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版《道德经》全本全译全解读(3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39、41、17)

《鹖冠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扁鹊的医术天下闻名,有一天魏文王问扁鹊道:“听说你家兄弟三个都懂医术,那么你们中间谁的医术最高啊?”

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最高,其次是我二哥,我的医术最低。”

魏文王又道:“那为什么你的名气比他们两个要大呢?”

扁鹊说:“我大哥治病,往往在人们的病还没有产生的时候就给治好了,所以除了我们家人没人知道他会治病;我二哥治病,在病还很小的时候就给治好了,所以人们都以为他只能治治小病;而我治的都是一些重大病症,别人看我施针用药做手术都很在行,就交口称赞我的医术高明,所以我医术最低反而名气最大。”

扁鹊的大哥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已经给治好了,医术比扁鹊高明得多,反而没有扁鹊名气大,甚至除了扁鹊的家人之外,没有人知道他还会治病。其实扁鹊的大哥想要名声非常简单,只需要对病人置之不理,等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再施展医术就可以了,以他比扁鹊还高明得多的医术,还愁没有人称赞吗?

所以说,人人都称赞的人,并不代表他就最高明;真正高明的人,不会得到太多赞赏。这便是老子所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大道生养天地万物,却连名字都没有,因为人们“日用而不知”。

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大的端方,不会让人感到它的棱角,故而人不知;大的器物,不会让人看到它的落成,故而人不知;大的声音,不会让人听出它的声调,故而人不知;大的形象,不会让人见到它的形状,故而人不知;宽广无边的大道,没有名号,故而人不知。

人不知,又哪里来的赞誉呢?正如水,滋润万物,造福天下,却也没有什么人去赞美它;石头,随处可见,随手可用,却也没有什么人去赞赏它。但人们每日都离不开它们,取水做饭,用石造屋。水和石头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福祉,人们也就不会觉得这福祉有多可贵,它自身有多可贵了。但它们才是民生的基石,真正的不可或缺。

君王很高贵,如果没有民众,也便高贵不起来;金玉很贵重,但如果大家连饭都吃不饱,金玉也不过是废物。民众、粮食很贱,但却是君王、金玉贵重的基础,所以老子说“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因而至高无上的赞赏,恰恰是没有人赞赏。

凡事都是起源于微末,而后才发展壮大的。如果在事情还很小,还很容易处理的时候不理会,发展到不可收拾以后才去治理,声势固然浩大,事情平息以后得到的功劳和荣誉固然崇高,但对民众来说是无益的,因为本可以不用这么劳民伤财。“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又怎么会有战功在身呢?因此老子说:“故致数誉无誉。”如果行事招来了太多的赞赏,就等于不是赞赏。

因此具有道德的人,不会做一个到哪里都光彩夺目、高高在上的人,而是默默地造福万民,生养万物。玉石很珍贵,但它只能让很少一部分人得到;石头遍地都是,却能被所有人使用,人人都能因它而受益。故而“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故而“建德如偷”,人所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