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在于学会辨认逃顶形态
首先,我们要知道顶部形态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构筑时间较短。道理不复杂,本质上股价的波动跟人内在的情绪波动是有很大关系的,顶部形态构筑期往往是人的情绪异常亢奋的时期,亢奋期的持续时间都比较短,即由青春期回归正常的时间较短,这是人的一个生理特征决定的,相应地,反映在股票市场顶部形态构筑上的时间也会较短。
由于构筑顶部形态的时间较短,我们进行剖析时将会更多地从日线上着手。我们固然需要大格局的思路,即需要从周线、月线、年线甚至更长周期进行多层次分析,但由于时间较短,此时必须借助日线进行分析。在日线图中,可以较为清晰地辨认出顶部形态,周线或更长周期的图反而更具一定的迷惑性。
我们可以看看历史走势中,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牛市的顶部形态的形成过程,见图1-35。

图1-35 上证指数1994年7月29日至2005年6月6日走势图
图1-35所示是1994年7月29日出现的一轮牛市行情,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阶段性高点2245.43,随后进入熊市,2005年6月6日下探到阶段性低点998,至此走完了整个牛熊市。
前面我们分析了顶部形态形成前夕往往都会有一个加速疯狂的过程,其中以震荡形式为主展开的牛市也可以在震荡过程中结束牛市,不管以何种形式结束整个战役,往往都会经历顶部形态的构筑,我们要做的便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顶部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或形成后的下跌初期意识到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顶部形态形成过程往往都是市场情绪异常亢奋的时期,身边的投资者也许都是一片乐观的看涨声,要想在这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受影响是相当难的一件事。刚开始你可能很坚定,但很难做到始终如一。周围的乐观声音还只是一个方面,因为它可能只是道听途说不足为据,不会对你的看法形成太大的冲击,更致命的是此时市场题材和概念股的冲击,即盘面依旧很热闹,同时还可能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点是我们清晰认识市场的最大阻碍。在真正退潮前会存在多空双方的争夺期,我们本身也会有一个内心的反复斗争期,即因自身对市场的认识与大众思想相左而斗争、自身相对悲观的想法与盘面表现出的虚假繁荣现象不一致的斗争。最终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做到“知行合一”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同时这不单单是在顶部形态构筑时期才如此的,其实在其他时期的波动过程中同样充满着这些矛盾,这正是市场为何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利的原因。
如图1-36所示为三重顶形态走势情况,跌破颈线位后便进入了熊市征途,由于这是日线图走势,我们可以看到筑顶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清晰明了。这时我们回过头去看,相信谁看了都会觉得很简单,都会疑惑这么明显的顶部形态为何当时就无法看清楚呢。

图1-36 上证指数2001年6月14日前后三重顶形态走势图
现实就是如此,应该说顶部形态都不复杂,但在当时很有可能就是看不懂,这除了前面分析的两点原因(其一,到处都是一片乐观声;其二,盘面确实非常热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形态的重要性及不懂得止损。
图1-37所示为双重顶形态。形态的重要性在后面的章节中有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关键位置的跌破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不以为意,尤其是在指数或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出现跌破关键位置的情形更需引起注意。

图1-37 创业板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双重顶形态走势图(一)
其实从这轮牛市本身的走势来看,主要是以震荡形式展开的,在震荡上行过程中每次震荡整理构筑的整理平台都没有出现跌破的情形。
如图1-38所示,在这次以震荡为主要形式展开的牛市中,总共构筑了3个震荡整理平台,如图1-38中箭头所示部位,前两个震荡整理平台相似,每次在区间下轨附近止跌企稳,获得支撑蓄势后便继续向上展开征途,有效突破区间震荡上轨走出一波上涨行情,此区间震荡整理形态于是演变成上涨中继形态,而最后一次区间震荡整理构筑的平台并没有延续前两次的情形向上突破;相反,出现一个向上假突破后,便又被打回下轨附近而且还跌破下轨支撑。此处破位下行是否只是一个偶然行为?当然,我们都希望事实如此,毕竟只有继续上涨才符合大众利益,但市场行为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我们任何一次侥幸心理都有可能遭受市场无情的打击,市场最终的走势确实也向我们证明,当时的破位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其出现转势的必然表现。如图1-39至图1-41所示。

