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01/53286401/b_53286401.jpg)
1.1 人工智能的缘起
1.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看到一只活泼可爱的动物的时候,若不知道它的名字,可以如图1-2(a)所示,拍一张它的照片,利用动物识别系统来解决疑惑。每天拿起智能手机的时候,图1-2(b)所示的人脸识别系统会自动解锁手机。进入购物网站进行购物的时候,图1-2(c)所示的商品推荐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推送喜欢商品的信息。又如,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能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然而,以上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时候很难预测十年、二十年后人们的生活到底会发生哪些惊天动地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4D426/31751212204022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1-0002.jpg?sign=1739259119-vI8PQzIiJ8tbKqgMjHoYULNmimJCCW3q-0-dc7717ecc3761aded94395617a57cf99)
图1-2 人工智能的一些应用场景
以上场景可能会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技术让今天的世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显然离不开人工智能。
如果不进行跨度极大的历史追溯,现代人工智能的起点被公认为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等人发起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学科,为后续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呢?可以从有关它的定义中略窥一斑。
有关人工智能的常见定义有两个:一个定义是由图灵奖获得者、“人工智能先驱”美国教授马文·明斯基提出的,即“人工智能是一门科学,是使机器做那些人需要通过智能来做的事情”;另一个定义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尼尔斯·尼尔森(Nils Nilsson)教授提出的,即“人工智能是一门关于研究知识的表示、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运用的学科”。纵观这两个人工智能的定义,不难看出,人工智能有一定的“智慧成分”,它能完成人需要思考才能完成的一些工作。同时,人工智能以知识的应用为归宿,通过它可以“发现”其他领域的知识,所以它具有普适性、迁移性和渗透性,这也是人们把它作为通识学科进行学习的理由。因此,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不仅是对人工智能研究者的要求,也是对时代的诉求和对人自身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