盯着白磊和秦亮。
“我们有点不想去运维中心,还想留在工程部,您看可以吗?”秦亮直奔主题。
“这个是公司内部组织调整规定,已经定完了,你们要不想去那就只能辞职了。”卓总说,“运维中心发展不一定比工程部差,而且你们过去都是骨干。”
“我们不想值班,感觉值班员接触到的东西太少了,想做工程,多学学技术。”秦亮又一次补充道。
“你们过去不是光值班,而是负责全国各地系统的运维,跟做工程也差不多,也会到处跑。”卓总补充道。
白磊能从卓总的话中判断出,他们俩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去运维中心了,于是就没开口。而卓总又用不值班这个理由把秦亮弄得无法张口再接下文,最后他俩只能选择默默地接受。
在宣布集中运维中心组织机构时,大家都吃了一惊,谁也没想到研发部副经理温胜竟然是部门经理,孙德来是副经理,白磊、秦亮和几个同事一同被划到运维中心。很多时候,越想上位、越想争的人最后越上不了,而那些有着无尾熊性格、凡事不争的人,领导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却很可能会提拔。
温胜经理最终决定孙德来、秦亮和其他几个同事,留在GG集团总部继续做A系统的运维工作,自己带着白磊回GD公司筹建集中运维中心。白磊没想到,第一项工作竟然是办公场地的装修,GD公司准备建设的集中运维中心的新办公场地距离原来公司位置不到六千米,办公场地很大,环境也很好,但涉及工位改造和4A级等保机房建设,这些工作都是偏基建方面的,温经理和白磊两个人是一点都不懂。因为公司综合部也没人懂,杨总只能让温经理和白磊自己干。这包工头的工作白磊一干就是两年,白磊之前在工作中积累的工程技术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白磊干装修工作时,有人去施工现场找白磊,根本无法辨认出哪个是装修工人,哪个是白磊,对于施工布线、机房设计改造和工位布局等具体工作,白磊全都跟着工人一样一样认认真真地一起干。
在几千万的基建项目中,经过两年的磨炼,白磊也看出了一些门道,意外地了解了采购的一些秘密。刚开始工作,每次开会,装修负责人都会拿着经过监理审核后的最终施工图纸,汇报一些具体工作和计划。一开始白磊既听不懂也看不懂图,A1大小的施工蓝图,密密麻麻的各种走线、强电弱电和各种尺寸距离,简直就是天书一样。但随着工作的逐渐展开,突然有一天,白磊竟然指着电缆路由的图纸跟施工单位讨论起了细节,说完自己的理解后,还问了一句“初定计划的走线路由和距离是不是这个思路和数据”,施工队的负责人点了点头,白磊能感觉出他当时有点吃惊于自己竟然能看懂了,也可能有点失望,不想让白磊看懂。当时路由设计和电缆长度出现了问题,虽然白磊和温胜经理没有装修经验,但是两个人的智商还是可以的,不会轻易让人糊弄。施工进行到三分之一时,施工队提出电缆长度不够,需要增加电缆长度,进而增加项目预算。之前施工图纸中明确规划了电缆的长度,但是施工单位为了在项目投标的时候降低总体项目价格,竟然少报了一半的电缆长度,无奈之下,温经理跟公司领导开会讨论,追加了项目中电缆的费用。大部分基建项目在最终验收时,往往花费的实际金额要比招标时候多,大多是因为类似的事情。
有了这次教训,白磊更加小心盯着办公场地装修和机房改造的各个细节了,更是每天反复研究核对那张大的施工蓝图。由于白磊从小数学比较好,对数字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反复研究机房建设施工图时,他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经过多次仔细核查,白磊发现,机房面积的尺寸竟然在蓝图中标错了,写成了6m×7m=48m,其实应该是6m×8m=48m,而这时施工队已经按照6m×7m的尺寸把围墙垒起来了。白磊很自豪地将发现的错误报告了温经理,想让设计院承担责任(因为之前几次开会设计院特别高傲和不配合)。他认为,这么重要的4A级等保机房设计,竟然出现了尺寸错误这么低级的错误,施工队将垒好的墙体推倒重建的成本,肯定应该由设计院来承担,没想到领导们开会讨论后,竟然没有让设计院承担任何责任。不过,及时发现这次事故,白磊无疑是立了一功,也体现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认真态度,更显现了装修天赋。后期到了工位设计和布局摆放中,白磊又逐渐展现了自己的设计天赋。