图1-38 上证指数1994年7月29日至2001年6月14日震荡攀升走势图

图1-39 上证指数2001年6月14日后破位下行走势图

图1-40 创业板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双重顶形态走势图(二)

图1-41 创业板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后破位下行走势图
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道理。
尊重市场规律
就像很多事之间都有其因果联系一样,市场的变化必定有其道理,尊重市场趋势,不要企图凌驾于市场之上,是我们每个投资者都应谨记于心的。
用脚投票,杜绝侥幸心理
关键位置的跌破,尤其是当指数或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要思考其背后的寓意,不要让侥幸心理麻痹自己,此时用脚投票严格止损或止盈比三思而后行要好,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深思熟虑时不抱有侥幸心理或不受其他情感因素影响。
谨防当局者迷
不要认为顶部形态会有多复杂,相反,它更多是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演绎,也许简单得让人都不敢相信,但真正这样走出熊市再回过头去看,大家又可能会责怪自己当时为何连这么简单清晰的顶部形态都看不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开始简单得让人不敢相信,走出来后回过头去看时则反思这么清晰为何当时看不清楚。不要认为这很可笑,其实现实就是如此。
我们再来看看2005年出现的大牛市行情的顶部形态是否演绎着同样简单的走势。
如图1-42所示,指数于2007年10月16日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形成的顶部形态为简单的双顶形态,从演绎过程来看非常简单,但现实并非如此,在顶部站岗的人不在少数,成功逃顶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轮上涨行情虽然属于主要以单边上扬形式展开的牛市,但其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震荡整理的走势,与1994年出现的牛市上升趋势阶段震荡整理相似,在区间震荡整理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跌破区间震荡下轨的现象,如图1-43所示。图1-44所示与此类同。

图1-42 上证指数2007年10月16日前后双顶形态走势图

图1-43 上证指数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走势图(一)

图1-44 深证成指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走势图
【学习重点提炼】
在上涨中继形态中颈线位的作用十分明确,可以准确预判出大盘是否会继续向下调整;若是突破颈线位,则需及时离场,避免之后的调整风险,等到最后转势的良机出现时,才可参与。
自2005年998点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这过程中出现过3次时间较长的区间震荡整理走势。与曾经的牛市行情相似的是,这3次震荡整理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跌破区间震荡下轨的现象,而且最终这些整理态势都演变成了上涨中继形态。同时历史再次重演,2007年10月出现的区间震荡整理走势最终破位下行,结束了整个牛市,这再次向我们证明看似简单不起眼的市场行为却蕴含着大的寓意。
从图1-45中我们可以看到,第四次大的震荡整理走势没有延续前有3次的向上突破走势,相反出现破位下行的走势,图1-46中的第三次震荡也是如此,看似不经意不起眼的市场行为,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顶部形态确实很简单,但在当时情形下能够真正看懂的人少之又少,其中的原因在前面已详细分析了,这里不做重点阐述。

图1-45 上证指数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走势图(二)

图1-46 上证指数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走势图(三)
【学习重点提炼】
在2015年的大牛市的震荡中,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能否成功逃顶显得十分重要,其间对颈线位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就能够让你在牛市中功成身退,获利了结。
综上所述,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关注历史规律。历史会重演,当然不是一成不变地复制,我们应该从历史走势中寻找市场运行的规律。
②关键位置跌破需警惕。指数或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关键位置出现跌破,我们需高度警惕。这时并不一定就将出现转势,但总体来说这个概率会很大,我们需要多留意。