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第一笔稿酬
这时已经走出大门的余卫国又跑了回来,也凑过来看,忍不住道:“真过稿了哩!”
高加林也不避着他,大大方方将信纸展开,果然是他写的《高中化学总复习方法研讨》已被《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收录,即将在下一期刊登的通知,千字稿酬20元。
里面还说他这篇文章水平非常高,杂志社一个字也没有改,非常希望高加林能继续给杂志社投稿。
“加林,杂志社竟然一个字也没改!”
何建军兴奋地大叫起来,等高加林看完立刻从他手里抢过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望向高加林的眼神更像是看外星人。
他脑子里有太多的疑问,在他的记忆里,高加林明明只有语文、政治非常好,数学也好但不是最好,物理、化学明明不怎么好来着。
怎么突然化学这么好了,写的文章竟然被《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这样夸奖,这可是他们的化学老师江爱国都没做到的事。
余卫国却没想这么多,只是热情而不失礼貌地催促说:“高老师,另一封信也打开来给我们看看吧!”
“是啊,让我看看稿费有多少?”何建军也一脸兴奋地催促着。
“好。”
高加林没想过要隐瞒收入,特别是稿费收入,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最干净最光荣的一种收入了。
公布出来,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他慢条斯理地将封面写着邮局专用信封,贴着“挂号”、“京兆”标志的挂号信撕开,里面果然是一张汇款单。
汇款金额:华国币伍拾肆元柒角贰分。
看着汇款单上的几个大写数字,余卫国和何建军都不由自主长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合上。
“这是多少?54元7角2分?千字20元,那就是你这篇文章写了……”
“2736个字。”
余卫国脑子飞快运算着,却因为太过激动怎么也算不出写了多少字,最后还是高加林把答案报出。
何建军不怎么关注具体金额,却也被深深地震撼住了,他不敢相信地问道:“加林,你什么时候化学这么厉害了?我记得你高中的时候,化学明明经常不及格的。”
高加林有些无奈,抱歉道:“你让我先把饭吃完,再跟你好好说说。
对了,建军你吃了么?”
“我吃过了,你快吃吧。”
等高加林飞快地把桌上的一荤一素,八两小米饭全部吃光,何建军又迫不及待问道:“好加林哩,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在马店小学教书吗?怎么突然到县高中教书了?”
高加林也觉得奇怪,问道:“对了,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高加林现在住的地方,是县立中学院子里一间还算大的空房。
说起来,这里之前的住户,还是之前教高加林化学的老师。
他本是下乡知青,知青回城政策出来后,他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选择和老婆离婚,回城了。
他一走,农村户口的“师娘”也没法继续住在这里,就带着孩子回到了乡下。
然后,李国华就把这里借给高加林住了,还说可以一直住到8月末。
“是一个叫简永红的学生领我来的。
她当时正好到传达室里找她的信,听我问起你的名字,就要主动领我来找你。
我还奇怪哩,你怎么跑到县高中来当老师了?
问了好几次她才跟我说你是借调到这里的。
你不知道这小妮子对你有多尊敬!
说是听了你的课,做了你给他们出的练习题,让她收益很多,她对考上大学越来越有信心了。”
“哦,是她呀。”
高加林点点头,他对这个简永红还是很有印象的。
她和巧玲算是清泉高中这一届长得最好看的两名女学生,也是和巧玲玩得比较好的一个女同学,但无论成绩还是相貌都要比巧玲差一些。
巧玲被评为清泉中学有史以来最漂亮的校花,简永红虽然也很漂亮,却不如巧玲天生丽质,有着和巧珍一样宁静的脸庞,清澈的眼神和略带害羞的笑容。
简永红的漂亮,是一种城里女孩的白皙干净,文静温柔,落落大方,更多的是一种后天气质的培养和熏陶。
至于成绩,简永红也一直比巧玲落后两三名,在原本的时空中巧玲没能考上大学,简永红大概率也落榜了。
而且简永红本来就已经复读了一年,大概率也不会再复读了。
“是这样,那年高考我不是以六分之差落榜了么……”
高加林再次将他那套自学成才,一朝顿悟的说辞简略地跟何建军说了,接着又说道:“建军,前几天我给《中学生数理化》、《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少年科学画报》、《环球》这些杂志社都投稿了,总计应该有二十篇吧。
这几天若是有我的信,中午或者晚上麻烦你帮我直接送到这里来可以吗?
若是其它时候我在上课,就帮我送到传达室去可以吗?”
何建军听完,对高加林算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了,又怎会不同意?
“你这说什么话,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吗?
加林,你的进步真大呀,我看以你现在的水平,只怕你寄出去的都能过稿,你光靠写文章就能发家致富哩!”
高加林笑笑,对他来说文章写的再好,也只能当作副业,他的主业还是从种养殖开始,发展实业致富。
何建军继续说道:“我们快两年没见面了吧,你和克南、亚萍、卫东、红英、美兰他们也好几年没见面了吧?
要么我们约个时间聚一下吧,难得有个这么好的消息,也让大家都高兴高兴哩。”
高加林脸上的笑意微不可察地收了起来,因为何建军说的这几个同学,都是家里条件比较的好的几个,大概率现在都有了在县城的工作。
而家在县城家里条件差一些,很可能还没等到工作,或者工作分配到外地的同学,就直接被他给忽略了。
更重要的是,高加林很不愿再见到黄亚萍。
他笑着说道:“还是算了吧,我现在一天要上六节课,出五套习题,每天都忙到好晚,没有一刻能休息。
等他们高考了,我也要回高家村了,还是以后有机会再聚吧。”
何建军其实也是随口一说,见高加林没答应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和他握了下手就告辞了。
他还要继续送信。
余卫国却留了下来,听完高加林和何建军的对话,他彻底被震撼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