运维中心的装修工作除了基建项目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机房各种设备的采购,尤其是屏蔽机柜、服务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但基本上都是公司上层领导决定采购哪家产品,白磊做的只是拿着到货验收单,一项一项仔细核查。在验收屏蔽机柜时,白磊诧异了。在4A级等保机房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就是屏蔽机柜,这个是有标准要求的。白磊在GG集团总部工作时,经常出入总部的4A级等保机房,所以认识屏蔽机柜,但眼前的两台屏蔽机柜,就跟闹着玩似的。白磊找来产品说明书,看到机柜品牌和厂家电话,一方面主动拨过去问了问价格,另一方面打探他们是不是专业做屏蔽机柜的,结果自己第一次问到的销售价格竟然是采购合同上的五分之一,估计要再谈还能再便宜。温经理看到这个机柜,让白磊把电话放进去,看看能不能打通电话。正常屏蔽机柜里面是一点信号都没有的,随着机柜中电话铃声响起,大家都笑了。温经理没有多说什么,让白磊立即联系采购厂家换货,果然,采购厂家很痛快地就换了一个跟GG集团总部差不多的屏蔽机柜。
装修过程中除了这些令人头疼的事情,偶尔也能遇到一些好事,有些装修剩下的破烂儿和土渣,白磊通过物业找来一家收废品的公司,竟然卖了2000多块钱,白磊高兴地如实报告了温经理。“这点钱先放你那里吧。”温经理不在意地跟白磊说,白磊这下高兴坏了,以为是奖励给自己了,因为如果不是自己找废品公司来收,这些废品会被物业的工作人员自己卖了赚钱。令白磊没有想到的是,在后期核对报销费用时,温经理竟然提出用卖废品的2000多元钱来抵消白磊在其他地方垫付的费用,这下可给白磊气坏了,竟然还记着这2000多元钱,辛辛苦苦搞了几千万的装修,白磊竟然连2000多元的奖励都得不到,这事让很多人笑话白磊太单纯、太年轻。
运维中心的装修工作,其他部门同事都认为白磊不应该干,甚至责怪温经理有点耽误了白磊,但白磊一方面确实是不得不干,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趁机考研。工作后,白磊发现自己的普通本科学历很没有竞争力,公司大部分领导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学历,所以他一直想找机会考研,但又舍不得现有工作,没有那么大的狠心辞职考研,所以想着读一个在职研究生。正好装修工作不像技术工作那么累,只要把控好关键,不出现大的意外就行,还有监理公司配合白磊盯紧实施进度和细节,白磊平时可以有很多时间来准备考研。
多年以后,白磊反思跟温经理的这段工作经历,觉得温经理是一个好同事,但不是一个好领导。白磊发自内心地感谢温经理帮助自己辅导论文、读研究生,也庆幸从温经理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温经理的性格不争不抢,实在不太适合做领导,一是没有服众的能力,二是没有进取的狠劲,三是学术派味道太浓。温经理自己不与别人争名夺利,杨总会特别照顾他,但温经理不给自己部门的员工争取利益和评优评奖名额,那最终感觉失望和不公平的就是像白磊这样辛苦付出的员工了。一名好员工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冠军”,但并不一定适合做管理人员,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定义职业成功的标准和途径太过狭隘,以至于多数人都梦想着成为管理者。而一些公司在奖励“好士兵”时,往往也是要提高其职位,鼓励其当“元帅”,殊不知“好士兵”未必能成为“好元帅”,脱离了员工自身实际和优势,反而会捧杀不少“好士兵”。更为严重的是,缺乏“做最好的自己,确立最适合自己的目标”的意识,会让人们在错误的方向上投入太多的精力,最终忙碌变成了盲目,难以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