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孕妇维生素A、E水平与妊娠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关注和改善孕妇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是预防不良出生结局、新生儿及婴儿营养不良较为经济、简单而有效的措施,也是使我国人口综合素质改善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和人类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缺乏或过量可影响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孕妇维生素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健康状况,还影响胎儿发育成熟、新生儿健康状况,甚至子代成年期疾病的易感性;孕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过量还会导致胚胎畸形,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率。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下降会增加贫血、感染、妊娠合并症等发生风险;孕期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可增加胎儿不同器官发生先天畸形风险;孕妇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失调与子痫前期及其他妊娠期疾病存在关联。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维生素失调与孕期健康和疾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数据。

既往由于检测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在临床工作中精准判断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存在一定困难,不利于相关工作开展,导致孕期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等的临床大数据研究缺乏。质谱技术在脂溶性维生素检测方面的应用及推广,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微量营养素水平的识别,促进了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维生素A、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及孕期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由北京妇产医院院长阴赪宏教授主编的《中国孕妇维生素A、E水平与妊娠期疾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检验数据,分析了维生素A、维生素E各水平下的子痫前期患病率,并建立了子痫前期对体重、孕周、维生素A、维生素E等变量的逻辑回归模型,考察其相关关系及可能影响子痫前期的因素,还介绍了糖尿病合并妊娠、贫血、先兆流产、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其他妊娠期疾病与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的相关关系。本书所呈现的数据分析结果,是目前同类型文献中数据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为临床工作中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及其他妊娠期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循证依据,也为卫生管理部门进一步改善孕妇及儿童微量营养素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本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指导单位,课题牵头单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有关单位组织相关专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全方位地将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产科临床及孕期保健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可推动妇儿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