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与魏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弘慎兄,伤势可有好转?”
裴昇笑吟吟的迈步入门,手上还拎着一个陶罐,散发着一股草药特有的刺鼻气味,“这是我亲手替你熬煮的药汤,据说喝了之后,能够通畅经脉,消肿化瘀,神清气爽。”
张公瑾忙不迭的感谢,裴昇却已经把注意力转到了魏征身上,装作无意般开口,“这位道人便是?”
“没错,正是我故交好友,内黄魏征魏玄成。”
“哦。久仰久仰!”裴昇可没有说假话,他对魏征是真的久仰其名了。后世说起隋唐之交,除了李二凤名气最顶,剩下的名臣武将,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无外乎: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李靖、魏征等人。
其中魏征是毋庸置疑的文臣名气第一,这当然都源于他各种花样的和李世民抬杠进谏,留下了许多典故,所谓的“以人为镜”就是指的他,乃是史书上谏臣的典范。
不过,就眼前所见,裴昇却是有些失望。
这么一个满脸褶子,挂着黑眼圈,一副摇摇欲坠,干瘦模样的老道士,就是鼎鼎大名的魏征?
魏征也在打量着裴昇,这么一个年纪轻轻,脸上犹带稚色的少年,就是搅动河南河北风云的妖孽?
两人就这般对视沉默,心思玲珑的张公瑾本该居中说些润滑言语,可是不知道为何,他却似无所觉一般,反倒是,低头嗅起了裴昇带来的那罐药汤。
直到张公瑾吸着鼻子,喝了一大碗药汤之后,魏征才率先开口,只不过一说话,就是石破天惊之言。
“裴君大祸将至矣。”
“哦,此话怎讲?祸从何来?”裴昇露出笑容,看着魏征就仿佛看到了后世各大宗教景点前摆摊的假和尚,假道士。一样的张口就是惊人之语,先将人唬住,然后才好骗财。
魏征没有说话,只是伸手虚虚一指。
“北?”裴昇眉头一扬,搬来一只矮凳,坐下以后,扯了扯衣角,好整以暇的看着魏征,“道人指的是哪个北?汲郡以北?河北?抑或是燕北?”
“都不是。”魏征盯着裴昇,一字一顿的说道:“我是想说北面的黎阳仓,马上就要大祸临头。”
“黎阳仓?”裴昇猛然扭头看向张公瑾,只见他还在低头喝汤,半点神色也不露。便又将目光转向魏征,“你知道多少?看来弘慎兄已经将所有事情都告知你这个好友了?”
魏征摇头否认,“弘慎尚未开口,裴君便至。所以我知道的并不多,不过,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裴昇沉默片刻,反问道:“那敢问道人,这大祸是什么?”
“黎阳放粮乃石破天惊之举。我不知道裴君究竟用了什么手段,致使这等本该震动天下的消息只局限于河北一地,更让河北世族……”说到这里,魏征伸手点了点喝汤喝的满头大汗的张公瑾,“委曲求全。”
“我也不知道裴君是在和谁暗中争斗,但是我听闻昨夜已经有刺客来袭。既然刺客无功而返,那么我相信与裴君作对之人,应该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如今河北局势,就像是一盘封闭的棋局,没有来自涿郡的干扰,胜负手便只有两个。一为河北世族,一为河北官场。”魏征伸出两根手指,以作示意,“如今河北世族已经落了子,算是站在裴君这边了。那么河北官场呢?难道裴君以为他们全是像汲郡郡守这样掩住耳朵就装听不到的草包?”
“若是我所料不错,只怕已经有兵马开往黎阳了!”
裴昇听完之后,心中算不上震惊,到底是青史留名的人物,确实有几分才能。但是,却也没有太过出乎裴昇意料,毕竟这个预测,只要是有心人,稍加分析也能得出。
不过,既然魏征把话说的这么明白,裴昇便也坦率回答道:“我已经派人前去通知黎阳仓此事了,让他们若是事不可为,就及时抽身而退。”
谁知道,魏征却缓缓摇起了头,“裴君,我方才所言有兵马袭击黎阳,并非真正大祸。真正的大祸,乃是祸从心生!乃是从现在正在黎阳替裴君放粮的那些人心中所生!”
“什么?”这下子裴昇是真的惊了,他猛然站起,直勾勾的盯着魏征,“你说明白些!”
“敢问裴君,黎阳仓那些人是裴君的亲信吗?他们有多听裴君的话?裴君能够控制他们吗?我猜他们只是裴君萍水相逢所识之徒吧?”
“他们……”裴昇悚然一震,“你的意思是他们会背叛我?”
“背叛?原来裴君心中已经将他们视为手下了吗?”魏征摊了摊手,眼神饶有意味。
裴昇差点就点头了!
自从结识了徐世绩,并且知晓诸如单雄信、王伯当、翟让等人都已经齐聚瓦岗寨,他就存着将瓦岗寨收为己用的心思。
为何要和瓦岗寨众人,里应外合占下黎阳仓给百姓放粮?
亲眼目睹阿秀之死,固然是一切根源的导火线。不忍看河北河南饿殍满地也是缘由,但是更深层的目的,还不是想要凭借此举,赚得巨大声望,趁着瓦岗寨初创懵懂之际,让瓦岗寨众将对他裴昇服膺,从而像小说里面写的一样,纳头便拜,尊为大哥?
可是!
就如魏征所说,这些人会真的如自己所臆想的那样,完全听自己的话行事吗?
他们又不是自己手中的傀儡木偶!
“他们不会退……”裴昇有些醒悟了过来。
“对,这些人自言豪杰英雄,向来标榜仁义。如今又做下这等震动天下之事,他们怎么会退,怎么肯退!他们必然会顽抗到底,那么裴君对手又是否会轻易收手呢?”魏征斩钉截铁的给出了答案,“不会!”
“两两相加,到时候,局面会越来越大,大到谁也遮挡不住,大到窗户纸被捅破,大到那位陛下终于看到,届时,他们的下场会是如何?”
“陈胜吴广、赤眉绿林、黄巾太平道,还有前朝的六镇之乱!史书已经写的明明白白,这些出头鸟,向来都是给他人做垫脚石的份!”
魏征言辞激烈,越说靠的越近,口水几乎都直喷到裴昇脸上去了。
裴昇沉默许久,终于有些明白了二凤的痛苦,他偏过头,忍不住苦笑,“我怎么觉得道人,你讥讽的不是他们,而是我?”
“并非讥讽,我只是想问裴君要做什么?你是要造反吗?”魏征神情缓和下来,问题却依旧尖锐。
这句话问的,让一旁的张公瑾瞪大了眼睛,差点没被口中药汤呛到。
裴昇清楚知道自己肯定是要造反的,但是他也明白魏征的言外之意,是指现在这个时候就要举起反旗吗?
其实一开始裴昇决意勾连瓦岗寨,占了黎阳仓放粮的时候,确实做了事情不协,就起义造反的心理准备。
但是,现在他被魏征这么一喷,哪里敢承认?
于是乎裴昇缓缓摇头。
于是乎魏征缓缓点头。
“魏兄说的透彻,对于这场大祸,你可有解决之法?”裴昇认认真真的拱手求教。
“我有上中下三策,不知裴君想听哪一策?”魏征捏着胡子,原先脸上那肃然神色消失不见,转而变成了一股油滑的神棍气息。
“上策!当然是上策!”裴昇闻言之后,颇有些激动,这就是史书上写的谋士献策的场面吗?
“上策就是舍弃黎阳仓,舍弃那些豪杰义士。”魏征的话很简单,裴昇的脸却一下子愣住。
“这是上策?你确定不是下策?”
“这当然是上策,众所周知,裴君乃是督粮大使,你是为了追缴被张氏挪用的粮食才来了卫县。黎阳仓里根本没有粮食,也根本没有人放粮。便是有兵马前往黎阳仓,无论他们是剿匪还是做些其他什么事情,又和裴君何干呢?裴君只需要押运着追缴回来的百万石粮食去涿郡,不就可以了?”魏征神情轻松,没有半分犹豫。
裴昇盯着魏征半晌,只见他依旧一派从容,沉吟片刻后,默默说道:“那下策是什么呢?”
“下策就是裴君亲自前往黎阳仓,将那些来袭兵马打退,将那些所谓豪杰义士彻底收归己用。不过这就代表着裴君要和幕后作对之人彻底撕破脸,还代表着整件事会失控,更代表着我方才一连串的话都是白费口舌,裴君你要变成造反逆贼了!”
“我明白了……”裴昇点了点头,神色变得平静下来,再没有多说其他言语。
他站起身对张公瑾微微致意后,便要告辞,不过临行前,却又对着魏征认真拱手,“玄成兄,对我可还有什么劝诫,警示之言吗?”
“周易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有些事情,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